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万寿圣节(兄弟们,求月票) (第2/2页)
多的翡翠。 翡翠这玩意,在明中期开始盛行,如今在绍武朝达到了巅峰。 何来? 不过是中国宝石太少,玉石又不够用,所以只能拿翡翠来装饰了。 接下来的欧洲列国不提也罢。 这些东西多至内库,然后斟酌地赏赐给妃嫔,皇后占最多的一份。 …… 黑龙江,北极城。 历经大半年的辛苦,北极城终于在一众部落的帮助下,成型了。 其城高三丈,周长二十里,足以容纳二十万众。 建成之日,就有源源不断的商人入住,同时带来了方圆近千里的部落牧民。 统称为野人女真,指的就是过着渔猎生活的赫哲人、鄂温克人、鄂伦春人、费雅克人等族落。 有身上挂着铜铃铛的,有的文面椎髻,有的身着鱼皮,有的更是以桦树皮为衣。 各式各样,可谓是让人大开眼界。 北极城的附庸部落,已经破百一次性可征五千余人,雄霸整个野人女真。 朱存渠登上三层高楼,目视着街道上错落的人群,各种吆喝声不绝于耳,满目皆是繁华。 但他心情不佳。 仰望着湛蓝的天空,他叹道:“今日又是万寿圣节了。” 毋庸置疑,作为太子,对于权势的渴望是发自内心,所以待在北极城,这样一个黑龙江入海口,所获的权力,几乎等若藩国。 这满足了他的内心,但同时又激发起了他更多的渴望。 北极城如今不过万来人,不如内地一县。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名叫权力的虫子,此时已然不断壮大,日益见长。 此时,他心理是极为矛盾的。 想回到京城,参与那滔天权势,但又怕引起皇帝的忌惮,坐困东宫,成为木偶。 “父皇啊,父皇,你何时能记起我这个太子?” 朱存渠嘀咕着。 不一会儿,耳边传来了一阵喧闹。 投目而望,只见一艘船满载着渔获而归,这时鲑鱼。 rou虽肥美,但其鱼子酱更受人追捧。 许多商人们满载冰块,将鱼子酱装入船舱,千里入京城,让那些达官贵人们享受其美味。 这也是北极城的特产了,虽然不及黑龙江城的捕鲸业,但也潜力巨大。 噔噔噔—— 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 “爷,从美洲来的消息。” 一大汉气喘吁吁而来:“已经有船回来了……” “哦?” 朱存渠面露惊诧。 “在码头吗?” “正停在码头。” “随我去。” 朱存渠脚步匆匆,奔走而行。 至码头,就见一艘船略显破烂地停在码头,旗帜都歪了半边。 “镇抚——” 这时候,从船上下来一位狼狈的中年男人,其脚步踉跄而来:“险些见不着您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朱存渠安抚道,然后亲自扶着他上了马车。 坐在车上,男人才说起来事情。 在去年,皇帝继续朱存渠更大的权限后,朱存渠就派遣船队,沿着去时的方向,寻找那片金沙河。 历经千辛万苦,船队终于归来。 “那金沙河上走了几十里,就有一座金矿,其地辽阔,水流湍急,我等不过两百来人,根本就无法开采。” “于是就沿途标好记号,在海岸边扎营,留下了一队人马归来……” “不过,在那美洲的地界,野兽颇多,也没有什么道路,只是偶尔碰到几个披兽皮的野人,脸上涂着颜料,凶猛异常……” 接着就说起了归来时的艰难,一把辛酸泪。 总而言之,他们人手损失了一些,船也有一些破漏了,但大体还是回来了。 “其地极大,船只沿着海岸线行了数日,不下三五百里都不见断,最少是一省那么大,不,亦或者比正好东北还要大……” “镇抚,这船实在太小,若是有三千料的大船,何惧风浪?” 男人苦笑道。 朱存渠这时候也冷静下来:“其果真是金矿,大不大?” “您请看。”男人见其不信,从背后掏出包裹来,就见一块大泥巴。 其拿手扒拉几下,露出了下面的一块狗头金。 其之灿烂,让朱存渠为之眩晕。 “好大一块金子。” “镇抚,就凭着这块狗头金,你就能想象其规模有多大。”男人激动道: “只要再多一些人过来,即使是淘沙金,也能有不少。” 朱存渠好一会儿才冷静下来。 即使作为太子,碰到这么一座大金矿,也是极为难得的。 财帛动人心,谁也不能缺钱。 前明之覆灭,朝野皆认为是缺钱是主因,所以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们,都爱钱,盼望国库越来越多。 甚至据他所知,阁老们一旦觉察到国库屯银少于一亿,就觉得危在旦夕。 金矿,意味着可以铸金圆,这对于朝廷来说又多了一笔收入。 “放心,我会上奏朝廷,调拨更多的船和人过来的。” “朝廷?”男人一惊,脸色大变。 “没错。”朱存渠随口道:“如果没有朝廷支持,怎能持续开金矿?” “尔等捞的那些金子,某也不过问了,这是你们奔波而来的辛苦费。” “但是记住,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言罢,他直接离去。 男人目睹其背影,满脸的不可置信:“乖乖,这世上竟然还有不贪的官?” 朱存渠若真的只是地方官,遮掩一个金矿,使得其成自己的,毕竟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了。 但架不住他是大明继承人,这金矿迟早是他的。 况且,就算把这个金矿昧下,他也做不到。 作为太子,他身边不知道多少的眼线,为人处事放浪些没错,但要是越界了,那就完犊子了。 回到自己的镇守抚,朱存渠来到了书房,铺开纸张就书写起来。 对于美洲事,他不敢有丝毫的隐瞒,如实汇报。 同时,针对皇帝喜欢开疆拓土的特性,他说道:“若是水陆娴熟之后,不过半月路程,朝廷可派遣人手驻扎,开荒种田,再兼具采矿,假以时日,也可安置亲藩……” 最新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