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胜利 (第2/2页)
叶尼塞河下游,是阻碍俄罗斯东去南下的关键。 而杜尔伯特部,和硕齐台吉,忍不住破口大骂: 支持和硕特部的援军,对于杜尔伯特部来说,可是不晓得损失,如今付之流水,怎能不让和硕齐大为愤怒。 但事已至此,对于杜尔伯特部来说,眼前需要面对的将是一场生死抉择。 降,或者逃。 至于投靠罗刹人,这是和硕齐从未想过的。 毕竟与大明相比,罗刹人 实力不值一提,甚至杜尔伯特部都能与其争斗一番。 至于逃,这是效仿土尔扈特部,向西迁徙到伏尔加河下游,在黑海附近游牧生活,这也算是一种选择吧! 不过长途奔袭的风险极大。 而同时,在大明的西南地区——缅甸,阿瓦城,也在进行着一场惨烈的攻防战。 滇王孙可望先是在木邦建立统治根基,大规模的屯田,然后在绍武五年直接拿下锡波城。 此城距离缅甸东吁王朝的国都,只有四百里,顺着阿巴河直接南下,就能抵达阿瓦城。 这对于东吁王朝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随即,孙可望一边在木邦种田,一边在锡波城出兵,不断地sao扰阿瓦城。 此时的东吁王朝正处于衰落期,国王莽达当道,面对身经百战的滇军,一开始倒是占据地利,能够勉强应付。 但孙可望却三天两头的来sao扰,对于东吁王朝来说,财政负担极大。 毕竟他们只是封建主联合体,做不到像孙可望那样屯田,向百姓直接征税,频繁的战争,让缅甸各勤王的封建主苦不堪言。 试探削弱数载后,孙可望一鼓作气,直领三万汉缅大军,乘坐着数百艘军舰,直接包围了阿瓦城。 城内的十来万贵族、平民,包括缅甸王莽达在内,全部成了翁中之鳖。 只是,阿瓦城毕竟是东吁王朝的首都,历经阿瓦王朝,东吁王朝数百年的经营,早就成了一座坚固的大城。 这也是为什么孙可望没能早日拿下阿瓦城的原因。 孙可望眺望着城墙。 早在十六世纪,葡萄牙人就如同澳门一般,占据了飞廉,随后在1627年,荷兰和英国东印度公司也在缅甸设分公司。 虽然东吁王朝收复了飞廉,但这些西方人又卷土重来,建立起了落脚点和分公司。 如今面对关乎整个缅甸未来的决战,他们也想掺和一脚,获得未来的利益。 孙可望皮肤黢黑,犹如一个老农,但目光炯炯,散发着前所未有的野心。 很快,葡萄牙人就来: 葡萄牙人松了口气,能够交流就成: 孙可望闭上眼睛。 时间在一点点的过去,也不知过了多久,葡萄牙人感觉都已经不耐烦了,这时候终于等来了回复: 忽然,炮阵上炮声轰鸣,震耳欲聋,一些炮口已经对准了山坡下的阿瓦城,巨大的铁球纷纷横飞进了。 缅甸人惊呆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 风驰电挚的铁疙瘩飞过一群人的头顶,高度越来越低,一颗脑袋顿时炸裂了!骨头血rou模糊的脑袋猛地向后一偏,脖子咔嚓折断。 铁球一偏继续飞进人群,又是一声恐怖的撞击声,另一个士卒的胸口被撞得肋骨隐隐发出断裂声,身体向后仰倒。 战场上炮声隆隆, 对于缅军来说,这完全就是一场浩大的悲剧! 曾经坚不可摧的阿瓦城,开始出现裂缝,随着炮声的加剧,越来越多。 莽达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城头上,大量的缅军已经丧失了意志力,只能无助的跪倒在地上,放下武器投降,口中不断的念叨着阿弥陀佛,磕头不止。 转眼间,滇军就攻破了这座曾经坚不可摧的阿瓦城。 大军鱼贯而入。 孙可望随着大军入城,这座由夯土、青石搭建而成的城池,之前对他来说满是诱惑,但现在已经索然无味了。 这并非什么胜利后的感慨,而是对火炮的畏惧。 曾经多么坚固的城池,在火炮面前都已经不堪一击。 那么住进这个城池的他,怎么还会安心? 入城的那一刻,他已经打定主意要重新修一座坚固的城池。 安抚好民众后,孙可望来不及歇息,就看到了葡萄牙人忙碌的身影,他的眼珠滴溜乱转,里面充满着渴望。 孙可望恼了,堂堂的王国,怎么可能像私人借钱,这成何体统? 撵走这个西夷后,孙可望坐在王座上,心中感慨万千。 随后,他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登基仪式,改东吁国号为滇,故称作滇国,以示不忘旧国。 效仿明朝,设内阁、六部,省、府、县,并且建立太庙,祭祀列祖列宗。 至于年号,则名为,即今年为为弘武元年。 从云南落荒而逃数载,他终于建立起自己的基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