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庆寿宫的真相  (第2/2页)
得。”赵似笑着答道。    “那俺去交待几句,叫他们做几个十三哥爱吃的菜肴。”    朱太妃离开后,赵似就在屋里闲逛起来。    在正中间的观音大士像前的桌子上,赵似看到了一本薄薄的册子,一眼就认出,正是自己送给向太后的那本血书《金刚经》。    上前去翻阅了几页,确定无误。    赵似心思复杂地把书放回原位,不动声色地跟朱太妃一起吃完饭。    出圣端宫后,赵似想马上找到梁从政,通过他去打听庆寿宫里的消息。    但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让梁从政去打听,很可能就让他探知到向太后的心思。    一旦发现向太后没有站在自己这边,心思玲珑的梁从政,很有可能就会与自己离心离德,虚与蛇委。    必须另找途径去秘密打听。    回到王府,赵似马上找来了于化田。    “化田,你也是从内侍省出来的,宫里可还有关系?”    “还有一些。”    “小王现在需要探知庆寿宫里的动静,可有机会?”    于化田想了想,“把握不大,但小的愿意去试一试。”    赵似看着于化田,默默盘算起来。    宫里的信息渠道,自己不能在梁从政这一棵树上吊死。必须开辟多个渠道。这一次刺探庆寿宫,或许就是一个契机。    “化田,那你就去试试。记住,安全第一。”    “小的知道了。”    当天晚上,于化田就回信了。    “殿下,小的探知到庆寿宫里的消息。”    “哦,这么快。说一说。”    “殿下,太后寿宴,殿下等四位王爷送的寿礼。申王送的羊脂玉观音像,被送去宫里宝库,说是太后嫌其太奢贵;莘王送的达摩遗珠,被送回陕州空相寺,太后还叫添了五百贯香油钱;殿下送的《金刚经》,被转赠给了太妃娘娘。”    说到这里,于化田看了一眼赵似,发现他沉寂如水,肃穆似岳,语速不由地加快了少许。    “说太后极为舍不得,最后说不忍夺殿下之亲孝,在太妃去庆寿宫请安时,亲手转赠给了太妃娘娘。”    “如此说,庆寿宫里,娘娘只留下了十一哥的《四菩萨像》?”    “是的。”    赵似点了点头,像是听完一件无关紧要的事,转而问道:“化田,你是如何探知到庆寿宫的消息?”    “回殿下的话。小的寻了东校字房的一个叫杨进的外勤番子手。他面生,谁也不知道是俺们简王府的人。俺叫他假装莘王府的伴随,遮遮掩掩地去寻门路。下午就寻到内侍省一名叫童贯的供奉官。”    “童贯贪财,拿了三百贯定钱,又猜出杨进是莘王府的亲信,忙不迭地去跑腿。这厮很会钻营,三下两下就勾连上庆寿宫袁尚宫的外甥。许了些好处,那外甥就帮忙给袁尚宫那里搭了线。”    “至于童贯如何从袁尚宫那里套得话,那厮不肯说,小的就不可得知了。”    “化田,这差事你办得好。小王明日去文内侍省,擢升你为内侍高品。”    “谢殿下恩典!”    “本王的大舅子,茂明兄,给本王约了他的好友长孙墨离。你去查一查他的底。”    “是!”    “还有,童贯这条线,继续抓紧了。嗯,还有梁师成,你也用心摸一摸底。”    “小的知道了。”    于化田一离开,赵似慢慢坐回到椅子上。    终于搞清楚向太后为什么力挺十一哥赵佶。    因为她担心自己继六哥之后登基,有两子为帝的母亲,在尊荣上就会超过她。届时,与父皇合葬的,可能会是千秋后的母亲,而不是她!    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幸好自己早就没有把希望放在她身上。    不过她对赵佶的特殊关爱,还有对俺的这份顾忌,必须分享给其他三位兄弟。    这也是自己煞费苦心挑选这么一件礼品,给向娘娘祝寿的真实原因。    试探出向娘娘的真实倾向,让其他三位兄弟把焦点从老子身上移走,倾注在天命之子-十一哥赵佶的身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