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_第十二章薄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薄弱 (第2/2页)

武夫的形象。

    此时他大咧咧地坐下,双手抓起一只金脆脆的烤鸡,就往嘴里塞。

    掉落的脆皮刚落地,就被两只半大黄狗抢食干净,地面舔得比镜子还光滑。

    旁边的宫女宦官,则忍不住吞咽口水,溢出的香气惹得其心都乱了。

    “儿臣拜见父皇!”湘王一见老爹,立马就吓得够呛,忙不迭在袍上擦手拜下。

    皇后则美眸流转,丰腴的臀部一弯,轻轻地施了一礼,白皙的小脸上露出一丝熟美的风情,略显起伏的山峦也在这时透露出风采。

    “起来吧!”朱谊汐心中略带遗憾。

    这时候,最合适皇后的只有那旗袍了,只是可惜,光是那露大腿就让人难以接受,孙雪娘自然是不会同意的。

    “这炸鸡少吃点!”

    朱谊汐看着那自己发明出来的炸鸡,已然消失了大半部,竟然是全部落在了湘王肚子中。

    “父皇,这炸鸡香咧!”

    湘王似乎在皇后在,胆子大了些,露出憨厚的笑容。

    “哼!”

    一屁股坐下,朱谊汐望着这个儿子,没有再言语。

    皇后孙雪娘则笑吟吟道:“陛下,今个小九儿难得来一次,就让他吃吧!”

    湘王则嘿嘿笑着,就父皇没有阻止,就继续吃了起来。

    没办法,幼子就是那么任性。

    作为嫡次子,无论是父母还是兄长,亦或者外戚,都是大明顶尖的存在,自然就畏惧的不多。

    就算他那个兄长不幸去世,位置还轮不到他,还有嫡长孙的侄子呢!

    “祖母,祖母——”

    忽然,耳旁传来了奶音声。

    朱谊汐低头一瞧,年满三岁的太孙,在老嬷嬷的搀扶下,蹦哒哒地跑了过来。

    在他的身后,则跟随着笑容满面的太子妃曾氏。

    “咦,小安儿,你瞧我是谁?”朱谊汐转过身来,笑着拍了拍手。

    小家伙吸允着手指,不一会儿就反应过来:“祖父,祖父!”

    “哈哈哈!”朱谊汐不管孙雪娘提前伸出的手,直接将小家伙抱起。

    生于绍武二十年的太孙,是太子的嫡长子,自幼就受到了朝野一片关注,在宫廷中也是备受喜爱。

    rou乎乎的脸蛋,q弹的小屁股,好似一个小胖墩。

    在这个新生儿夭折的时代,宁胖勿瘦。

    平安到三岁,乳名安儿,虽然未封太孙,但所有人都知道,等到他长到十二岁的时候,再没夭折的风险,封王与太孙之位,就定然是他的。

    “祖父,我来看祖母的!”小安儿在皇帝脸上磨蹭了几下,然后挣扎地下了身,朝着皇后跑去。

    在阵阵乖孙中,祖孙二人开心不已。

    湘王心中嫉妒地冒酸水。

    这小家伙出生后,自己的地位就直线下降,母后都没怎么在意他了。

    “父皇!”太子妃行了一礼,就在一旁候立着。

    “嗯!”朱谊汐瞥了一眼孙子,笑道:“安儿照顾的不错。”

    “赏!”

    玉如意,金瓜子,苏州绸缎等常规物品自是不用提,都是有常例在。

    曾氏之父曾英本就是公爵,自然少不了金银,故而脸上并没有激动之色。

    这时候,抱着孙子,孙雪娘则笑道:“太子妃日后可得勤进宫,我宝贝孙儿可想的紧。”

    “祖母,等我上课了,我天天来见祖母!”小人儿骄傲地拍着胸脯道。

    孙雪娘自然老怀开慰。

    说着,小家伙滴溜溜地目光就看向了桌面,油炸的香味让他忍不住吞咽起来,双手直接抓了去。

    湘王立马将炸鸡转移:“小安儿,这可吃不得!”

    后者双眼水汪汪地看着他慈爱的祖母。

    “小安儿长大后再吃,伱现在可吃不了,肚子会疼的。”

    这般,他瘪着嘴,可怜兮兮状。

    “都怪你,吃这玩意儿干嘛,惹得安儿难受。”孙雪娘立马横了湘王一眼。

    湘王心中叹了口气,得,我成多余的了。

    “儿臣这就告退!”

    “你小子!”朱谊汐看向他,正色道:“今年十八了吧!”

    “是的!”湘王老老实实站起道,这时候君臣之礼就来了。

    “五岁开蒙,七岁进学,如今也十二年了,从文习武,去年你就在八部观政了,可有所得?”

    “额……”作为学渣代表,湘王噎住了,他只能下低头:“儿子骑术和弓箭不错。”

    “你这混小子!”朱谊汐哪里不晓得这家伙纯粹是中人之姿,八部都是人精,岂能让他看出门道来。

    但他此时仍旧有些生气。

    哪个父母想承认自己有个学渣儿子。

    “快入冬了,南洋与大明相反,这时候是旱季,你直接下南洋,去你大哥处。”

    皇帝沉声道:“秦国建设多年,体统也是完善,你去之后不仅要逛,还得去学,每隔十天交一份总结过来!”

    “是……”湘王听闻去南洋,刚欢喜的表情立马就僵住了,最后有气无力的应下。

    这时,皇后那慈祥的笑容也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则是关切和焦急。

    对于孙子,她不过是把儿子的高兴转移过来罢了,小儿子可是比大儿子还要更疼爱。

    抱着孙子,孙世娘忍不住插嘴:“陛下!”

    “别说了,就这样定了!”

    朱谊汐没留余地,直接吩咐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今年你就在秦国过年。”

    湘王无奈退下。

    这时候,朱谊汐接过孙子,在腿上坐着:“他都十八了,成了婚,还那么艰苦做甚?”

    “也该长大自立了。”

    孙雪娘口不对心地应下,兴致rou眼可见的没了。

    这时候,朱谊汐只能暗道一句慈母多败儿,然后看向了太子妃:

    “太子最近在西南如何?”

    面对这个明知故问的话题,太子妃只能如实到来,讲诉后者在高原准备开启的改革事宜。

    听完后,朱谊汐缓缓道:“快三年了吧,东宫才三个,你这个太子妃得用心了!”

    此话一出,曾氏顿感心惊rou跳,同时又一阵委屈,太孙出世后,她可没动作了。

    如今太子只有三子一女,在民间看来还算可以,但在东宫却不行。

    皇帝子嗣年年都诞下三五个,去掉夭折的,如今累积六十六人。

    太子一比,立马就显得薄弱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