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_第五十一章大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大赦 (第2/2页)

但却拥有着难以计量的政治威力。

    待徐文爵走后,侯方域叹了口气,准备睡下。

    这时候,想起了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娇媚的妾室带着一盏蜡烛,笑盈盈地过来暖床,洁白细腻的脸蛋,就如同新剥的鸡蛋一样娇嫩。

    怀抱着女人,侯方域又想起了李香君,那时候的她,也是如此的可人……

    翌日,船只在午时停靠在这松江府的码头。

    侯方域等人惊了。

    不大的港口,已经密密麻麻停了不少的船只,粗略的估计不下三十艘,其热闹劲,似乎让夏日的海水似乎都要沸腾了。

    身着皂服的税吏,大摇大摆地登船。

    那些在船上不可一世的船长们,则低头哈腰的奉承着,一袋袋的税金,则被拿走,反而陪着脸笑。

    而长长的栈桥上,布满了短衣褐服的工人。

    他们四肢粗壮,头上的长发被紧紧地盘起,黢黑的脸庞上写满着渴望。

    一见到船只过来,他们就蜂拥而至,围着人群不断的吆喝着。

    一个精瘦的个子挤过来,看着侯方玉有些呆愣的模样,心想又是一只肥羊:

    两个壮仆,两个丫鬟,一个妾室,侯方域倒是不怕被欺负,他刚想答应,不然远方就传来了喊声。

    侯方域抬目一瞧,两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在一群仆人的簇拥下,对着自己打招呼。

    小个子只能失望而回。

    一旁,徐文爵见此,则笑道:

    侯方域目睹徐文爵一家大摇大摆而走,然后在一队马车的迎接下,神气

    十足的离去。

    见此,他不由得心生感慨,不愧是三百年的魏国公府,底蕴不浅啊!

    而这时候,他见到了冒襄和方以智二人,不由得感慨万分,然后又苦笑不止。

    冒襄,字辟疆,自号巢民,中年发福之后,两腮多有肥rou,本来匀称的身躯显得格外的臃肿,但笑嘻嘻的,不见忧愁。

    成了贡生后,授推官不就,一直游山玩水,吟诗作乐,倒是躲过了当年的迁徙之事。

    而精瘦,双目散发着光芒的,则是方以智,安徽桐城人,字密之,号鹿起,崇祯十三年进士,福王监国时得罪马士英、阮大铖,故而奔走南海。

    谁知道因祸得福,绍武朝时为官,已官至松江知府,正好来迎他。

    见到几人的目光都在徐家身上,方以智则解释道:

    冒襄则拎起扇子,展开一副山水图,笑着说道:

    侯方域点点头:

    冒襄牵着其手,一同登上马车。

    而方以智则笑了笑,没有多言语。

    所谓的四公子,多以文学而论,冒襄性格开朗,好交友,而方以智则沉默居多,为人倒是孤僻了些。

    很快,一场洗风尘的宴席就展开了。

    侯方域谈起了云南事,谈起了钱谦益之死,但被问及自己困境后,他反而豁达道:

    言罢,问及了两人事。

    冒襄则潇洒道:

    说着,他指了指方以智道:

    方以智笑了笑:

    侯方域称赞道:

    方以智笑着摇摇头,说道:

    侯方域一愣,这是个新词,但也是个旧词。

    对于他来说,待在云南十余年,海关只闻其名,不见其实,心中完全没有概念。

    方以智沉声道:

    这时候,侯方域才感觉些许不同,脑海里浮现门洞大开四字,一时间精神恍惚了些。

    冒襄催促道。

    见他模样,方以智则轻笑一声,道:「在绍武十年,也就是去年,松江府一年赋税三百万块

    银圆。」

    侯方域为之咋舌。

    前明时,苏州府赋税两百八十万石,松江府一百二十万石,如今竟然超过了苏州,真是令人惊诧莫名。

    海关的威力恐怖如斯。

    夜醉而归。

    白日,在冒襄的陪伴下,侯方域在上海县闲逛起来。

    让他印象深刻的,并非cao持着南腔北调的商人,而是那临街的机杼声,几乎在整个县城上空飘扬。

    家家织机,行人熟视无睹。

    冒襄轻笑道:

    侯方域沉默不言。

    随后几日,他才向北进发,几乎每个县城都有人宴请他,足足磨蹭了大半个月,才抵达南京。

    待他来到栖霞山葆真庵时,询问起了李香君,卞玉京的消息,得到了否定的回复:

    最后一句充满了暗讽,但侯方域却管不得。

    待他来到钱宅时,见到钱夫人,柳如是。

    面对他的来意,柳如是似乎也不愿意多提,只是道:

    侯方域顿时瘫坐在地,呢喃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