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_第四十五章白鸽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白鸽票 (第1/2页)

    大明世祖正文卷第四十五章白鸽票廉州府早在数年前就划归了广西,为其赚得了出海口,而广东却分外不满。

    要知道廉州府可是确确实实的广府人,说的是粤语白话。

    但当时两广总督于成龙威名赫赫,镇压一时,广东一省竟无一个敢上奏弹劾的。

    但有了出海口,只是说广西人更方便吃海鲜,盐价更便宜了,而不是经济大发展。

    因为全国上下只有十大海关。

    毕竟如果随便一个港口就能进出口货物,那朝廷怎么收税和管制?

    广西省的货物想要出口海外,还得走船运到广州府来,转运成本高太多。

    “海关嘛!”

    朱存渠面露一丝为难。

    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问题。

    就像前面说的,广西的货物必须来到广州才能向海外出口,那么自然就催生了大量为之吃饭人。

    停泊费,力夫,车夫,船场,酒店等,影响到数百上千人。

    这块利益,怎么可能相让?

    广西巡抚见有机会,立马又道:

    “逮至绍武二十六年初,广西全省共有三百万众,耕地一千两百万亩,阖省赋税百二十万块。”

    “仅够全省官吏的吃食,若是发生了灾害,还得靠朝廷的调拨,可谓是穷苦!”

    “如果有海关的话,广西之锡,铁,铜,铅,金银等矿,也是能尽数带来赋税,承包商大增,臣等预计,阖省第一年能增至一百五十万块,三年后可至一百八十万……”

    这一般拍胸脯,让朱存渠都被弄笑了。

    广东在去年,就贡献了近九百万赋税,商税就有四百万,海关的贡献更是达到了三百万。

    省衙的留贮达到了八十万,可以说是颇为阔绰了,这也是他和于成龙改土归流的后勤保障。

    而广西的赋税调拨,实际上也是从广东调过去的。

    见太子爷无甚反应,广西巡抚咬着牙道:

    “殿下,广西三年内可至两百万——”

    “好了,别跟我扯犊子了!”朱存渠被气笑了。

    官僚的底线,再一次在他面前下降了。

    虽然巡抚三年一任,但实质上去调路途上的时间,两年半已经算不错了。

    故而,等到三年后,这家伙怕是因为政绩升迁走了,留下一个口约给下一任。

    至于怕太子不喜?

    别闹了,皇帝今年还生了还几个皇子公主呢,活个六七十岁不在话下,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谁还记得住?

    朱存渠摸了摸下巴,思虑起来。

    广西的土地贫瘠,唯一的优势恐怕就是适合种甘蔗,同时与秦国相邻,贸易较为方便。

    所以发展商业是唯一的路途。

    无论是矿产还是甘蔗,只要能赚钱就行了。

    海关对广西的帮助,还是较大的。

    “罢了,我就为你们广西上书一番,不过不能做保证!”

    “我代全省百姓,扣谢殿下恩德!”

    说着,就撩了下衣摆,直接跪地磕头。

    朱存渠微微点头。

    无论他的初衷如何,到底也是为了百姓做事的。

    而为百姓,就等于是为朱家做事,值得肯定。

    “殿下,这是广西容县的特产,羊额籽,吃着甜脆消渣,享誉两广。”

    “哦?”朱存渠看着黄橙橙柚子,笑了笑:“能得百姓喜爱,想必是有一番味道。”

    待其走后,朱存渠微微一笑:“将这一箩筐的东西都分下去吧!”

    “谢殿下恩典!”

    待在两广地区,在北方稀奇的水果,在这却是月月都有,荔枝,芒果,柚子,葡萄,西瓜,不胜枚举,可谓是香甜的很。

    他已经见怪不怪了。

    “走,去街市上逛逛!”

    虽然待在两广一年多,但朱存渠却在广西、琼州府溜达,忙活着改土归流和填民之事。

    复杂而又麻烦。

    毕竟土司与土司不同。

    有的环境恶劣,地无多少产出,就算是改土归流了,朝廷派往的官员也守不住,自然不会改土。

    而有些则规模大的土司,世代忠臣,无缘无故的罢了人家的权利,自然需要谨慎对待,不断安抚。

    钱粮不算,还得赏赐爵位,免得其去造反。

    毕竟两广总督驻地在梧州,他待在广州的时间微乎其微。

    或许是临近南洋,广州的市集与北方不同,这里几乎人人都搭起皮帐,遮挡阳光。

    同时,几乎不分男女老少,都脚着木屐,穿着单衣闲走。

    散发着鱼腥味的渔夫是最多的,鱼获摊自然也是最多的。

    新鲜而又便宜的海货,是广州人的最爱,也是他们能获取最廉价的rou食了。

    当然,四肢上鼓起圆包的痛风患者也是不少,简直是到了熟视无睹的境地。

    白话齐飞,令人听得缭乱,说官话的寥寥无几。

    朱存渠摇摇头:“绍武拼音在广东应该卖的不错!”

    忽然,他眼见一些百姓聚集起在一个巷口铺面,热烈异常。

    “走,去瞧瞧!”

    待他见之,不禁大为奇特。

    只见,那身着破衣的老板,慢悠悠的掀开了鸟笼,一只肥溜溜的大白鸽印入众人眼帘:

    “诸位,今天又到了猜字的时间了,莫急莫急,要吓到了鸽子,叼了别人的字怎么办?”

    一时间,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老板嘿嘿笑着,让伙计抬出来一木盘,上面有八十个纸团,全部都被蜷缩,不透露一丝信息。

    所有聚精会神地盯着纸团,满脸的紧张。

    旋即,老板吹了下口哨,鸽子就往木盘里叼起了纸团,足足有二十个。

    老板则挨个地打开:

    “第一个字,黄!”

    “第二个,玄!”

    ……

    一直念到了二十个字,才算结束。

    朱存渠眯起了眼睛,这些字都是从千字文里选出来的。

    而那些看客们则掏出早就买好的纸,一个个比对着。

    有的人欢欣雀跃,有的人拍腿哀嚎,有的更是无奈叹气,不惊不喜。

    他拉住一位失魂落魄的看客,好似商人模样,问道:“这是什么?”

    “这位公子是北人?”

    “额,是吧!”

    商人叹气道:“这叫白鸽票,庄家会从《千字文》挑八十个字印在票上,买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