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2章 一皇诞生,百万伏尸  (第1/1页)
    “一半的代价?不可能!咱不可能!那样的话,未来的天下是你作主,还是咱作主!?”    “王明!你这话要是换了旁人说,咱非得砍他一百颗脑袋不可!”    “滚!你给咱滚……”    王明也不生气,反而笑呵呵的拱了拱手道。    “看来朋友时间结束了。”    “不过,上位你需知道一件事,君臣时间什么时候开始是你来决定,但朋友时间什么时候开始却是我来决定。”    “你!!!……”朱元璋瞪大眼睛,听出这话里有话,怒视王明。    王明像是没有看见一般,继续道。    “上位已经拒绝了,那这件事我就不会再提了。”    “或者说,上位你不答应反而是对的,若真答应了以后你却是反悔赖账那我可就不好办了……”    “一将功成,要万骨枯,一皇诞生,百万伏尸都是等闲。”    “若是走了捷径,确实不是好事。”    “应该说这才是你朱元璋该有的正确选择。”    “只是,上位,你需做好准备了,成龙劫可不是那么好度过的。”    “未来一步走错,就有可能万劫不复!”    “接下来你的每一步,都要正确,都要慎重,都要三思了。”    “上位,今天就说到这吧。”    “我先去帅堂了,那些将军都在等你做决定呢。”    王明走了,良久良久。    朱元璋才颓然的坐回座位,一声长长叹息。    “只要答应了,就能轻易度过这什么劳什子成龙劫……”    “咱就真能当上皇帝了……咱确实心动啊……”    “但是一半,一半……咱的天下分你一半,那咱算什么,傀儡皇帝吗?”    “要不是知道不可能那么容易杀了你……咱真想埋伏三百刀斧手直接砍了你!”    “咱也想假装先答应了,以后赖账,咱想看看以后咱赖账了,你又能怎么做……”    “咱不想赌那个可能后会带来的后果……”    ……    大帅府堂。    李善长,刘伯温,还有最后过来的王明,三大文臣坐立堂前。    李善长拿着折扇不停的扇风,他额头正在不断冒汗。    刘伯温坐在一旁,脸色沉静,默默喝茶。    王明,却是最潇洒的。    他手里攥着一包瓜子,晓有兴趣的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看戏,身边还放着一瓶雪碧。    汤和,徐达,常帅春等诸多将军齐聚在堂下已经议论纷纷起来。    “弟兄们,你们别被陈友谅吓住了,天塌不下来!”    “说是六十八万大军,可有几个是久经战场的?”    性直的徐达率先开口发话,话尾又转话到常遇春身上。    “四弟,你说说。”    常遇春站出来,语气先是不屑后又变成调侃的道。    “在安庆时老子跟他们交过手。”    “那些娃儿,都是刚放下锄头的。”    “老子都舍不得杀他们……”    众将军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最稳重的汤和微笑着放下手中茶杯,开口道。    “我说四弟呀,你安庆那一仗恐怖不能算数啊。”    “当时,陈友谅所有精锐都用于攻打太平了。”    “花荣更是因此阵亡了。”    “你安庆只是陈友谅虚围着,并没有强兵猛将。”    常遇春一听这话不乐意了。    “二哥,你又不在你知道什么呀。”    “咱们虽然兵精将勇,可只强在步兵上,陈友谅军马众多,而大多数战马却是从大西北弄来的汗血马。”    “对呀,陈友谅最厉害的是他的水军。”    “那个船之大之多,真是百年罕见哪。”    “要不是有人亲眼看见,打死咱也不信!”    “列位,列位,我们水师三条船在一起也比不上他一条啊。”    “他那个船队一出来,大的就过咱们脑门了。”    “我们水师又不敢动,一动就撞在他船帮上了。”    “再一个吧,这金陵城紧靠长江边,城是死的,这船可是活的。”    “他打的过则打,打不过则跑啊。”    “这咱们里外都吃亏呀。”    这一通分析下来,一众将军的脸色都更加难看起来,包括堂上的李善长更是脑门冒汗,脸色铁青。    半响,一位水师将军发话了。    “我有个念头,说起来大家伙别见怪。”    “既然打起来胜败难料,那咱们能不能想个别的办法?”    什么别的办法?其实在场的人懂的都懂。    “我说你就别卖关子了,有话你就直说吧。”    “坐在这儿的都是一根肠子直通到底的弟兄,不会见外的。”    “说吧。”    “对,说吧。”    这位愚蠢的水师将军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他继续说道。    “降……哎,不是真降,是诈降。”    此言一出,顿时场上静默了片刻,没人愿意降,哪怕是诈降。    随后又有人折中道。    “我看,可以和陈友谅言和。”    这一个说法,要好听多了,顿时引起许多将军附和。    “我也主和。”    “对,我主张。”    “对,我也主张。”    眼看堂下议论的情势越来越不对,额头冒汗的李善长看向刘伯温。    “伯温哪,快去请上位吧。”    “上位要是再不来,恐怖就不行了。”    刘伯温闻言看了眼李善长,又看向王明。    “王大人,要不,你去请吧。”    王明摇了摇头:“我刚已经见过上位了,上位正在思考事情,应该思考的差不多了,嗯,我现在磕瓜子呢,不如还是刘先生你去吧。”    刘伯温楞了下,摇了摇头,起身去找朱元璋。    刘伯温寻去帅府书房,朱元璋的贴身侍卫二虎忠心耿耿的站在门前,挡住了刘伯温的求见。    刘伯温摇摇头,又原跑返回了帅府大堂。    然而,就在这过程中,他在路过侧堂时,惊恐的发现朱元璋正顿在侧堂一角,一手拿着笔,一手拿着巴掌大的黄纸片一边侧耳倾听着,一边记录着什么。    显然,这是朱元璋在记录大堂上诸多将军的议论内容!    顿时,刘伯温只觉得遍体生寒,慌张的快步越过侧堂,回到大堂坐回座椅。    王明很清楚的注意到了。    原本老神在在不慌不忙的刘伯温,此时也和李善长一样满头冒起了虚汗。    王明看到后无声的笑了笑,摇了摇头。    朱元璋猫在侧堂拿着笔写着小纸片记录的事情,自然瞒不过他的耳目。    他不在意这个,但是聪明人刘伯温却联想了许多事情,脑补了许多事情。    刘伯温可吓个不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