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 那一场风花雪月(二)  (第2/3页)
嫌弃吗?那就去买一个。”    “什么太丑,你才太丑!”    看到祝英台又要炸毛了,王凝之摆摆手,“好啦,要是那种很害羞的姑娘,就想个办法嘛。”    “啥办法?”    “托别人去送不就行了。”    “那也不行!”    “哎呦,谁家姑娘,这么多事!”    “没,没谁家姑娘,我就是好奇,明儿七月七,难不成那些姑娘们,还都能送出去?”    夕阳的光辉落在祝英台身上,她微微蹙起眉头,趴在墙头上,再没有平日里的爽利劲儿,倒像是与那身后已经发暗的群山隐没于一处了。    “要是不好让别人替送,那就自己替送嘛。”    “嗯?什么意思?”    “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著名的故事,我有一个朋友……”    日头已经落下,最后一抹橘黄色自天边散去,整个世界,都陷入夜色之中。    等到祝英台下了墙,端起桌上的茶杯,却发现底下有封信,拿回房里,点亮了油灯,展开信,表情从错愕,到古怪,再到忍俊不禁,异常精彩。    七月初七,一向都是个大日子。    在织女三星东南方,又有呈平行四边形的“渐台四星”,人们把它们想象成织布用的梭子和织机,而赋予它们一个拟人化名字——织女星。    作为主管人间女工,瓜果等事务的星宿,每到这个时候,就成了姑娘们向天乞巧的日子。    书院里头,气氛也是相当不错。    傍晚,众学子便早早在食堂用了餐,同时笑呵呵地聊着天,最近夏日炎炎,书院里休沐很多,就连不休沐的日子,那也是只有清早有些课业而已。    直到有人多嘴,问了一声打饭的张婶儿,结果张婶儿的大嗓门,就开始给众人讲述自己年轻时候的风姿绰约,以及与各大才子之间不得不说的往事。    总的来说,就是当年张婶儿人称扬州一枝花,被无数人追求,最终人间清醒,选择了朴实无华的大厨的故事。    倒不是她说的故事没吸引力,实在是听得多了,而且,就看她水桶一样的腰围,实在让人很难想象,年轻时候她的风采。    人作鸟兽散。    “喏,给你。”    学堂侧面的山路上,小亭下,梁山伯下意识伸出手,接过来一看,皱了皱眉,“这是荷包?”    一只精致的浅蓝色荷包,上边还绣着两只蝴蝶。    “对啊,”祝英台摆着手往前走,活像只崴了腿的鸭子。    “怎么?”梁山伯懵着,只是下意识随着往前走。    “好看吗?”祝英台并不回头,只是声音飘过来,好像有点儿颤抖。    “好看是好看啦,但是,你给我这个做什么?”    “好看你就拿着呗,这是我,嗯,这是我家九妹做的,给你拿着装东西,省得你忘东忘西的。”    梁山伯笑了起来,点了点头,“好,多谢贤弟了,你家九妹,对你可真好。”    “你可要贴身带着,别弄丢了,不然,我,我家九妹,可白费功夫了。”    “好,放心吧。”    而在另一侧的山路上,王凝之一把将王蓝田按在墙边,慢慢靠近,眼睛直直地盯着他,淡淡开口,语气中充满了异样。    “所以,杜雪姑娘,居然给你送了荷包?你小子,不会是没告诉她,那句诗是偷来的吧?”    “怎么能是偷呢,”王蓝田脸蛋微红,眼睛乱飘,“借的,借来的!我当然跟她说了,也说是跟你借来的,但是她说,嗯……”    “说什么?”王凝之是相当的不爽,就这么白给别人做嫁衣了?还是给王蓝田做的?    “说,王公子虽然才高,却不会帮她这个小女子,我若不是为了她,大概是能求的一整首诗的,还是她拖累了我。”    王蓝田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一个极其欠揍的傻笑。    于是,他就挨揍了。    狠狠地捶了一顿,王凝之才算是心里平衡了那么一点,    虽然大概率,这个杜雪姑娘,只是要把王蓝田攥在手心里,所以故作姿态,但是王凝之并不打算提醒他。    毕竟也有小概率,还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呢,王蓝田这么没品的行为,也能被她强行找个理由,扭转成大丈夫行为。    如果真是耍心思,那就更好了!    你不入地狱,难道我入?    小青峰后山。    在山长夫人的支持下,王兰发动了书院里各个行当的姑娘们,把后山的一处装点得美轮美奂,大大小小的灯笼,各色的漂亮小风车,上头还吊着长长的丝带。    山风拂过,彩带飘舞,颇有意趣。    角落里坐着,自酌自饮,没多久,学子们就三三两两都上了山,而梁山伯则是独身一人,走到王凝之身边,坐了下来。    “来一杯?”王凝之挑挑眉毛。    “嗯,那就一小杯好了。”梁山伯犹豫了一下,才算是答应了。    毕竟,平日里一心向学的山伯兄,可是拒绝饮酒的,因为这玩意喝多了,影响思维,影响学业啊。    学子们坐在两侧的席位上,静静地等待着乞巧会的开始。    今儿相当难得,夫子们也都坐在旁边,他们的夫人们也各自陪同而来,家里有女儿的,则都在王兰的带领下,坐在中央位置上,每个人的面前,都摆着一张小案几,一盒针,一盒线。    山长夫人则站在前头,微笑着开口:    “《黄帝内经》有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周易·说卦传》有云:兑为泽,为少女。兑卦,其数为七,在乾坤六子中,以为少女。”    “女子到了七七之龄,自然是要学习针线活儿的,纺织,编织,刺绣,剪纸都是大家该掌握的,至于做的好不好呢,一要看织女娘娘赐福,二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