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 长生观入门考核  (第1/1页)
    这一夜王府死了很多人,就连家主也不例外。    只是整个过程悄无声息,没有半点动静,亦如苏老的死一般。    一下子死了那么多人,整个城东都震动了。    “此事必然不会善了,怎么说都要将那凶手绳之以法,太可恨了!”    这是所有人所预料的后果。    可偏偏过去了好几日,竟是没有半点音讯,甚至连巡天监都在极力打压这个凶案蔓延的势头。    时间久了,除了极少数人会私底下议论一番,王家凶案一事终究化作尘埃。    ……    这一日,城主亲临长生观。    今日不仅对于长生观很重要,对于整个凤鸣镇,甚至整个如意城都是非常重要的日子。    长生观于今日将举行入门考核。    若是换在半年前,会来参加长生观入门考核的估计也就是小寒山上土著野猫野狗。    今日不同,长生观门前的小广场被挤爆了。    从天还没亮就开始有人陆续前来,这都快午时了,依旧还是有人不断涌来。    此时留在观外广场上的都是没通过第一道考核的,通过初选之人已经进入道观参加接下来的流程。    虽然没有通过考核但他们依旧不会就此离去,至少也要知道最终通过的都有哪些人才行。    这一等就是好几个时辰。    参加完后续的人都已经出来了一批又一批,当最后几人走出长生观时,所有人都以为他们是最终被录取的人。    但那几人的回答与前几波出来之人如出一辙,都是让十日后等结果。    这一消息属实让人震惊,长生观在搞什么鬼,难不成专门逗大家玩呢。    这么一说,立马就有人站出来反驳:“不要乱说话,小李道长都说了,真正的录取结果需要十日后才知晓。”    “你们莫要在此胡编乱造,得罪了长生观有你们好果子吃。”    就这样,所有人在万般不解下离开长生观,各怀心思。    十日时间转瞬即逝。    大多数人已经将长生观招收一事淡忘,该耕田的耕田,该当差的当差。    其中董玉书就是其中之一。    董玉书在城门处当差已有五年之久,年仅二十的他,尝遍了人间冷暖。    由于家境贫寒,高升无望,总以为就这般当个城门小吏当到死。    直到有一日他见到了小李道长。    此事还要从三个月前说起,第一次见到小李道长时,他和一位老道为了微薄的酬金来如意城为人加守门。    谁都没想到那一夜,小李道长一夜成名。    更没想到的是接下来每一次如意城大灾都是他力挽狂澜,可谓风光无限。    就在小李道长最后一次入城时,更是让董玉书震惊的无以复加。    因为亲眼看到他和一城之主并驾齐驱。    若非职责所在,当场就要辞掉城门守卫拜师学艺了。    终于,一个消息不胫而走,正是长生观招收弟子的消息。    董玉书没有丝毫犹豫便告假前往小寒山,谁知当天竟然有不少同行跟着申请休沐,这个消息让董玉书压力倍增。    要知道他就是万千小吏中很平凡的一个,扔到人群中找都找不到的那种。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他在去之前想过各种考核方式,唯独没想到所谓考核就是登记一番,随后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别的就不提了,居然会问一天能吃几碗饭,这就很令人费解。    不少人为了彰显自己的体格,回答的都很离谱,有人甚至回答一顿一桶。    不过董玉书的回答却是切合自身实际,说只要馒头咸菜即可。    今日已经是距离参加考核的第十日,董玉书正值休沐在家。    家中就一位四十上下的母亲,也只有休沐之日才能稍稍陪一陪。    母亲平日里帮人做些缝缝补补的活计,董玉书虽说是公职,但薪资微薄,所以一家人日子向来都很清贫。    对于董母来说,每到儿子休沐,就像是逢年过节一般,总会捣鼓一大桌子美味。    这也是一家人难得的欢庆时间,今日亦是如此。    “玉儿,你说你前段时间去了那什么长生观,可是没能被选上吗?”    董母一边不停给儿子碗里布菜,一边问道。    “孩儿怕是没那个福分!”董玉书摇摇头道。    平日里他没什么话,今日小酌了几杯,难免会多说上一些,这都已经第十日了,要是能被录取,早该有消息了。    这几日他还专门打听了好几位一起前去参加考核,且都通过第一关之人。    无一例外,没有一人被录取。    由此可见长生观的招收标准应当十分严格。    直到今日,他已经完全放弃了,正好趁着休沐回家喝上几杯以消解心中烦闷。    “那长生观是何等地位,小李道长更是能和城主大人同席而饮的存在,是孩儿痴心妄想了。”    咣咣咣——    正当母子二人常怀闲聊之时,门外突然想起的敲门声。    “是有人在敲门吗?”    “好像是,会是谁呢?”    “难道……”董玉书立马想到一种可能,但是这种念头刚升起来就摇摇头否定了。    敲门声再次想起,董玉书这才起身出了门去。    “会是谁呢?”    自从爹爹去世以后,记忆中已经很久没人敲过门了。    木门打开,结果就看到了两位道士。    那两人的出现让董玉书心跳都快了好几倍,因为那人是不是别人,正是小李道长和方文山道长。    一时间让他激动的说不处话来。    这都已经快到黄昏时分了,李安师徒俩一大早出发,挨个弟子家中拜访,并通知录取结果。    这董玉书正是此番招收的五人中最后一人。    对此人的感观不错,一来,进城好几次都打过照面,多少有些印象,其次便是这小子自称饭量小。    都知道长生观素来清贫,总资产不过黄金几百两,放在上一世也就几百万的样子,省吃俭用乃第一要领。    看到董玉书傻愣愣的站在原地连话都说不出口,李安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意外。    因为前四人的状态比董玉书好不了多少,有一个家伙更是当场晕厥。    即便如此,该有的程序还是要有的,故意板着脸没好气道:“傻愣着干什么,这是不打算让我和师父进门?”    “师……师父?”    一听到这两个字,董玉书当即决定头脑有点使唤不得。    “这是……难道小李道长是我师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