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安西行省 (第1/2页)
大明世祖正文卷第三十六章安西行省随后,气喘吁吁,将要倒下的传信兵噗呲一下就跪下: 朱谊汐大喜过望,忍不住赞叹起来。 尽管经过了不少的胜利,但他还是因为此战之胜而欢欣鼓舞。 无他,这可是西域阿! 从唐朝安史之乱后,到如今,九百年的时间,中原王朝就再也没有统治过这块地方。 而西域经受住了数波换人潮,吐蕃、西夏、西辽,蒙古,及至如今的卫拉特蒙古诸部。 原本的佛教之地,到如今与和平教平分秋色,这块地方太过于敏感了。 这里是亚洲的十字路口,向北则是叶尼塞河,向西则是哈萨克汗国、黑海,向南则是莫卧儿帝国。 长吁了一口气,朱谊汐平复下来。 而早就在观望的内阁成员们,早就踮着脚察看,听到皇帝的吩咐,也顾不得积雪,快步而行。 众人纷纷拜下,一个个也知道皇帝好大喜功的心思,齐声而贺。 朱谊汐瞬间心气十足,感怀备至。 皇帝笑道: 面对皇帝的问询,赵舒显然早就做好了准备,毕竟西域之战准备了数载,成功的可能性太高。 赵舒轻声道: 皇帝直接否决: 蒙古人一来,消灭了大量存留的古国,粗糙的化地为牧场,算是一场大洗牌。 如果还是像之前都护府那样,只是统兵,而没有行政权,司法权,那么西域很快就会脱离统治,大明对其只会统而不治。 这并非是他想要的。 赵舒也不烦躁,直接道: 说着,赵舒则坦然道: 因为天然的地理因素,将整个西域一分为二。 天山以北的地区,土地肥沃,高山牧场遍地,可谓是极为上佳之地。 而在南部,这是塔克拉玛大沙漠,人们蜗居一座座绿洲,依靠着丝绸之路过活。 天山南北自然是两部份人。 由于宗教的元素,虽然叶尔羌人信仰和平教,而蒙古人信仰佛教,天然就带有信仰冲突。 所以,招募南部地区的兵马去北部驻守,很容易杜绝地方勾结,起兵造反。 思量此事,朱谊汐顿觉熟悉。 好家伙,这不是大英帝国统治印度的政策吗? 不得不说,这是个极佳的好主意。 而历史上的满清,则不具备借鉴意义。 因为满清屠戮了整个准噶尔人,导致天山以北成为无人区,不得不移民屯田,并且设立伊犁将军。 朱谊汐点点头,他挪步而行,似乎在考虑 些什么。 良久,他才点头道: 吕大器忍不住问道。 皇帝让人抬来了地图,对着巨大的西域地区指点道。 这幅巨大的西域地图,是由李定国组织人手绘制而成,这不仅象征着其对安西的志在必得,也同样表达知己知彼的战术。 而所谓的乌鲁木齐,此时在地图上毫不起眼。 如果说非要有一丝亮点的话,那么就在于它距离哈密很近,同样,它也是和硕特部的汗帐所在。 将省城安置在安全区,这是必然的选择。 如果选在伊犁,那么不仅会与伊犁将军起冲突,而且其离边境很近,不利于统治。 姜曰广忍不住呢喃道。 皇帝耳朵很灵敏,立马回应道: 内阁也纷纷对其进行畅想。 随后,对于有功之臣则必须进行赏赐。 这一次的头功,必然是李定国了。 之前他随同李定国拿下叶尔羌国,因为功勋不足,依旧还只是侯爵,而如今又吞下卫拉特三部,功劳自然是足够了。 升为国公,必然是一定的。 朱谊汐听到这个字,不由得想起了锦马超。 不得不说,这个字确实不错。 其余的功勋之武将,多是一些子爵、男爵,因为伯爵及其以上的勋贵,要么驻守一方为总兵,要么在都督府、京营任职。 这些小将,都较为年轻,算是为朝廷培养将才。 而在这群年轻的将领之中,受到李定国喜欢且看好的,则是贾代化此人。 撇了一下他的背景,好家伙,功勋之后,侍卫司出身,扎根西域两年,磨练出了本领。 以三百人击溃千余人,并且俘虏了鄂齐尔图汗,建立起大功。 原本按照规矩,他这种顶多是男爵,但俘获敌方首脑,自然就特殊了。 俘获鄂齐尔图汗,和硕特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