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恐怖的东厂  (第1/2页)
    当宋慈、南霁云等人匆匆来到养心殿时,已经是深夜了。    宋慈面色焦急,沉声道:    “启奏陛下,柔宁帝姬失踪了!”    萧承闻言,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已然知晓。    一旁的南霁云,郭解面露苦涩,噗通一声齐齐跪倒在地,叩首颤声道:    “臣等万死!”    萧承看着跪倒在地请罪的南霁云、郭解,皱眉道:    “朕安排了如此之多的人手,柔宁帝姬为何又出事了?”    此前亦是南霁云领禁军负责护卫,让柔宁帝姬,也就是边流韵身中剧毒,还可以说是因为没有料到有夏国使团之中的人下手。    可是如今,禁军、粘杆处、东厂,调动了这么多人力负责,却还是出事了。这次萧承若还是轻飘飘地揭过去,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南霁云闻言,面色流露出羞愤难当,愧疚自责的神色,低头道:    “臣等无能,致使疏忽,还请陛下治罪!”    萧承眉头紧皱,沉声道:    “现在还没到治罪的时候,朕问你们,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此前萧承遇到边流韵,看她那副模样,应当是自己跑出来的。    只是纵使边流韵的修为称得上高手,所修武功、典籍亦是颇有可取之处,但仅凭她一人,到底是如何从禁军、粘杆处、东厂还有岐王眼皮子底下溜走的?    一旁的郭解闻言,连忙回话道:    “回陛下,近来柔宁帝姬身躯逐渐康复,恰逢元宵盛典,便执意要前来游玩。臣等不允,可岐王亦是帮着说话。帝姬身份特殊,夏国使团又是他国使臣,臣等实在找不到借口回绝,只好护送着帝姬前往城中。”    南霁云接话,咬牙道:    “城中百姓太多,适时又有一些sao乱,致使人群混乱无序。臣等一时失察,等再次反应过来的时候,帝姬便已经失踪了……臣屡次失职,辜负陛下信任,罪该万死,请陛下降罪!”    萧承闻言,眼睛微微眯起,神情肃然,呵斥道:    “要降罪,也得先给朕将事情查清楚了!要不然人人将差事办砸了,然后直接拍屁股走人,给朕留下一地烂摊子了事?”    南霁云闻言,脸上涨红得更厉害,尽显羞愧之意。    站在一旁的宋慈闻言,忽然出声道:    “南将军,你刚刚说有sao乱?”    郭解闻言,连忙道:    “粘杆处事后曾去查过,百姓只是因为人群太过拥挤,而生出了一些口角。巡防营稍加调停,便处置完毕了。”    正是这场突如其来的sao乱,使得南霁云、郭解这边的人措手不及,致使柔宁帝姬失踪,这未免有些太过巧合了些,容不得宋慈不怀疑。    只是因为他并无实证证明这场sao乱是有些人指使,而且粘杆处这边也调查过了,宋慈这才不好说什么。    萧承闻言,倒是冷哼一声,道:    “你粘杆处本就不擅此事,能调查出个什么?冯保,让你东厂再去查!”    自从萧承拆分粘杆处、东厂之后,这郭解手下的粘杆处,便更偏重于暗杀、潜伏之事。原本负责调查、搜集情报的人才,全都调拨给了东厂。    一群只懂得杀人的粘杆处侍卫,让他们去调查这件事,给出的结果,可靠性实在不大。    而且太过巧合之事,便不值得去信。    此事背后,极有可能是有人在背后策划。岐王的嫌疑,就很大,八九不离十就是他了!    一旁的冯保闻言,连忙应是,接下了差事。    宋慈此时再次开口道:    “陛下,今夜因为元宵盛典,不施宵禁。为尽快找到帝姬的下落,必须下令封锁城中四门,以防贼人逃窜。同时,必须向夏国使团那边要个说法!”    宋慈话中深意,不光是在说,要尽快派人找到边流韵的下落。    最主要的意思,是要请萧承,此时立即向岐王摊牌,让他交出真正的夏国公主,以免拥有“柔宁帝姬”身份的人,落到有心人手中。    萧承闻言,微微摇头,道:    “不用担心,柔宁帝姬已经找到了!”    此言一出,堂下之人顿时一愣。    海瑞眉头一松,高声道:    “找到了?”    萧承神色不动,故作淡然道:    “朕收到你们的奏折之后,虽因国事缠身无法召见,但也立即安排人前去寻找帝姬下落,很快便找到了柔宁帝姬。”    萧承是回宫中之后,楚鲤这边通报,方才知道。    因为当时三人无权调动大军封闭四门,是实在做不了什么,宋慈便领着海瑞、严嵩二人,在宫门前等了大半个晚上。    他出宫是为了正经事,但到底是没着急回来,在外面晃悠了两圈啊,这让海瑞知道,还得了?张昭之前叨叨两句,萧承都有些嫌烦,更别说这史上出了名的大喷子海瑞了。    海瑞听到这件事,原本从进殿之后就一直有些难看的脸色,这才稍稍好转一些,对着萧承微微一拜,沉声道:    “臣君前失仪,请陛下恕罪!”    萧承随意地摆了摆手,表示自己并未在意。    宋慈沉默片刻,再次上前半步,躬身道:    “陛下,此事其中,尚有蹊跷之处,可否准臣面见柔宁帝姬,问清其中原由?”    这柔宁帝姬牵扯之中的案子,其实真相已然逐渐明晰。    袭杀夏国使团的三方势力之中,一方是岐王的人手,刺杀目标乃是这位假的柔宁帝姬。    其目的应该是让世人认为,夏国的十四公主柔宁帝姬虞瑛瑶,已然死了,从而使自己的亲meimei不用进入云国后宫。    第二方势力,十有八九是黎朝那边的人马。若按照普通人的思维,应当是为了刺杀柔宁帝姬,破坏云、夏两国和平。    但这一点,宋慈尚且觉得有些疑点。    云、夏两国和平,乃是大势所趋。黎朝那边,应当不会天真到只认为杀个女子,便能够阻止两国和谈。    至于第三方势力,目标则是使团之中那名疑似真正夏国公主虞瑛瑶的宫女。这方势力,宋慈最是没有把握。    倒是之前的严嵩一段话点醒了他,这最后一方势力,极有可能是因为夏国朝堂之中,诸多皇子夺嫡争位,而涉及此事之中。    但这些东西,大都只是宋慈的猜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