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古怪的人 (第2/3页)
喃自语。 神念外放,却发现原本可以探放四千里的神念只能观察到四百里。 此地法则正在无形中干扰着神念的探查。 张克注意到自己所落下的地方是一处密林,入眼皆是郁郁葱葱的绿植与各类灵药,清澈的湖泊、山泉点缀于山峦密林之间。 花香、鸟语、猿啼、鹤唳、鹰鸣,山林风水潺潺而响,百兽之声震动山野。 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 唯一令张克奇怪的是,他没有见到太过明显的智慧种族痕迹,似乎这里并没有人类生存。 可如此蕴含充沛灵机的界域,又怎么可能会被修行者遗漏。 带着一丝丝疑惑,张克取出一斗‘两仪株’抛向天空,紧接着又向大地洒落了数樽‘五行精粹元液’。 定位,测试重力,探查地脉走向、风向、日照方位以及空气对自身的补益和伤害。 空气正常,含氧量还在蔚蓝界之上,其中蕴含的元气很有活性。 重力要比蔚蓝界弱上三成,不要小看这三成,这意味着此界域内的生物可能体型很大。 这一点可以从四处高耸的林木及飞禽走兽看出。 张克心中有些遗憾,此地虽说灵机充沛,却不适宜并入蔚蓝界。 习惯了此界域重力的生灵,在基因的最深处已经写入了烙印。 一旦融入蔚蓝界,超过三成的重力将使此界域生灵瞬间被灭绝,此中因果太大,张克却是不敢承受。 或许此方界域之所以没有被修行者重视,星体重力便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吧! 除非 张克看着四周的景象,心中突然生出了一个奇特的念头。 在宇宙万物之中,赢、鳞、毛、羽、昆等各种生命体,至始至终也只是在适应自然、贴合天地。 唯有人类这个特殊的族群,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即使是为了生存,这个种群也不会融入环境,而是始终在不断地努力改善着周围的一切。 从钻木取火为始,到使用工具,耕田织布、开山引水、提炼资源、壮大族群。 人类的每一步都在阐述着这个族群的核心理念。 天地为我所用! 这是一种刻入骨髓、神魂、基因的烙印。 掠夺已成为本能,而这一点也成为人类与其它大多数种族的最大区别。 为何宇宙间的生灵会将修行者、虫族、魔族列为三大害。 就是因为这三类种族拥有着改变、吞噬、毁灭万物的强大侵略性。 蔚蓝界每隔两百年的宗门升阶,要求各宗门将不同的小世界与秘境融入自身界域。 无论如何粉饰,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种侵略。 如果不是没有办法,又有哪一方界域的生灵愿意寄人篱下,依附他人残喘。 张克将‘迷雾秘境’融入蔚蓝界的过程中,为何每个人对迷雾秘境中的人类漠不关心,在看到日尸夜鬼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将其诛除灭绝? 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外域之人与自身不是同一个种族。 张克因为有着梦境中的记忆,在他看来,外域之人和蔚蓝界的人类并没有区别,所以他愿意施以援手。 其他人则不一样了,每两百年就有一些秘境、小世界碎片等融入界域。 难道说这些人都愿意如此吗? 那些不同意之人呢? 只要想一想,便能了悟到其中蕴含的道理。 此刻,张克在看到这个勃勃生机的世界后,心中自然也不免生出觊觎。 他想到了一个计划,如果可以顺利实施,那么或许也未必便不能得偿所愿。 契机! 现在缺少一个完美介入的契机。 张克心中思索着,一点一点完善着刚刚心中生出的那一点灵感。 有过出入其它界域经验的张克明白怎样才能将一方界域对自己的排斥降到最低。 欲要取之必先予之。 根据神念外放得到的信息,张克发现在北方的大河两畔似乎有一些人为痕迹。 于是他一边行走,一边将蕴含天地灵机的各种宝物融入山、水、植被、空气之中。 而他身上那与这方界域格格不入的气息也在不断地消除。 元神境界的修行者行走速度何等之快,虽然张克为了尽可能地了解这方世界一路走走停停,观察着周围的各种变化。 可等日过正午之时,已在八百里外,而此时张克的身上基本没有了不协调的气息,也似出自这方天地中一样。 身穿一身白金色袍服的张克在一处田垄处停住脚步。 放眼四周望去,随处可见一种从所未见的黍米零零落落地在田间种植着。 通过之前根据观察到的外部环境,这方世界同样有着四季更替,每日的时间与蔚蓝界也无太大区别。 借助树木年轮的变化,植物的生长规律、山石的风化程度、温度的不同变化,张克准确推算出此时的时令。 秋分,九月十九日,午时十二时二十分许。 秋分,收获的最好季节。 张克伸手折下一条黍米穗细细查看。 这是一种类似于小麦的农作物,高七尺,宽叶直杆,白玉般的颗粒有石榴籽大小。 一穗黍米有一百多颗黍米粒,但垂垂累累的黍米穗捻开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饱满。 张克搓开一粒放入口中咀嚼了片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