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_第二十一章北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北巡 (第1/2页)

    大明世祖正文卷第二十一章北巡

    朱谊汐叹了一句,目光就转移了,再次沉浸在耳边的议论声中,让自己更加接地气。

    不过显然,他并不在意。

    从西班牙到东亚,起码要大半年的行程,等到西班牙反应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况且,菲律宾虽然价值高,但及不上南美、北美两地,无论是气候、土地、还是物产,菲律宾都相差甚远。

    退一步说,大明允许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台湾自由经商、居住,传教,已经算是很合适的落脚点了。

    殖民这玩意,白地和土著多的地方,各有好处,而对于大明来说,不缺少人口,白地更适合移民。

    待此时,两个身穿襕衫的读书人,说着官话,缓缓而入,在他身边落座。

    一个瘦子双眼明亮,一个矮敦实是罗圈腿,两人相差半个头,倒是显得格外的合适。

    见到如此大的架势,惊奇了一眼,倒是没往心里去。

    玉泉山成了皇亲贵族们的落脚点,不知多少的二代们在游玩歇脚,习惯就好。

    矮个子不由得问道。

    被唤李兄的,此时却泛起苦笑:

    岛津久成闻言,叹道:

    李自秋则坦然道:

    岛津久成忍不住道:

    李自秋低声道,眉眼之中满是喜色:

    岛津久成闻之,眼珠子飞转,瞬间心动不已。

    江户幕府时期,德川家族只会任用御家人和谱代大名,对于外样大名一直持警惕削弱状态,更何况任用了。

    即使他有百般才华,也不会得到任用。

    至于岛津家,在琉球国被明军拿下后,石高直降,更难养起武士。

    所以,在几年前日本被纳入大明版的朝贡体系之中,幕府将军被册封为日本国王,自此就形成了君臣关系。

    威逼互相通商后,大量的日本武士就能自由来往大明,这里就成了人才的去处。

    朝鲜的贵族科举也同样如此,其人才与日本一样都蜂拥至北京,企图成就科举。

    鉴于此,礼部颁布律例,朝鲜进士在明享受举人待遇,可直接报名参加会试。

    而日本、朝鲜等无功名人士,则需要参加国子监的考试,合格后即可报名参加会试。

    注意,他们成为进士后,则可自由选择归国,还是做官。

    如果是做官,与普通的进士们一视

    同仁,两年观政再授官。

    在上一科,参加会试的朝、日两国士子有二十之多,但却无一人进入殿试,可谓满是遗憾。

    虽然如此,但仍旧未有人放弃,鱼跃龙门的机会也不会有人放弃。

    岛津久成忍不住赞同起来。

    两人沟通的都是官话,朱谊汐在背后,听得一清二楚。

    这番琢磨让他一笑,想起了今年初礼部上的奏疏。

    有个主事言语,说是国土广袤,丁口众多,每年参加会试的越来越多,就连海外的日、朝两国也来士子参与,可酌情增加些进士名额。

    毕竟三百人实在是太少了。

    现在来看,这名额确实有点少。

    想到这,他起身,在一旁刘阿福、羊乐的惊诧目光中,直接来到背后,对着两人笑道:

    李自秋与岛津久成对这个男人冒昧而来的举措感到不喜,刚想发作一番,随即听到终南捷径二字,立马就变化了态度。

    恭敬中带着试探:

    朱谊汐看向这位较为矮小的日本人,微微一笑。

    后者立马动容,瞳孔放大,嘴唇张了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说着,他就带着这两位读书人,来到自己角落临窗的那一桌。

    朱谊汐客气了一句。

    岛津久成却忍不住了,忙问道:

    李自秋虽然没有说话,但表情却是一致。

    朱谊汐明白他们的焦急心思,一则消息能够改变一个人,甚至整个家族的命运,谁能强忍得住?

    他微微低头,两人也识相地靠过来,细细聆听:

    此话一出,岛津日久大喜过望,作势想要跪下,但却被架住,脸上的激动怎么也掩盖不住。

    相较于渺茫的进士,秀才功名是极其实惠的,进可攻,退可守,这则消息着实价值不菲。

    一旁的李自秋则有些犹豫:

    朱谊汐认真道:

    两人千恩万谢,问起了姓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