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59 何不借孟达项上人头一用?(求月票!)  (第1/2页)
    司马昭瞅了一眼面前空荡荡的城池,纳闷道:“父亲,我怎么就听不出来?”    司马师比弟弟大一点,懂得略多一些,犹豫了下,提议道:“父亲,何不派一小队士兵,进城一探虚实?”    司马懿摆了摆手,隔空与诸葛亮对上视线。两人目光交汇,只见后者充满自信的眼神里,凛然杀意犹如实质。    司马懿意味深长的与诸葛亮对视了一会,撇嘴笑了笑,对左右两子道:“你们听,此琴声中杀机凛然,直透心神,诸葛定然是胸有成竹。”    “再者,诸葛向来用兵谨慎,从不曾弄险。今城门大开,不见兵将,城中必有埋伏。我兵若进城,必中其计。”    司马昭不解道:“量此小城,纵有伏兵又有几何?孩儿愿提一军杀进城去,一探虚实!”    司马师点点头:“对呀父亲,我五万大军立于平地,何惧伏兵?”    这话倒是不假,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想要在平地上把整建制的五万大军围住猎杀,没有十倍兵力,是万万做不到的。    即使诸葛亮所统率的士兵精通军阵,战力优秀,最少也需要五倍以上兵力,才能做到这一点。    诸葛亮有二十五万人马么?    没有!    也就是说,无论城中及四周有没有伏兵,五万魏军都没有处于绝境。    “不可鲁莽!”    司马懿止住两个儿子,沉声道:“你等须谨记,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且不管他有何妙计,我自巍然不动,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传我将令,后队改前队,兵退北山!”    “父亲何故退兵?”司马昭一脑袋问号。    就算城中有伏兵,咱们不进去不就行了吗。    咱们就在这里等!    为何要退兵呀?    “父亲,探一探虚实再走吧!”司马师也有些不甘心的提议道。    “……”司马懿看着两个稚嫩的儿子,一阵无语。    替人打工,不必那么卖命,差不多就行了。    真把对手们都弄死,自己也讨不到好处。    譬如说,诸葛亮兵发陈仓,大败(弄死)曹真,诸葛亮得利了吗?没有!    得利的人是他司马懿!    这三国天下,其实是一盘棋呀。    目前下棋者乃是三个皇帝,其余人都是棋子。    只要把这个位置摆正了,一切就尽在掌控。    况且,魏国拥有如此大的地盘和如此多的人口,时机未到的时候,只需稳健防守就可以了。    他一直把兵仙韩信被吕后弄死时说的话奉为圭臬: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想到这里,司马懿严肃地看向两个儿子,目光意味深长。    你们不懂,听爹的,快撤!    就在父子三人眼神交错,互相暗示的时候……琴弦受力而断,铿锵激昂的旋律戛然而止。    “啊……”    “这……”    二子本就被司马懿看的心下发毛,猝然闻变,顿时惊呼连连,左右顾盼。    是蜀军伏兵要来了么?    司马懿又深深地看了一眼城楼上诸葛亮的身影,这才急急喝道:“撤!快撤!”    说罢,调转方向,当先纵马而去。    司马师与司马昭见父亲都跑了,连忙跟着吆喝了一句:“撤,撤,快撤!”    而后紧随司马懿而去。    霎时间,城外烟尘弥天,魏军乱作一团,争先恐后逃往远处。    城楼上,诸葛亮黯然垂首静坐,沉浸在琴弦突然断掉的巨大失望之中,心里七上八下,浑然不觉城下变故。    琴弦断掉的一瞬间,他觉得自己将会被司马懿所擒。    一时间乱了心神。    马谡松开斗转星移令,从怀里抽出汗沁沁的手,迈步近前,喜道:“丞相,丞相!司马懿大军退了。”    其实马谡想说的是:丞相,丞相,你可太牛皮了!这心理素质真硬!若是换我坐在这里,保准吓尿一裤子。    诸葛亮回过神,看了一眼远处弥漫的尘灰,见魏军已经去的远了,这才长长松了口气,捡起断掉的琴弦,长叹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