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30.赵匡胤是被毒死的。(4100字求订阅) (第2/2页)
……… 可还没等宋太祖赵匡胤高兴几秒钟呢,陈通接下来就狠狠的打了他的脸。 陈通: “我只是说斧声烛影不可能,因为,赵光义没用武力杀死他哥。 但我却并没有说赵光义不是杀他哥的凶手。 根据现代是学者的观点,有百分之90以上的人都觉得: 赵光义之所以能杀死他哥,那根本不是用斧子劈的。 而真正用到的方法,那就是下毒!” ………… 朱棣哈哈大笑。 诛你十族: “这就对了呀!” “我可知道赵光义是最喜欢用毒的。” “他毒死了南唐后主李煜,更毒死了西蜀国主,” “用毒,可是赵光义的老本行了!” “赵大,高兴的也太早了吧!” ……………… 赵匡胤的脸当时就黑了下来,他本来还想反对,可陈通已经不给他机会了。 陈通觉得这件事真没有必要讨论那么久,把证据往这一摆,整个逻辑链就清楚了。 至于真实的历史真相,那就等到赵匡胤的坟被挖了之后,开关验尸,那不就真相大白了? 陈通: “为什么很多历史学者都觉得这种说法最为接近历史的真相? 那就是因为,综合各种史料之后,学者们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里面有一个太医,那跟赵光义的关系非常密切,名叫:程德玄。 在宋太祖死的那天晚上,这个太医三更天了,还在赵光义府门外瞎转悠。 而这个太医在赵光义登基之后受到了赵光义的重用。 用赵光义的原话来说,这个太医对他有大功! 一个太医能对他有什么大功呢? 那只有从龙之功了! 而太医怎么能够有从容之功呢? 那就是使用他的医术,帮赵光义毒死了他哥哥。” ............ 朱棣没有想到,这里面竟然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 诛你十族: “这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一个太医拥有从容之功,这绝对是跟宋太祖赵匡胤的死脱不了关系。” ………….... 岳飞,崇祯,曹cao等人都是连连点头,随着陈通曝出的信息越多,他们就越相信赵匡胤死于弟弟之手的这个观点。 赵匡胤坐不住了。 杯酒释兵权: “也许这个太医治疗好了宋太宗赵光义的顽疾呢?” “怎么就一定拥有从容之功呢?” ………… 陈通摇了摇头,你还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 陈通: “那你知道这个太医程德玄,他被封为什么官吗? 如果他是因为医术治疗好了皇帝身上的顽疾,那他就应该去太医院当院长。 可这个太医,却直接进了翰林院,这可是出宰相的地方。 最后竟然做到了刺史的位置上。 你不觉得这很奇怪吗? 而且更奇怪的就是,赵匡胤登基之后,只对两个人大肆封赏。 其中就有一个人是这个程德玄。 而另一个人就是王继恩,王继恩是谁呢? 他是一个太监,就是宋太祖赵匡胤身边的人。 而就在宋太祖死的那天晚上,皇后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儿子赵德芳继承皇位。 就派这个太监出宫,把自己的儿子赵德芳招进宫中。 结果这个太监并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找赵光义。 这不就更说明了问题吗? 赵光义其实对杀死他哥哥早有预谋,把他哥哥身边的大太监都收买了。 赵光义成为皇帝后,他就破格提拔这个太监为:剑南西川招安使。 这可是一个军事高官,主管一方军政大权。 一个太监一个御医,竟然是这次赵光义登基中功劳最大的人,而且还破格给他升了官。 升的官都不在他们各自的职业体系中。 这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 宋太祖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感觉无比的苦涩。 刘备,曹cao,汉武帝等人都是冷笑不已。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只要长点脑子的人,综合当时的信息,就知道这真相到底如何。” ………… 而陈通此刻也不想跟人浪费口舌,他就继续说出自己的观点。 陈通: “其实这么多现代历史学家,很多人都认为赵匡胤是死于弟弟之手,就是因为疑点太多了。 第一,赵匡胤死的时间太蹊跷,刚好就是他准备迁都后的几个月。 这就是他跟赵光义摊牌了,甚至赵匡胤自己都跑到东都洛阳,表示出了他迁都之心。 这兄弟之间皇权争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可以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第二,满朝文武甚至百姓,众口一词,都认为是赵光义宰了自己的哥哥。 所以才有司马光疯狂洗白。 不惜跟野史流言对抗。 第三,对于宋太祖被自己弟弟杀害这件事,那不仅是在北宋被认同,甚至在南宋的百姓和官员认同。 当时因为赵构没有儿子,文武百官都极力撺掇赵构过继宋太祖的血脉子孙。 当时人们还是一致认为,是弟弟杀了哥哥,所以才让弟弟的血脉子孙全部死光死净。 他们认为,这就是因果报应! 第四,那就是对于王继恩和陈玄德这两个人不合理的封赏。 太监成为军事告官,太医成了翰林学士。 更古唯有。 第五,连契丹人都认为宋太宗赵光义那是篡位自立,他们把这种看法都写进了辽国的国史中。 可以说,这件事情在当时,那是人尽皆知。 不光是宋人这么认为,其他人也这么认为。 这基本上就已经成为默认的事实! 第六,这就是玄武门之变的另一个翻版。 李世民在造反的时候,有些事情他可以改掉历史,但却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赵光义也一样。 儒家就是要让这样的事情人尽皆知,虽然在明面上支持赵光义,但会把赵光义所干的所有蠢事,那都给你炫耀出去。 这才能够逼着皇帝向大臣妥协。 所以才有了野史流传的故事会比正史更广为人知。 这就是士大夫阶层推波助澜的结果。 甚至把这件事情编成段子,甚至唱成大戏,没有他们的默认,这种流言不可能传播。 就跟水军洗地一样,必须有资本的支持。 所以,宋太宗被自己的弟弟干掉,这在历史上一直就是主流观点。” ………… 赵匡胤听到这里,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完了,一切都完了! 他都可以想象,自己将会被聊天群中的其他皇帝如何嘲讽。 他现在都认为陈通说的就是真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