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二章 这个提议好  (第2/2页)
院住着呢!”    “管他的,我们两个先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好迎接王爷!”    事不关己,乔清澜和苏浅浅没有在意登州海边那么多人。    陈仁俊就不同了。    他此刻跟张叔夜,李光,赵鼎一起,都在登州州衙里。    这里地势高耸,对海边,码头一目了然。    “两位临相,这样不行啊,万一舰队抵达,出了乱子,靖王非要扒了我皮!”    陈仁俊提出,登州戒严,把这些看热闹的纷纷拘押在远处的海边。    阻挡城内百姓前往码头。    遭到了李光,赵鼎的一致反对。    “不合适吧?我大宋舰队乘胜凯旋,岂能没有百姓围观,欢呼,成何体统。”    “我朝太后,女帝,文成武就,缺这点虚荣吗?万一其中出现带着火铳或者震天雷的刺客躲过了士卒搜身,你们两位临相负责吗?”    “我们不是派出船只,去禀报太后和靖王了,相信不久就有教旨。”    “来不及,总不能让太后带着舰队回来,不能登岸,或者眼睁睁在海里看着岸上百姓踩踏?”    大宋皇帝御驾出行,清场的时候多了。    只不过朱琏爱民如子,一直没有这么干。    这也纵容了登州百姓强势围观。    可这次除了登州几十万百姓,从南北海路赶来的外地百姓,只是近十万。    陈仁俊感觉今天不疏散,真不行啊。    李光,赵鼎把眼睛看向了张叔夜,张叔夜也皱着眉头看向海边乌拉拉的人头。    总算是替陈仁俊下了一个决定。    “疏散他们,尽量把他们带到海边能看见回归舰队的地方,把州衙也腾出来,同意转移过来的,就让他们远远的看,不同意的,全部送牢房和军营给我关了!”    “没有什么比太后,女帝,靖王的安危更重要的事情了,若是太后问起来,我担责!”    废了好大心思,抢到一个可以观望凯旋舰队的位置,亲眼目睹环世界航行的舰队回归,亲眼目睹日落之洲各国称臣的国主和贵族。    见证历史性的时刻,谁愿意走啊。    登州码头上纷乱。    远航的舰队,却在列队乘风破浪。    几个长公主张开手臂,在战舰的船头,感受大宋海疆的海风。    赵柔嘉拉着李敬,也在船头上。    “李敬,李敬,你有没有觉得,靖宁这个年号,配不上朕的成就?”    赵柔嘉的话刚出口。    后面就是一个阵的爽朗爆笑声。    不仅朱琏,郑怜玉和长公主们在笑,众多女官和朝臣也在笑。    你这个女帝还没有亲政,有个屁的成就。    但是赵柔嘉不以为意。    她一直觉得,李敬的功勋,就是她的成就。    “要论年号,靖康和靖宁建国,乃是我华夏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年号,女帝这么说,卑将也认为不错!”    环球航行都没结束。    朱琏和赵柔嘉就把赵桓,赵构丢在了扶桑。    不管是赵佶回归,还是赵桓回归,朝局震荡中,尽管赵柔嘉手无尺寸权利,可她一直站在李敬身后。    李敬没有理由不顺着赵柔嘉。    “靖王说的是,莫说汉唐,华夏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的疆域,敢比大宋,这只是疆域,等我等回归大宋,齐心协力,将在军队,文化,科技,民生等等领域,成十倍的超越历朝盛世,也是指日可待!”    “太后,女帝轻率百官这次环球航行,还真是大开眼界,原来这个世界真的是圆的,这也是女帝在位时候,大宋最大的成就之一!”    “现在大宋舰艇打造的能力,蒸汽舰艇一年数百艘,未来大宋的铁路,火车,将极大缩短疆域的行走距离,大宋的未来,指日可待。”    “微臣倒是对大宋新都城很期待,十年磨一剑,等女帝亲政的时候,新都将会是一副如何富丽堂皇,荣光换发的光景。”    朝臣们附和李敬这么一说。    赵柔嘉顿时眼角又笑成了豆角。    朱琏,赵佶,郑怜玉也与有荣焉。    倒是李敬很清醒,现如今的大宋,比起后世的民国都差的老远。    照目前的工业,农业,交通的发展速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女帝,大宋的波澜壮阔才刚刚开始,你还没有登基,等你登基以后,大宋的铁路,会在南北延伸,我们争取让全国大部分县一级疆域赶到都城,也不超过七天时间。”    “火车能比军舰跑的快吗?”    “当然,只要铁路建成,火车就可以日夜奔跑,海水里,军舰有阻力,速度提高不快,火车可不一样,他可以每个时辰跑上百里以上!”    李敬这么一说,不仅赵柔嘉瞪大了眼睛。    身后朱琏和赵佶都发出了感慨的声音,毕竟现在登州和冀北的铁路短,装载都是重货,    他们根本感觉不到速度。    “这么快?”    “这算什么快,在天上飞那才叫快!”    “人真的能飞吗?”    “要起飞,很简单,用热气球就可以了,只不过这东西安全性不好,飞不快,飞的快要有飞机!”    朝臣们听着李敬吹牛,一个个露出鄙夷的眼神。    黄灿第一个跳出来,指着李敬鼻子说。    “靖王,欺君可不是好习惯?女帝没有亲政,她也是君王?”    李敬岂能不明白这帮人的心思。    在回来的路上,听见李敬说未来会有一天多时间飞到日落之洲的飞机出现。    一个个就想亲眼看李敬如何飞天。    连赵福金,赵缨络,也走到李敬身边,把他的衣衫拽着。    李敬岂能不明白美人心思。    “要不打个赌?”    “打什么赌?”    “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包括太学生,发个誓言,回到大宋,尽心尽力为我大宋百姓谋福祉,为大宋朝廷和女帝尽忠,终生不得做贪腐,昏聩,站着茅坑不拉屎的官,我就让你们见证我把黄三司使,送到天上去!”    送到天上去,不是骂人吗?    黄灿张大嘴巴,指着李敬很无语的。    朝臣们哄堂大笑。    赵佶连忙跳出来。    “靖王这个提议好,就找靖王说的办,梁相,朱相二位商量赌约的起草,朕亲自手书赌约,各位卿家,你等一起动手,趁着大军还没有凯旋登州,我要见到所有在场朝臣和太学生签署誓言的文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