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童子丈山  (第1/2页)
    “七岁小儿丈量龙首山?能提起千斤之物?裴大人,你确定你没喝高?即便是甘罗在世,也不相信他的后人会如此妖孽。”    北地郡太守府,王太守,李别驾,孔祭酒,曹文学等一群卓尔不凡仪表堂堂的官员,围着裴谦之学政打趣。    别驾、祭酒、文学皆为西汉郡太守属吏官职名称。    西汉,郡一级设太守、都尉、监御史三官,各领郡内政务、军务、监察之事。    西汉非常重视太守的人选,每有太守除授,皇帝一般都要亲自召见,太守秩二千石,治行卓异者往往直接征为公卿,公卿罢政,也往往出为太守。西汉重视太守的选拔与任用,所以西汉的地方治理较后世为优。    太守权力非常大,所属县令、县长的任免均由其荐议,郡府各属吏均由太守自己从本郡人中任免,掌握虎符,竹使符,以此节制本郡驻军。    西汉郡属吏均由本郡人士出任,品行高卓者可以被太守推荐出任廷臣。    都尉和监御史都有各自的衙门办公,所以甘延寿的父亲甘铖此刻并不在太守府。    “诸位大人慎言,甘延寿可是甘都尉甘大人的令郎,小家伙在德馨先生心中的地位恐怕不亚于都尉大人。    去春至今,郁郅发生了许多震动朝野的事情,其中皆有甘延寿的身影,难道说都是借助他人的肩膀拔高吗?我看未必!    曹文学,你我莫逆之交知根知底,说句公道话,不才认为,至少在算学一道,我敢说放眼寰宇,无人能与之比肩;格物力学和简易工程学,眼见会给天朝带来无与伦比的前行动力,决不是一句‘奇技yin巧’所能贬低这两门新学的功绩。    关键是这两门学问从根本上不与儒家争长短,相辅相成还能让人使天下学子更加明事理、通哲理、精算学、善理政,于国于民好处多多,何愁不行晓天下!    不怕诸位笑话,不才先行一步,现已成为郁郅三神殿工学班的一名学子,尽管主讲是一位七岁的小先生,但古人有言:‘学无长幼,达者为先’,他腹中的才学,教授新学绰绰有余。    今天不才在诸位大人面前断言,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能改变世界的新学,必将成为与儒学并驾齐驱的主流。    从大局观来说,新学会成为选拔官员的条件之一;往小里说,新学会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兴衰,绝非妄言。    谦之不敢危言耸听,大伙也不想想,没有金刚钻,那小子鬼精鬼精,岂能夸下海口,让人在中秋节看他的笑话!    现在,不才正式邀请诸位大人,届时莅临郁郅欢度中秋佳节,顺便看看咱们郁郅的小神童是不是浪得虚名,一举两得,不亦乐乎!”    看到一向干练豁达的裴学政,说的如此掏心置腹,众人才收起了轻慢之心。    “谦之,真有你说的那么玄乎?”    王太守眼中霎时变幻出春夏秋冬的景象:“不说德馨先生,贵县的和尚道士、木匠铁匠都不是泛泛之辈,他们反响如何?”    裴学政知无不言:“工学班大多是甘府、木匠、铁匠聪慧的后辈子弟,就连和尚道士也厚着脸皮塞进几个家族的伶俐后生。”    “如此说来,那就不能等闲视之。别驾,拟定一个条陈,寻个合适的由头,把相关同僚都罗列其中,及早通达,中秋节我亲自率队巡视郁郅县。”    太守大人短短几句话,却包含了无数耐人寻味的信息——    重视程度的拔高委实罕见;    提供消息的裴学政自然与太守大人更亲近一步;    随行官员小圈子的划定无疑是心照不宣亲疏关系的确认;    向前任太守示好进一步维持利益攸关的家族往来;    …………    王太守王铎乃太原晋阳人氏,素来与中原裴氏家族交好,能身处高位而游刃有余,在朝野风评上佳,前途无可限量,自非泛泛之辈。    身处的地位不同,看待事物的眼光自然不同,能与日常的蛛丝马迹嗅出先机,方能不负家族的重托,光明正大攫取相关的利益。    裴谦之何许人也,平日里眼高于顶目空一切,能让这个狂傲无边的家伙放下身段,求教于一个黄口小儿,其中没有天大的好处那才叫见鬼!    再说,小家伙‘甘罗在世’的名头也不是空xue来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自前往郁郅查看一番,即便是同僚玩笑戏耍,也总比失去分一杯羹的先机强百倍吧,万一……    心思飞转,王太守已经做出了最佳选择:“来人,马上到都尉府请甘都尉过来议事。”    …………    春风得意马蹄疾,更加令人野望的是,野马滩的造纸作坊传来喜讯,已经收获第一批优质纸浆,足有一万斤!已经制造改良后的桑皮纸三千斤,被老太爷全部运往长安。    额滴个娘哎,一万多斤!    造纸坊的大匠韦伯快马加鞭亲自前来报喜,眉宇间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