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_第六十一章香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香火 (第2/2页)

起他,惹人厌恶,从而导致待遇下降。

    相较于其他朱家人,这位绍武皇帝的确算是宅心仁厚了。

    瞧瞧建庶人,直接被关傻了,英宗被关在南宫要死要活,他如今就被困在王府里,吃喝不愁,妻妾成群,简直是太好了。

    过惯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时刻面临着杀头之事,这种生活太让人怀念了。

    朱由崧突然睁开眼,耳朵靠向墙壁。

    丫鬟清脆的声音响起。

    朱由崧点点头,脸上露出失望的神情。

    这个位置是他特地选的,又阴凉,又靠近街面,能听到不少的有趣事,这是他蜗居王府几十年,第一次觉得民间生活如此有趣。

    忽然,小门敞开,有奴仆来报,是潞王来了。

    潞王朱常芳,是曾经与其一同逃到淮安的藩王之一,后来因为东林党曾经谋立其登基,被其不喜,派到了杭州。

    南京城破后,潞王监国,但旋即又被拿下,一同被掳掠到了北京做了俘虏。

    不过,在绍武皇帝收复北京后,两者的待遇截然不同。

    福王朱由崧直接被软禁,弘

    光年号也被废除,政治上废黜了其帝位,然后孤立,削弱其影响力。

    而潞王则不同,虽然也是监国了,但那是被迫的,政治上威胁并不到,软禁三五年后就解放了。

    且,其还经常来看他,聊天说事。

    朱由崧当然明白,潞王是带着政治任务来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考察其心思,勘探动静,算是一颗棋子。

    一个月来了第三趟,潞王依旧显得很精神,手中还带着一捆大明公报,除了他,谁也带不进来。

    潞王虽然也胖了些,但脸却显得很白嫩,四肢有力。

    朱由崧露出了真诚的笑容。

    虽然明知道其目的,但他还是感到高兴。

    潞王朱常芳叹了口气道:

    福王随口道:

    潞王闻言,一时间竟然有些默然。

    虽然话很难听,但却是事实。

    一个践位的藩王,无论在哪朝哪代,都收会受到迫害,像绍武皇帝那样养十余年的,倒是少见。

    潞王安抚道。

    福王点头赞同:

    听得这话,潞王心有戚戚,肺腑之言,让人止不住得伤怀。

    福王府在洛阳,只逃了一个朱由崧,然后抵达南京后至今,还没有一个子嗣。

    在这种情况下,无子除藩这是理所应当的。

    但福王却怎么也不想接受这样的结果。

    因为这意味着,死后死去,根本就没人来宗庙里祭祀他们,只能在厚厚的族谱上见到他的名字。

    无论是谁,都不想接受这个现实,即使是如今成rou堆的福王。

    所以,他睁开眯成一条缝隙的眼睛,迸发出夺目的光芒,发出恳求:

    说着,他竟然直接抓住其胳膊,使出了吃奶的劲。

    潞王一时间竟然挣脱不得。

    他不得不放弃,坦然道:

    福王听闻,却没有放弃的打算,他抓着其衣襟不放:

    到这里,他毫不顾忌道:

    潞王听闻,本就挪动的脚步,直接停了。

    他觉得,这确实是个好方法。

    同时,作为中介人,他从中也能捞取不少的好处。

    毕竟,相较于其他藩王,潞王府的赏赐是最低的,虽然说不上拮据,但却不太体面。

    用度什么的,着实让整个王府低上一头。

    潞王面露

    难色,又一副纠结的模样,良久,他才应下:

    福王兴奋得点头。

    两人又絮叨了一会儿,潞王这才火急火燎地离去。

    潞王直接奔向了瑞王府。

    作为宗正,瑞王威望高,且与皇帝亲近,是十分方便的对接人。

    潞王明白,这事他根本就没多少插手的余地,当个传声的就不错了。

    瑞王听明白后,捏着胡须就不松手。

    良久,他才道:

    而这时,福王府的消息就送抵了玉泉山。

    皇帝闻言,眉头一皱:

    而事实上,对于福王,他一直持冷处理状态的,毕竟其一把年纪了,待死后,福藩断绝,就告一段落。

    不过,过继的话,也不算什么坏主意。

    他儿子多,一个继承福王爵,顺便继承其近支地位,消弭威胁。

    甚至还能安抚一下曾经的弘光老臣。

    一举三得。

    每当遇到问题,朱谊汐就喜欢咨询赵舒,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赵首辅缓缓而来,安坐而下。

    朱谊汐淡淡地解释道:

    赵舒开口就是历史:

    说着,他抬起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