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八章立国(二) (第2/2页)
可能没有大的战争发生。” 崇祯看着自己的儿子那种挥斥方遒的模样,可要比当年他自己刚刚登基时,强上了太多。 “咱们需不需要派遣战舰前去观战?” 李过询问道。 水战他不是很懂,目前四支水军舰队,都是在李通、李来亨及贺珍、郝永忠四人的手中掌管。 听起来水军的舰队很多,可周围的海域更是广阔。 撒出去之后,就不怎么够用了。 而且还要照顾到旁边的杨国。 免得被人打破了金陵,拿到了大明的一些隐秘技术,到时候损失可就大了。 “观战是需要的,不过要小心别卷入了战争,咱们现在做好的选择,就是闷头发展,另外陆军也要做好随时作战的准备。” 高岩在说话的时候,许多细小的动作,几乎和崇祯一样。 瞧得崇祯一愣一愣的,心中还想着,这人别不会也和他一样,是个外来货。 “皇上是怕这些人,声东击西?” 高杰也是一阵牙疼。 他都弄不清楚,到底是那个混蛋,把大明的兵法给翻译出去的,难道这种东西,不应该是要珍藏起来的吗? 现在好了。 大明会的。 人家这些荷兰,英国,西班牙等国家,也都会了。 好几次战斗,都打的很是艰难。 双方都有了望眼镜这种神器。 行军打仗需要依靠的就是武器和对敌方将领心思的揣摩,不然肯定是要吃亏的。 “不得不防啊,这些人现在也学精了,另外派人去给金陵的杨阔海说一声。” 一场宴席,就这么没了。 在布置完部署之后,李过和高杰立刻就出去了。 “还要邢姨做好物资转运工作,就看这一次,到底是哪一个国家占据上风。” 在原本的历史上。 这一年,也是这两个国家,发生了一场大海战。 为的就是争夺海权问题。 也是历史上第一次英荷战争。 不同于离大明的距离很远,就是这些国家有想法,也会因为运输不方便,没有办法形成更大的海战。 只能是做着大明所规定的海上贸易。 “成,这件事包在我身上了。” 邢氏也是一口应下。 给崇祯和高桂英行了一礼,才款款退下,忙碌起自己的事情了。 高岩左右看了一眼自己的母亲和父亲。 “朕还有事,就不陪着你们了,你们随意就好。” 说完,就慌忙的跑了。 是真的跑了,看的崇祯莫名其妙。 都已经是皇帝了,而且做事都有条不紊的人,怎么看起来是在害怕什么。 “他···” 崇祯一开口,就被高桂英打断。 “他就是这个样子,怕挨打,就只能找借口跑路。” 高桂英很熟悉自己儿子的那些套路。 “走吧,咱们今日去看看天鹅湖,国家大事,自有人去处理,和咱们无关。” “这样好吗?” 崇祯不是很理解,这里的治政方式。 怎么看起来比他治理大明的时候,还要随意。 没有参谋们推演局势,也没有更多的消息来源,只是简单的一个猜测,就判断出了后续的所有变化。 崇祯自认他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一叶落而知秋,要的不但是判断力,还有一个人的天赋。 难道自己的这个儿子,当真天赋了得? 他看过不少皇子的封地。 也没有见到那一个儿子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 或许,自己留在京师的朱慈烺能够达到吧。 “有什么不好的?你要相信自己的儿子才成。” 高桂英的脸上挂着骄傲。 她承认,崇祯其实对于如何教育孩子,是真的有办法。 高岩以及柳如是的儿子杨阔海,教育的时候,其实大部分都用的是崇祯的办法。 不过是在京师,仔细的观察,然后总结,讨论,完善出来的办法。 现在经过了一次次的检验,还是很合格的。 所以说,在许多时候。 一个好的母亲,是真的可以让孩子有出息的。 “好吧,相信自己的儿子,那咱们就去天鹅湖?” 崇祯无语。 在说到自己孩子的时候,每一个做母亲的似乎都是这样的骄傲。 “当然是去天鹅湖了,其他的地方可不是很安全,现在还是不要给别人添乱了。” 这话说的。 崇祯都无力反驳。 此刻他不知道的是,这一场荷兰和英国的海战结束之后,英国控制了英吉利海峡制海权,使依赖贸易生存的荷兰经济瘫痪。 而荷兰通过厄尔巴岛海战、里窝那之战的胜利使英国在地中海的贸易完全陷入瘫痪状态。 这就给了澳洲和杨国一个稳妥的发展环境。 促使着两个地方的经济,海上运输,达到了一个飞速的增长,也让这两个国家稳定的发展环境,被许多西方国家的人看好。 这就有了定居的可能。 一种另类的问话大融合,就从此开始了。 不得不说,高岩和杨阔海两人,很能抓住时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