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_第六十三章再次分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再次分国 (第1/2页)

    大明世祖正文卷第六十三章再次分国绍武十九年,二月二,龙抬头。

    暖风吹拂,杨柳依依,万物开始复苏,又到了一年更始的时候。

    北京城外的积雪,已经尽数融化,略显干燥的土地微微打湿,为来年谋个好收成。

    时值春耕,作为皇帝,朱谊汐也不免需要装样子,鞭挞泥牛,祈求天下五谷丰登。

    一应的文武百官,站在一旁看着热闹。

    事后,为了更显真实,皇帝主动扛起锄头,进行除草活动。

    几个成年的皇子们,则站在身后,要么扛着锄头翻地,要么拔草,好不热闹。

    耕耘了半分地,皇帝回首一瞧,不禁气上心头。

    好家伙,有的直接把小麦当草锄了,有的差点把自己脚给挖了,千奇百怪。

    七八个人混战,差点都快要打起来。

    诸皇子之中,秦王、齐王就藩未归,故而太子朱存渠打头。

    成婚的阵营:太子朱存渠,皇四子辽王朱存桓,皇五子越王朱存楔。

    十五六岁左右的,刚出学堂,开始进行观政学习的:

    皇六子卫王朱存棠、皇七子福王朱存枚、皇八子赵王朱存柏、皇九子湘王朱存枫。

    拢共七位皇子,按着地位的高低,与皇帝的距离呈近远态势,乱中有序。

    一旁的刘阿福见皇帝面露倦色,立马就送上了一杯温茶。

    朱谊汐就坡下驴,倒是没有装模作样的继续下去。

    虽然只有半分地,但耕田确实累人。

    从床榻走向泥土,两者加在一起,他耕耘的面积确实不小,也算是比较勤快。

    几个皇子的眼尖,瞥到皇帝歇息了,立马就准备坐下。

    但皇帝哪能放过他们:

    辽王苦着脸,有气无力地应下。

    当然了,对于在一旁晒太阳的文武大臣们,皇帝并没有一视同仁。

    因为他把这项耕田,当做是父子之间的共同活动,培养父子兄弟之间的感情。

    瞧瞧辽王,感动的都快哭了。

    再者说,一群五六十岁的老头,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一个不小心着凉了,直接能去见阎王。

    连续喝了三杯茶,才算是解了渴。

    朱谊汐坐在树荫下,看着儿子们耕耘的样子,一时间颇为舒适。

    随即,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呼唤起两个最小的儿子。

    听到呼唤,皇八子赵王朱存柏和皇九子湘王朱存枫愣了下,这才匆匆而来。

    皇帝瞥向二人,轻声道。

    说实话,儿子多了,真的是看不过来。

    他认真看待的,莫过于秦王、齐王、太子,辽王四人,年纪大能就藩。

    赵王和湘王从学堂肄业,先生们倒是做出来评价。

    赵王性格平庸,学问不错,中人之姿。

    湘王乐与武事,学问马马虎虎,中上之姿。

    这里的武事,基本上是骑马、射箭一类的,十中六失,算是中上水平了。

    只要在平均水准以上,哪怕在附近徘回,朱谊汐也想让这群儿子们去就藩。

    武力不行,他就派遣将军帮忙。

    文事不行,

    只要不是孤僻自傲,不听人劝的,他也会派遣文臣帮忙。

    赵王和湘王,都已经成年了,也是时候派遣封地,让他们准备就藩。

    老五越王在北海道,老六卫王是柬埔寨。

    老七福王,他是准备安置在车臣部,给他筑城,封个一两万帐牧民,就能建立起一个小藩国了。

    而老八和老九能在哪呢?

    朱谊汐露出思考状。

    两个皇子就这么站在皇帝面前,嘴巴干渴,但却不敢言语,生怕惊扰了这位皇帝的思考。

    中南半岛是最合适的地方。

    但缅甸被孙可望这斯占据了,暹罗难度太大,老挝全部都是原始森林,去了十有八九就危险了。

    所以,只能把目光放在南洋群岛。

    朱谊汐想起了使团路过婆罗洲时,奏禀过文来王国的事。

    上百万人口,小半个婆罗洲的面积,而且还有好几万汉在居住,可以帮忙治理。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建国。」

    听到皇帝的解释,赵王松了口气。

    这样一来他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