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黄巾乱起  (第1/1页)
    中平元年三月,黄巾起义。    一月之内,大汉七州二十八郡皆启战事。    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天子见太平道如此厉害,慌忙以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于都亭,整点武器、镇守京师。    又于各京都关口设置都尉驻防,命各州郡准备作战、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召集义军。    一向亲近世家党人的皇甫嵩趁机上谏要求解除党禁,天子惊恐之下只得准允。    朝廷以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为将,发精兵镇压各地乱事。    卢植领率北军五校士负责北方战线,与张角主力周旋;皇甫嵩及朱儁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及刚募来的精兵勇士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    然而汉军在首战并未得利,于四月,朱儁军就被黄巾波才所败而撤退,皇甫嵩与其一起进驻长社防守,被波才率大军围城,汉军人少,士气低落。    京师见皇甫嵩被围,派曹cao率军救援。    ……    晌午,烈日当头。    长社城外正进行着一场惨烈的城池攻防战。    数以万计的黄巾贼架着简陋的云梯,舍生忘死的向着长社城城墙上冲去。    没有纪律、没有组织,完全是以命相搏,仿佛一群失去了理智的野兽。    每个人眼中都透露着令人胆寒的疯狂之色,他们本就是没有希望之人,除了这条命外一无所有。    城墙上,皇甫嵩看着向着城墙前赴后继而来的黄巾贼,神色淡然。    他麾下可是精锐的汉卒,依仗城墙之利,这些蚁贼再是疯狂也是徒劳。    毕竟这些贼寇连一辆井阑冲车都没有,全都是乌合之众。    将帅淡然,麾下士卒自然安心了不少,纷纷井然有序的配合着守城。    然而,表面平静的皇甫嵩此时心中也是十分着急。    虽然无城破之险,但如今之局面不利。    一旦僵持下去,黄巾军无法扑灭便会愈发壮大,黄巾之祸会蔓延各地。    而且他得陛下命令是要尽快平息黄巾叛乱,此时竟被困在长社境内,该如何向陛下交代?    此前他才半是恐吓的请求陛下解除党锢之祸,若是真的一直被困于此。    十常侍必会以此大肆攻讦与他,届时恐怕性命难保,连同家族也要跟着受牵连。    “必须要尽快寻得破局之法。”皇甫嵩心中焦急道。    然而,他却不曾留意,远处的高空之上一颗微不可察的黑点划过。    距离长社不远的一处平原之上。    一支骑兵正在飞奔疾驰。    风尘仆仆的李兴一手握着马鞭,一手拿起水壶狠狠灌了两口。    处在辽东一个不可避免的缺点,便是太过偏远。    便是他完全以rou干作为军粮,一人四马只携带少量辎重,率轻骑昼夜不歇的赶路,也足足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方才抵达长社附近。    自黄巾之乱爆发之始天子下诏时,他便已请命出兵。    一路上丝毫不敢停歇,方才在此时抵达长社。    因为黄巾贼众过多,李兴还在途中落下了三千轻骑,用于协助各地平叛。    当然,李兴并没有那么好心去为那些地方官僚打工。    功劳可以不拿,但俘虏的黄巾贼和当地的流民须得引往辽东。    出发时的五千轻骑,如今仅剩两千。    “啁~啁~”    伴随着几声鹰啼,一直飞鹰落在了张烈的肩膀之上。    “主公,长社正在激战。”    张烈仔细的倾听着鹰啼声,随后道。    将水壶放回腰间,狠狠地抹去嘴角的药液。    李兴精神稍缓了些,开口道:“总算是到了,好在还没来晚。”    长社之战,皇甫嵩以火攻大败黄巾贼,灭敌数万。此事李兴记得很清楚,此次拼命赶来其实就是为了分一杯羹。    黄巾军完全就是活着的功勋,为王前驱。    成就了无数能臣良将,此后乱世之中的各位枭雄多半都是靠着黄巾之乱起家的。    李兴盯上的不是别的,正是这些黄巾军和他们大肆破坏产生的流民。    这群贼寇多为青壮,都是很好的劳力和兵源,就这么全部处死实在浪费。    最好的归宿便是军营或者工地。    辽东如今最缺的就是人口,这些败卒流民留在中原丝毫没有活路,反生祸患,不若让他带回辽东。    因为这个时代消息闭塞,加上李兴有意隐瞒,除了少部分有心人外,大多数人对于辽东这些年的变化并不清楚。    他们还以为辽东依然是那个贫瘠苦寒、用于流放犯人奴隶的放逐之地。    殊不知,如今的辽东已然是一片世外桃源。    “现在我们距离长社还有多久?”    “急速行军的话,三个时辰足以赶到。”黄忠道。    出身南方的他早已看过地图,对于附近的地形十分熟识。    “侦骑四散开来,寻找附近村庄。暂且休息两日,之后再行动。”李兴下令道。    既然已经赶到战场,李兴便不再着急了。    连续的急行军,麾下将士尽是精锐却也疲惫不堪,急需休整。    距离战场不过三个时辰的路程,即便今晚便是那大火烧起之日,他也能及时驰援。    毕竟他又不是要去力挽狂澜,只不过是想帮助皇甫嵩处理下战后的“麻烦”罢了。    待主力大军原地休整,李兴安排的侦兵纷纷悄悄向着长社摸去。    “主公,据消息,曹都尉的骑兵还有约三日路程即将抵达。”    是夜,黄忠一路疾驰赶至中军大帐,将最新消息汇报。    “消息准确吗?”李兴眼中精光一闪。    “曹都尉行军极为沉稳,推进速度并不快,直奔长社而来。沿路也没有大规模的贼寇,料想时日应该无差。”    “好!破贼之机终于到了。”李兴兴奋道。    他并没有急于出兵,因为自身兵力不足,只有两千骑。    麾下另外三千骑兵有一千仍在冀州缴贼救民,剩余两千还有十日才能到达。    若没有曹cao的兵力支援,便是长社一把大火烧的再旺,怕是他也得损失不少。    思来想去,李兴还是决定等待曹cao到来之后再行动。    “通知侦骑,迅速联系曹都尉,说明情况。此外,将火攻之计传达至皇甫将军手中,约定三日后夜半三更之时,共同破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