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七章 《稻香》 (第3/3页)
然而,不要忘记,很多乐评人现在总爱用一个词,来形容骆墨的音乐,那便是——【奢侈】! 是的,就是奢侈。 明明就这样就已经很好了,可骆墨偏不,偏要往里头塞入更多的才华,塞入各种不同的曲风变化,就是不肯按部就班的玩。 直接就重复a段? 不可能滴! 很自然的转化就这样开始了。 董关山和林炫瞬间就对视了一眼。 对于他们这两个词曲人来说,骆墨这样搞,真的是在肆意的倾泻自己的才华。 明明这都能拆分成两首歌了! 而这种转变,往往又能让一首歌变得更好听,更耐听。 歌声回荡: “【不要这么容易就想放弃, 就像我说的, 追不到的梦想换个梦不就得了, 为自己的人生鲜艳上色, 先把爱涂上喜欢的颜色。】” 怎么说呢,这段词里的那句【追不到的梦想换个梦不就得了】,还是挺符合周杰伦自己作词的风格的,哈哈哈。 常规套路就是叫你继续追梦。 但扪心自问,好像人一生也不是就只有一个梦想的吧。 这句歌词网络上还有过争议。 可实际上,结合前面说过的创作背景,这首歌也是唱社会上逐渐增多的自杀倾向的人。 前面说的不要轻易放弃,或许指的就是生命。 人生有很多选择,不如换条走走? 而这一部分唱完后,屋内的三人心中冒出了一个很统一的冲动:“倒回去再听一遍!” 原因很简单,这一段结束后,居然有了一个片刻的停顿。 这个停顿里,是没有任何的声音的。 停顿结束后,才突然接上了下一段的内容,接上了: “【笑一个吧,功成名就不是目的。】” 这样一个简单的无声的停顿,让孟冬华等人都觉得很惊艳! 说真的,这种玩法,以这三人的水准,肯定不是第一次听到。不少歌里,也有使用这种模式。 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骆墨用的非常妙。 不让人觉得突兀和难受,很自然,很加分! 不会给人一种花里胡哨,或者乱糟糟的感觉。 这种无声的停顿,周董早就玩过了。 可后来《中国有嘻哈》火起来的时候,还有不少人被里头的某个人采用了这种模式,而感到惊艳,甚至觉得他是玩这种模式的祖师爷,后续其他歌手的歌曲里有了停顿,就都说是学他的。 屋内,三人听到“【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这句歌词时,只觉得——有被他装到! 如果骆墨还不算功成名就的话,那什么算功成名就? 但从整体歌词的含义上来说,其实是并没有要凡尔赛的意思的。 相反,这段内容里,有骆墨个人最喜欢的一句歌词。 那便是“【童年的纸飞机,现在终于飞回我手里。】” 从曲调上看,这里一句的调调是往下的,后面也没有直接接着唱,还是加入了几声“【ho】”,代表着一段内容已经结束了。 屋内的三个听众很本能的就想着,这下子该回到前面的格式和旋律里进行重复了吧? 骆墨:我偏不! 这就直接进行旋律重复了,那撑死就是【轻奢】。 咱不行,咱要彻底的【奢侈】! 旋律居然又有了新的变化! 这让三人听着歌,忍不住对视无奈一笑。 音量在屋内还是开的比较大的: “【所谓的那快乐, 赤脚在田里追蜻蜓追到累了, 偷摘水果被蜜蜂给叮到怕了, 谁在偷笑呢? 我靠着稻草人,吹着风, 唱着歌,睡着了……..】” 一整段内容下来,画面感实在是太强烈了。 歌名叫《稻香》,写得却是生活。 直到副歌部分再次出现,歌声再次传开,再次唱到那句“【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 三人心中,居然又出现了统一的想法:“终于!终于重复副歌了!” 等到骆墨又唱了几遍副歌高潮部分后,歌曲便正式结束了。 孟冬华提议道:“我们先不讨论,先安静的再听两遍,怎么样?” “好。”董关山和林炫统一点头。 两遍听完,这个默契的三人组,齐齐叹了口气。 孟冬华现在只有一个念头。 就算陈洛真的开始走下坡路了,歌坛一哥的宝座,也轮不到他坐! 孟冬华问道:“你俩觉得,这两首歌,哪首更好?” “你为什么自己不先说?”董关山不悦道。 “算了,咱们说了也不算,关键还是看广大听众朋友们。”林炫道。 孟冬华点了点头。 他只知道,这样的骆墨,陈洛可以有一战之心。 而他,不配有。 ....... ....... 另一边,正主骆墨正在干嘛? 他正在看着自己的字帖,陷入沉思。 新歌已经发了,他肯定也要配合宣传,发发微博之类的。 骆墨呢,就想着写一幅字,然后发上去。 以前,他都是让师父童清林来写,因为老爷子的书法比较厉害。 同时,这样一来,也能让已经年纪很大了的师父,有一种参与感。 能让他觉得自己还有用,还能帮助到徒儿的事业。 这样一来,老人家心情能连续好上好几天! 书法方面,骆墨也跟着学过。 六师兄柳功名,别看他现在跟个欢乐喜剧人似的,其实深得老爷子真传。 反倒是骆墨,写得那叫一个差哟。 许初静站在他身旁,认了半天,道:“好几个字我都不确定你写的是什么。” “什么?有这么夸张?”骆墨。 “那你在纠结什么?你觉得自己字写得很好,你就发呗。”许初静扎心道。 “你,这,你.......”骆墨气急。 他这个字,的确有点对不起字帖里写得内容。 那是一首词。 一首骆墨个人最爱的词人之一辛弃疾,写的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