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觊觎安南 (第2/2页)
这所谓的奉京拿下,给你当都城的,可惜,曾英百般努力,却怎么也打不过。 听到这,朱存槺心里一凉。 好家伙,漠北更北的奉京府,这是人能待的? 他一时间哑然,不知道如何言语。 皇帝则没有理会他,继续述说着:后来,我想着,在呼伦贝尔,科尔沁一带,给你筑城,背靠吉林,前为满清,也算是塞王了。 只是,你还年轻,而满清实力雄厚,保守估计不下十万兵马,丢多少兵力都得入坑,朝廷不至于如此浪掷。 说着,皇帝也露出笑容:这地方苦寒,又满是威胁,你到底是我的儿子,总是要寻觅个好的地方。 朱存槺心生感动,忍不住拱手道:总归是要寻个地,孩儿不如留在京城? 不行。朱谊汐直接摇头:塞 王自然不行,但镇压地方,你作为秦王,是少不了的。 朱存槺心头泛起苦涩。 去其他的地方王府坐牢,还不如在京城舒坦,吃喝不愁,生活舒适。 父皇竟然还想把他们赶到偏僻地界,着实太让人心寒了。 与太子相比,大明的藩王太难受了吧! 绍武朝的藩王则更要命。 所以,这次我为你寻觅到个好地方。 说着,皇帝的手指忽然从北调转到了南方,然后停在了中南半岛。 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安南了。 看到这,秦王眼皮一跳,感觉不太可能。 果然没有出乎他的所料,皇帝的手指又继续往下——占城。 虽然同隶属于属国,此时的占城附属与安南,但相较于安南,占城则地位更高些。 没错,是更高一些。 因为此时的安南并不是藩国,而是属地,嘉靖年间,莫氏篡位,嘉靖准备派兵南下了,莫氏不得不献土归降。 结果,其废黜了王位,为安南都统使,秩从二品,世袭,三年一贡。 名义上,越南再入中国版图。 此时的安南,则是北部为郑氏把持,南部为阮氏,处于割裂状态。 这是最佳的出手时机。 不过,皇帝并不想莽撞地直接出兵,这是纯粹的浪费。 他的目标,则是此时高棉王国手里的湄公河三角洲——西贡。 这里,将是你未来的根据地。 朱谊汐感慨万分道:你别看他只有巴掌地,但土地肥沃,民众甚多,北可望占城,西则是高棉,百万众应该可以养活。 朱存槺则惊奇不已:父皇要为我打下一块地? 他连忙道:父皇,轻启边事,对于朝廷来说怕是不利。 况且,太祖曾言,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别跟我说这些……皇帝直接制止:这是哪一年的事?具体事迹具体分析。 朱谊汐直接摆手:对于成祖年间的郡县之,我倒是心有余悸,所以不再设郡县,而是以王镇之。 说到这里,他看向自己的长子:我要让这块土地,全部变成你的藩国。 藩国?朱存槺惊慌了。 没错,任其驱使的藩国。 皇帝认真道:就像是先秦时期的诸侯那样,国内的官吏,军队,全部由你掌握,朝廷并不会插手。 一个称孤道寡,掌控近百万人口的王—— 这下,朱存槺惊了,然后就是一阵喜悦涌现,再是感觉不真实,再是惊愕。 各种复杂的情绪在他身上凝聚,谁也无法道清楚他在想什么。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完全不在他的未来计划之中。 朱谊汐明白他的感受,轻笑道:塞王不可取,因为第一代藩王还能有能力,第2代第3代就会逐渐沦为废物。 如果由他们来镇守边疆,岂不是放任边墙? 至于圈禁在府邸,出城扫墓都需要报备,兄弟子侄拜访也得呈交,某则不取也。 说到这里,皇帝愈发的气愤起来:甲申之乱后,这天底下的藩王有几个成器的? 那福王,任由东林党和马士英摆布,简直就被养成了猪,一事无成。 所以,我也不取之。 那父皇,您想要册封藩王? 朱存槺这才恢复了些。 没错,就像是汉初那样,郡县制和诸侯王并存 ,这才是最合适的。 皇帝轻声道,不知不觉露出了一丝自信:对于安南,既然无法郡县,那就只能让亲儿子去镇守了。 放心啊,安南国王这个头衔,我会安在你头上。 父皇,为何不是秦国? 朱存槺抬起头,认真道。 秦国?不错,就是秦国。 朱谊汐一笑:这比什么安南好听多了。 随后,皇帝向自己的长子展示了自己的战略部署。 首先自然就是派遣一队军队,占据这块湄公河三角洲——西贡。 然后,趁着安南南北割据的时候,伺机北上,从而谋取整个安南地区。 而这时候最大的助力,莫过于大明了。 但是,为了更好的树立威望,秦王必须要在安南,哪怕是坐正后方,充当旗子,也要安稳的坐下去。 所以,朱存槺,必须胆大心细,耐得住寂寞才行。 为此,皇帝诱惑道:永乐年间,交趾布政司辖十五府,分辖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县,东西一千七百六十里,南北二千八百里。 汉民三百一十二万,蛮人二百八万七千五百—— 比之中国,也是一省之地,若是好好经营的话,虽然比不了江南,但河北,河南怕是不远了。 怀揣着激烈的心情,朱存槺离开了书房。 随即,他来到坤宁宫,领着王妃,心不在焉地回到府邸。 王妃一路上见其模样,忍不住心头胆颤:殿下,可是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朱存槺随口敷衍,但见其满脸煞白之色,这才明白是她想差了,忙问道: 王妃,你觉得,安南怎么样? 交趾?王妃奇道:听说那里是烟瘴之地,朝廷当年也不得不放弃了,想来比云南还要可怕吧! 不,那里能养活五百万人。 朱存槺激动道:此时的陕西,都没有五百万人—— 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