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二十五章:出价  (第1/1页)
    众目睽睽之下,陈有鸟坐得端正。    李子通快步上前:“陈贤弟,我来帮你磨墨。”    磨墨的时候手却在微微颤抖,他未曾经历过这样的场面,说不上是害怕还是激动。    陈有鸟手指在木桌上轻轻一弹:“李兄,莫要把墨溅出来了。”    看着他清澈淡然的一双眸子,李子通忽然间像吃了颗定心丸一样,双手不再颤抖。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甚至莫名其妙。    “难不成陈贤弟会法术?”    李子通心里萌生出这样的念头来。    一会之后,墨磨好了。    陈有鸟提笔在手,饱醮浓墨,当即运笔如飞,没有一点犹豫的。看来是早胸有成竹,提前想好了要书写的内容。    李子通站在边上,凝神看去,等陈有鸟写完,李子通不禁露出古怪之色:    “一扇清风满乾坤!”    七个大字,笔墨酣畅。    这也是赵且历扇子上书僧郑南禅所写的字,等于搬过来,又写了一遍。    不过陈有鸟用的是行书,看着没那么正,更为飘逸。    在李子通看来,陈有鸟的字写得确实不错,很有精神,隐约有自成一家的风范。    问题是还没有自成一家,缺乏相对应的名气。要知道在这行当里头,有无名气加成,对于笔墨作品的价值鉴定判若云泥。    李子通本来还以为陈有鸟会写点原创诗词之类,如果写得好,可提升一定的价值,然而陈有鸟却是抄现成的,这般做法,究竟怎么想的?    难道想通过写一模一样的字,从而与书僧直接较量?    狂妄,而或弄巧成拙?    李子通情绪复杂,一方面他当然希望陈有鸟一字千金,但另一方面,他认为没戏了。    这时候,围观众人都看到了陈有鸟写的字,顿时一片哗然,其中又夹杂着阵阵嗤笑声。    赵且历嘲笑道:“阁下果真抄得一手好字,这样的字,本公子府上的账房先生一天能写一百幅。”    陈有鸟道:“赵公子可知道炒菜?”    “炒菜?”    “同一道菜,不同的厨子,炒出来的菜品色香味俱会不同。”    赵且历一摆手:“别说废话了,快叫卖吧,看有没有人要你这幅破字。”    陈有鸟手举条幅,走了一圈,朗声道:“这是我写的几个字,有人看上的话,请出价!”    “哈哈,无名之辈,傻子才买你的字呢。”    “可不是?也就比街头的穷酸秀才写得好那么一点。”    李子通急了,忙道:“吾等皆为等放榜的考子。”    言下之意,是要亮出准进士的身份好抬抬身价,绝非街头卖字的穷酸秀才可比拟。    当即有人嗤之以鼻:“进士又如何?京城之中,进士多如狗,遍地走,谁稀罕?”    “进士的字的确要比穷酸秀才的好,这样吧,本公子出价一百文钱买了!”    众人听出了他的调侃之意,立刻哈哈大笑起来。    曹兴和等人好不郁闷,头都不敢抬起来了。    这次风波虽然是曹兴和无意间引起的,可他却觉得陈有鸟的应对太不明智,刚才要是不予回应,直接溜走,不就万事大吉了?何必跟赵且历置气,以至于陷入这般尴尬的处境,简直自取其辱。    正无地自容间,忽然听到有人叫道:“这字我出十两买了!”    说话者身穿华衣,腰间挂一枚巴掌宽阔的美玉,手中摇着折扇。    “他是武江王的四子赵友乘,一向和赵且历不太对付,惯于在春楼争风吃醋,没想到这会儿来争字了。”    很快有人点破了出价者的身份,以及来由。    李子通等心中一喜,真是柳暗花明,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转折点。    十两,虽然远比不过“一字千金”,但在行情上说,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价格了。    毕竟陈有鸟写的只有七个字,还是抄来的。    不管是赵友乘与赵且历不对付,故意来斗气拆台的,还是别的原因,反正这台阶是给到了,顺着台阶下,起码能挽回几分面子。    赵且历目光凶狠地瞪过去:“赵友乘,你这是什么意思?”    赵友乘打开扇子,轻摇两下:“我买字呀!难道我不能出价买字吗?”    赵且历冷笑道:“出十两只为恶心我吗?有本事,出够一万钱来。”    赵友乘哈哈一笑:“十两银子,我只当逛春楼打发给小厮了,一万钱,当我是傻子吗?”    说罢,对陈有鸟道:“十两银子卖不卖,不卖我走了。本公子把话放在这,除了我,不会再有人出价买你的字了。”    李子通拼命给陈有鸟打眼色,让他答应卖掉。    然而陈有鸟摇摇头,淡然道:“太少了,不卖。”    全场哗然,看傻子般看着他,人家赵友乘只是为了拆台才出十两银子而已,谁会真正出价买这样的字?    赵友乘目光闪动,笑道:“果真有性格,我欣赏你,这样吧,我最后出一次价,二十两银子。”    但陈有鸟仍是摇头:“不卖。”    李子通心想:这陈贤弟大概是疯了,这么好的台阶不下,还想着待价而沽。    不过急也没办法,事情发展到现在,由陈有鸟一人主导做主,别人插不上话。    赵友乘嘴一撇:“原来是个二愣子,那你慢慢卖吧。再叫我买,我只会出一两了。”    陈有鸟回答:“不急。”    等了一阵,果真没有人再出价。    赵且历嗤笑道:“小子,你已经错过最好的机会。怎么样?本公子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在这傻等。”    陈有鸟叹道:“满场富贵,却无一人识货,可惜了。”    赵且历捧腹大笑:“好个无赖士子,这时候玩起怀才不遇的嘴脸了?”    却听得有人说道:“请给我再看看这幅字。”    说话声中,一位矫健英武的青年大踏步走出来。    “城山王的世子赵子弼?”    “他怎么来了?”    “他要做什么?”    城山王也是个郡王,但赵子弼的身份是嫡长子,是世子,比起赵且历和赵友乘就不同了。    赵子弼拿过字,慢慢看起来,仿佛在审视一件古董宝物,足足看了半刻钟,然后才问:“你要卖多少?”    陈有鸟道:“那位赵公子折扇上的‘一扇清风满乾坤’据说价值八千多钱,我写的‘一扇清风满乾坤’不敢多要,一字一千钱足矣。”    “七千太少,我给足一万!”    赵子弼大手一挥,当即有侍卫走出,手里捧着一叠银票,恭恭敬敬地递交给陈有鸟。    四周顿时鸦雀无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