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雨中  (第1/1页)
    听说摄政王有个秘密正文卷第七十八章雨中“谁会不喜欢这样腹有诗书的才子呢?再说了……家中长辈有意为我相看夫婿,我便想着能不能选个自己喜欢的。所以……”面对徐朝慧的疑惑,桓儇偏首看向他处,脸上露了几分羞赫。    今日桓儇的妆容极为淡雅。眉心嫣红一点,鬓间珍珠揽光,耳上缀了两点欲滴翠绿,虽然只算得上眉目清秀,但是其周身的气度却让人难以忽视。    看见这般的桓儇,徐朝慧面露窘色,连忙低头朝其道歉。    “听说我们的大殿下要亲自驾临剑南,说是忠武皇帝托梦于她。要她来益州化劫解厄。”其中一葛衣男子道。    “依我看只怕只怕不是来化劫的。我倒是觉得她是来益州应当是别有目的。”    说话的是一名褐衣男子。    话落耳际桓儇抬眸看向说话的二人,眼中隐有深意。    “大殿下凤驾不日就要来剑南。你我都得做好准备,一块迎接大殿下。切莫让大殿下看轻了我们。”方乾扫了二人一眼,温声道:“场上诸位都是本地的饱学之士。大殿下素来爱惜人才,届时大殿下来的时候,本官会再次举行诗会,让诸位能够在大殿下面前一展才华。”    闻言桓儇垂眸低嗤一声。声音虽轻,但是足以让方乾等人听到。众人的目光寻声而去,落在了站在一块的桓儇和徐朝慧身上。    桓儇本就身材高挑,今日的妆容虽然十分淡雅,但是站在那里只让人觉得粉面含春,不怒自威。周身气度叫人难以忽视。    “赵小娘子笑什么”方乾皱眉看着桓儇道。    听得他这般问自己,桓儇扬眸一笑,“没什么,只是想到了些有趣的事情罢了,一时情不自禁,这才失礼于人前。想来方刺史你也不会见怪吧?”。    “刚刚三娘一直在跟老夫说,赵娘子你博学多才。不知道老夫有没有这个荣幸,可以见识一下赵娘子你的文采。”方乾打量桓儇良久,眼中闪过一丝狐疑,“老夫素来爱惜人才。而且大殿下也有意扶持女子入朝为官,赵娘子从长安而来难道就没想过入仕么?”    他总觉得这个名唤赵鸾的女子身份绝没有想象中简单,寻常人家的女子哪有她这般气度。    “大殿下威名赫赫,我生于长安自然也听家中长辈,提过大殿下的想法。只不过……”话止桓儇凤眸中闪过一丝凌厉,唇际浮起笑意,“我意不在仕途。所以多谢方刺史的一番好意。”    听她这般说方乾笑了两声,也不再多说什么。    探听不到自己想要消息的桓儇,突然间觉得索然无趣。索性借口还有要事在身,当即起身离去。    见她离开,徐朝慧朝众人一拱手也立马跟了上去。    哪里能想到天公这般不作美。二人前脚刚刚走过长廊,还未到门口的时候,天空陡然间落下来瓢泼大雨。    “这天真是不如我意,好端端的怎么又下起雨来。”桓儇仰头望了眼大雨如注的天空,面露不满地嘟囔道。    驻足片刻桓儇叹了口气转身往长廊内走去,正好遇见小跑着赶过来的徐朝慧。    见此桓儇皱眉看了看衣裳被雨打湿了大半的徐朝慧,沉声道:“徐郎君,你跑那么快做什么万一被雨水淋病了,岂不是要耽误你的行程。”    “不碍事的。我只是想着既然是我带赵娘子你来的,自然也得安全带你回去……”说着徐朝慧不好意思地朝桓儇作揖,“早知道今日会下雨,我就应该带把伞出门。”    闻言桓儇不禁挽唇一笑,“难不成徐郎君还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听见桓儇这般说,徐朝慧当下窘迫不已,低着头不敢再去看她。    见此桓儇挽唇一笑,负手立于廊中看着大雨倾泻而下。    “前面那位可是赵娘子”一女婢从后而来屈膝施礼后,温声道。    “是我。你是”    “元三娘子吩咐奴婢来给您送伞。”说着女婢将手中的伞递了过去,“奴婢先行告退。”    看着手中的伞,又看了眼一旁的徐朝慧。桓儇叹了口气,“那看来徐郎君,我们只能撑一把伞回去了。另外一把让何姑姑和白月拿着吧。”    “啊,这不太好吧?”徐朝慧耳根染绯,低声道。    “难不成徐郎君你打算冒雨回去”睨了徐朝慧一眸,桓儇挽唇道:“走吧。该回去了。”    说着桓儇移步朝外而去,旁下都白月和何姑姑看了看徐朝慧后,跟上了桓儇的步伐。    见此徐朝慧连忙也跟了上去,从桓儇手中接过伞,二人并肩而行。    这是二人间认识这么久以来,头一回挨得这么近。桓儇衣裳熏了雪中春信,时不时有香味顺着她的动作一直往徐朝慧鼻子里窜。    回到客栈的路上,二人一直都没说过话。反倒是身后的何姑姑和白月在窃窃私语,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好容易才回到客栈,掌柜瞧见桓儇回来欢欢喜喜地迎了上来,“赵娘子、徐郎君你们回来了。可玩得尽兴”    “尚可。”话止桓儇将伞递给了何姑姑。    “徐郎君,你衣裳怎么湿了这么多”掌柜眼角余光瞥见徐朝慧半边衣袖湿漉漉的,朝着后厨的方向朗声道:“小竹,你快煮些姜汤给徐郎君喝。免得染了风寒。”    闻言桓儇扭头看着徐朝慧,语气柔和,“徐郎君,你快些回去换件赶紧衣服吧。”    话一说完桓儇转身上楼。留下徐朝慧叹了口气。    盘桓了几日的雨水总算停了下来。    骤雨初霁,前路也通。桓儇一行人这才启行前往剑门关。    等到桓儇她们上马车以后,徐朝慧则领着两名书童走在前面。    掀起车帘瞧了徐朝慧好一会,桓儇才放下帘子,缓声道:“何姑姑,你说等再过几年。本宫调徐朝慧入京如何。”    “大殿下这般爱惜人才实乃他们的福气。如果他以后能够有所作为,入京为官也无不可。”    “嗯,只是可惜他是裴氏的人。”    后面这句何姑姑并未听清桓儇说了什么,只当作是桓儇的一句呓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