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银行 (第2/2页)
是比荷兰国王,或者法国国王权力大,权势也更为显赫。 一旦巴结上,做生意岂不是无往不利? 一应的钱财撒过去,却只是获得了内务府大臣王鹤的一面之见: “汝求见本官何事?” “我愿意成为皇商。” 文森特义正言辞道。 “哈哈哈,皇商!”王鹤笑出声了:“你可知道,内务府的皇商,可不是谁都能当得去的。” “有官衔,还有皇商的便利,如此大的权势,整个天下想求的商贾不计其数,加在一起能把长江给堵了。” 笑完,他沉声道:“看在你送来了一对象牙,两颗红宝石的份上,给你一个说清理由的机会。” 文森特忙反应过来,躬身道:“我知道大明财富无穷,但内务府却一直为皇帝服务,将大量的白银黄金输送到宫廷。” “但阁下,虽说大明富有,但整个欧洲也是遍布财富。” 他挺直腰板,昂首道:“西班牙每年本土前往美洲新大陆运送大量的金银、宝石,香料等回马德里,六十只船,一年的金银就不下千万两白银的财富。” “这些白银和黄金,被西班牙贵族肆意挥霍,从东方进口瓷器和丝绸,在欧洲,俄罗斯人则奉献皮草,英国人贩卖纺织品和渔获,荷兰人为西班牙的财富进行调理,法国人则供应粮食。” “如此多的财富,难道内务府不想参与吗?” “千万两?从新大陆开采的黄金白银?” 第一是听到如此庞大的数字,王鹤感到难以置信。 仅仅是开矿就那么多,那要是铸成银圆,起码得到一千五百万吧? 而要知道,内帑一年也不过三千万左右,其中海关就贡献了两千万。 这种供需是极不平衡的。 而且要命的是,海关拥有半独立的衙门:海关税务总司。 这就让内务府尴尬了。 如果能提高内帑的收入,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必然提升,再加上前阵子贡献的女人,升官指日可待。 “你能赚多少钱?” 王鹤开口道。 “我是荷兰人,最擅长的就是做生意。” 文森特大喜过望,忙不迭道:“各国商人从欧洲来到东方,携带着大量的金银,但他们周转却不方便。” “而天下钱庄则分布在全大明,拥有庞大的储存和分行,如果设立银行,专门为欧洲和东方的商人做周转借贷,每年的盈利就极其可观。” “而且,我是荷兰人,可以借用东印度公司的商站收购物资,不用三年,利润轻易过百万。” “等等,什么是银行?” 王鹤不解。 文森特忙解释起来。 银行和钱庄的区别很明显。 钱庄里的存钱,是要收取费用的,也就是保管费。 而银行,只为了更好的开展贷款业务,存款给利息,从而更好的吸储。 同时钱庄贷款很谨慎,但是一旦信任了某人,必然会大方慷慨的借钱,甚至不会签合同。 而银行即使是东家借钱,也要签合同,而且还要进行抵押物。 一个凭借情感,信任,一个只信任冷冰冰的契约。 “借给不认识的人?” 王鹤不理解:“这钱是周转的,凭什么借给他?” “若是个癞子,即使有抵押物,也不能借。” 文森特无奈,只能道:“在银行,只要有抵押物,利息越高,即使是杀父仇人买枪缺钱,也会借给他。” “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六十年,每年的利润过百万荷兰盾。” 年入百万块银圆,虽然相较于内帑三千万的收入比不了,但却仍旧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王鹤动心了。 而且他觉得,用银行来取代钱庄,也是一个契机。 虽然他不认可银行,但从商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非常容易盈利的,且具有保障的行业。 明人不能做,那就让西夷来。 皇帝一向对这种新奇的事感兴趣,何不让他知晓? 想做就做。 翌日,王鹤就向皇帝述说了这件事。并且带来了文森特。 朱谊汐对于皇亲国戚多了一个西夷人感到新奇,又觉得甚好: “只要能给内帑赚钱,管他什么西夷人,就算是黑人,也可以为皇商。” 况且自古以来,带路人必不可少的,东印度公司这样的庞然大物,必须要知己知彼。 旋即,文森特就见到了统御大明二十载的绍武皇帝。 “尊敬皇帝陛下,文森特向您问好!” 文森特特别有骨气,一碰到皇帝,立马就双膝跪地,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 朱谊汐很满意,如果是一个有骨气的,他倒是不乐意了。 “起来吧!” 看着这位略为削瘦的中年人,朱谊汐笑道:“你是荷兰人?听说荷兰的银行业不错。” “陛下,我来此就是为了给您带来银行。” 文森特大喜,他没有想到皇帝主动谈起了银行,忙将昨天的话润色了一遍。 朱谊汐则面带笑容。 果然,银行与钱庄相比更为优越。 这样来看,银行取代钱庄,也是必然。 文森特滔滔不绝的述说着,见到皇帝带笑,立马谄媚起来:“陛下,我真的是想为大明效力,为皇帝陛下效力。” “我知道。” 朱谊汐微微颔首:“建立一个通兑东西的银行,也是必然,做生意方便嘛,只不过其中的风险也很大。” 文森特慌了。 “但风险越大,利润越多。” “我同意你建立银行,就唤作东方银行,我出十万块银圆与你为资本。” 朱谊汐面带严肃:“同时,我也会派人监督你。” “年薪给你一千块银圆。” “只要干的好,日后我还会给你一成股份,让你成为股东。” “陛下,我不要年薪。”文森特忙拍着胸脯道:“我如今只想着为皇帝陛下服务。” 其脸上谄媚的笑容堆起,皱纹明显。 “甚好!”朱谊汐笑了起来。 “如此就赏你个八品衔,也好为我办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