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章 飞虎雄兵  (第1/1页)
    八月二十八。    秋高气爽,但王世充的心情却是不太美丽。    洛阳的南大门——龙门已经失陷,和襄樊等地的联系被切断了,援兵和粮草都过不来。    北面,唐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了河内。    郑军措不及防,各县城俱已失陷,甚至连郡城外围也被攻破,只剩部分残兵死守内城。    麻烦还不止如此。    唐将黄君汉驻防柏崖,今天sao扰洛阳北面门户孟津三关,明天又突袭重要的河阳浮桥。    虽然都没成功,却也牵制了郑军很大精力,无法强力增援河内。    他已经向窦建德紧急求援了,但若河内失陷,夏军想从河北南援,就要从汴州绕路了。    但问题是,徐圆朗、孟海公盘踞山东,已受唐国册封。    这两个好斗的家伙,正好威胁夏军侧背,夏军不解决这两个家伙,想南援纯属做梦。    徐圆朗、孟海公,绝逼敢对夏军粮道下手。    若形势真的恶化到这般,那郑军能不能撑到夏军来援,王世充心里可是一点底都没有。    就在王世充头大如此时,有禁卫入殿来报:“陛下,太子、桓大夫、单将军、杨将军求见。”    “快让他们进来。”王世充精神一振,正要寻他们呢。    “陛下。”几人进殿见礼。    “诸卿快坐。”王世充摆摆手,笑着环顾众人:“诸卿今日齐至,可是有什么大事”    王玄应等看向桓法嗣。    桓法嗣忙道:“回陛下,确有大事,唐营那边已经谈妥了!”    王世充大喜:“是何说法”    “寻相、张万岁已经下定决定投诚,臣许了二人一个大将军职位及独领一军的待遇。”    “但前提是,他们必须里应外合,助我大破唐营。”    桓法嗣一脸得意。    “太好了!两个大将军而矣,给他们。”    “只是,他们如今有多少实力,能不能办到咱的要求”    王世充喜上眉梢,虽然他这人对外吝啬、对内慷慨,但如今火烧眉毛,却也小气不得。    “陛下放心。”    “此二人已联络了八千刘武周旧部,遍布唐营上下,皆已暗中商定,只待陛下召唤。”    “更妙的是,前两日,薛举旧将马均犯错被李世民责打,心生怨言。”    “寻相见其也不得意,趁机拉拢了他,此人麾下也有一千西秦铁骑,更添一份助力。”    桓法嗣笑容满面,只觉得真是天助我也。    “妙极!”王世充狂喜:“唐军不过六万上下,却有近万人背反,李世民小儿死期至矣!”    “诸位爱卿,河内危急,当事不宜迟,速破唐军。”    “父皇所言甚是。只是,如何出兵出兵多少却还需要商议一下。”王玄应也很高兴。    “诸卿以为呢”王世充问道。    “陛下,”杨公卿抢声道:“臣以为欲破唐军,必用夜袭,以达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除此之外,必须兵贵神速,让唐军不及反应,所以,应用骑兵出战。”    骑兵    夜袭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杨公卿毕竟是郑军有数的大将,经验丰富,这一想法很靠谱。    “可是,”单雄信忽有些皱眉:“我军只剩五千骑兵,够吗”    这话一出,场面有些尴尬。    本来,郑军还有一万多骑兵的,但前些日葫芦谷一役,便折损了六千旧隋骁果卫精骑。    这还不算朱粲的千余杂兵。    这样一来,法子再好,兵力不足,也是白搭!    “呃——”杨公卿略一犹豫,小心翼翼道:“陛下不是还有五千飞虎军吗可否用下”    飞虎军!    这是王世充的御林军,编制有五千人,都是从各军中精挑细选的悍卒,装备也是一流。    要说起来,这飞虎军和玄甲兵还有着相近的血缘。    昔日,翟让、李密统帅瓦岗,威震天下,麾下有一支八千人的王牌精锐铁骑,号称内马军。    这支内马军,还有四员统兵大将——秦琼、程咬金、罗士信、裴行俨,无一不是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超级猛将,可见其恐怖!    当年,隋末名将张须陀征瓦岗,就是败死在了内马军的手上,让这支雄兵一举成名。    只可惜,李密脑子短路,火并了翟让,使得瓦岗上下离心。    最终,瓦岗军被王世充击败,内马军也烟消云散,但其练兵方式却被各家诸侯所青睐。    于是,大唐有了玄甲兵,而郑国有了飞虎军。    这样一支雄兵,王世充自然倍加珍惜,不仅倚为御林军、亲自统领,而且轻易不肯动用。    但事到如今,不动用飞虎军显然是不行了。    王世充不愧为当枭雄,咬了咬牙道:“可以,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朕也豁出去了。”    众人一听大喜:有飞虎军相助,大事成矣!    “陛下,那不知以何人统军”这时,桓法嗣追问一句。    “自然是朕亲自出马。”王世充斗志昂场。    这位当世枭雄,别看其已是帝王之尊,但依然不惧矢石,常常亲临战阵、勇猛无比。    “万万不可!”桓法嗣一听急了:“陛下乃万金之躯,岂可涉险,还请三思!”    “是啊,父皇,”王玄应也是力劝:“夜袭意外极多,您还是坐镇洛阳、以策万全得好。”    单雄信、杨公卿也是出声附和。    谁都怕万一要有个意外,郑国就完了。    见众人坚决反对,王世充无奈,只好道:“罢!罢!朕不去便是。那你们谁来领兵”    杨公卿一听,马上主动请缨:“陛下,臣愿戴罪立功,誓死报效!”    单雄信也不甘示弱:“陛下,臣也愿领军,解国家之危。”    “父皇,”王玄应年轻气盛,同样不甘落后:“让儿臣去吧。那李世民气焰嚣张,不可一世,儿臣早就想会会他了。”    王世充沉吟起来,目光在杨公卿、单雄信、王玄应三人转来转去,似乎难以决断。    但最终,只信亲族的老毛病又占了上风。    “这样吧,飞虎军乃是御林军,若用其他人,恐怕不服,所以,朕意还是太子来统兵,单雄信、跋野纲二将为副。”    “杨爱卿老成持重,便坐镇洛阳、有备无患。”    “诺。”    王玄应大喜,若这次能大破唐军,甚至击杀李世民,他必名扬天下。    单雄信虽有些遗憾,但好歹捞个副手,也还能接受。    杨公卿就郁闷了,自打上次惨败,王世充对他就生份了许多,现在想表现都没有机会。    “好了,事情就这么定了。诸卿这便回去,各自准备。”    “桓爱卿,”王世充又不放心的叮嘱一句:“你与寻相等抓紧联络,早日发动,记住:行事谨慎,千万别漏了风声!”    “请陛下放心。”桓法嗣拍着胸脯保证。    之前,他就能暗中瓦解了瓦岗,现在,如法炮制,没理由不成功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