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11.宋太祖疯狂的制衡之道(4300字求订阅) (第2/2页)
感官急剧下降,他本来以为赵匡胤是跟他一个性格的。 可朱棣现在发现赵匡胤做很多事情,那是跟唐太宗李世民一个路数。 所以朱棣此刻那是坚决站在宋太祖赵匡胤的对立面。 诛你十族: “是吗?那咱得好好说道说道!” “陈通,如果这个真是赵匡胤的锅,那一定要死死的扣在他的脑袋上,千万别让他洗白了。“ ………… 李世民直接就给朱棣竖了一个大拇指,这干得真是漂亮! 现在总算不用他出面去怼赵匡胤了,这么多人都想收拾赵匡胤,这赵匡胤还能不凉吗? 这就叫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陈通当然是没有客气,属于赵匡胤的功劳,陈通绝对不会去黑, 但是赵匡胤干的蠢事,那绝对要把它扣在赵匡胤的头上。 他可不会为犯错的人歌功颂德。 陈通: “你如果要说制度的话,那还真是从赵匡胤手里开始的。 北宋初年,赵匡胤不但直接复制了一遍地方官吏, 就单从赵匡胤改革的官吏制度,你就可以看出这就是冗官冗员的苗头。 但真正可怕的却是,宋太祖的治国理念。 他玩制衡! 赵匡胤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继续在中央分权,设置了枢密院,主管军事。 其实这个并没有多少问题,毕竟在分的是宰相的权。 就是在中央上实行制衡,那也是多不出多少官吏来。 但可怕就可怕在赵匡胤在地方上玩制衡。 制衡是什么,就是要更多人的分权。 这不就是冗官冗员的制度吗? 他把唐朝出现的转运使职务大力发展。 让转运使手中握有了极大的实权。 专门从地方往中央转运物资钱财。 而这种官吏在后期,那就是特别不干人事,在地方上搜刮各种财物,进贡给中央。 你看过的人应该都清楚,有什么生辰纲,花石纲等等。 就是靠这些人来押运向中央。 而宋朝皇帝为了享受,也是为了搜刮财物,那就会大力发展这个官僚体系。 这到最后能有多少人呢? 你光靠脑子想一想就知道。 而且宋太祖赵匡胤竟然为了制衡地方,他在原有地方长官的职位上又增加了一个新的职位。 那叫做:通判! 通判就是知州知府的副手,他的官职虽然没有一把手大,但是,他却是赵匡胤用来制衡一把手的人。 而且主管的职能,竟然跟一把手是重合的。 也就是一把手管什么,他们就管什么。 宋朝之后的冗官冗员就是这么来的,一个位置,非要安插好几个人。 你说在这种官吏设置的制度之下,宋朝的子孙是不是得上行下效,不断的深化这种制衡的方式。 每次一想到制衡,就会多增加一些官吏,这越往后走,官吏的数目就会越恐怖! 这还不是制度的问题吗?” ………… 曹cao,刘备,汉武帝等人听到宋太祖赵匡胤的这些制度,都想骂娘了。 人妻之友: “这宋太祖赵匡胤玩制衡,真是玩疯了!” “你在中央上分掉相权和军权,这无可厚非,毕竟增加的官吏数目不是很多。” “可你竟然在地方上也玩制衡,这简直是吃饱撑的!” “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让两个人去做一样的事,两个还都有实权,一个监视一个。” “这执政的效率怎么能提高呢?” “不是让两个人内斗吗?” “这到底是让官吏执政一方,造福一方,还是让他们两个整天在窝里掐架呢?” “你真要搞监察体系,那你就从监察体系上下手,这算怎么回事呢?” “还有这个什么转运使,” “一听这种职务,我只能想到,他们一定会鱼入乡里祸害百姓。” ……………… 朱棣对这个简直太熟悉了,因为他就看过水浒传。 诛你十族: “我去,这生辰纲,花石纲,简直不要太熟悉啊!” “水浒传里面的人怎么造反的?” “很多就是因为生辰纲,花石纲。” “这些转运石在地方为了巴结皇帝,为了能够升官发财,他们就把当地的特产进贡给皇帝,还不付给百姓钱财。 “这特么的就是明抢啊!” “我就说嘛,宋朝怎么会出现这么cao蛋的事情?” “感情这都是宋太祖赵匡胤给他们的特权!” ……………… 这一下聊天群的皇帝们对宋太祖赵匡胤的感官急剧下降,他们就没有见过这么玩制衡的。 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 人皇帝辛眼中也满是寒意,他感觉宋太祖的脑子抽了。 反神先锋: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讲究适可而止。” “就是制衡之道也一样,什么事情都要制衡,那你得要多出多少官吏来?” “按照这个制度,按照这个思路,宋朝越往后,增加官吏岂不是越多吗?” “这些官吏真的能造福一方吗?” “用脑子想想都不行!” “整天就想着争权夺利了。” “怪不得宋朝积弱积贫,官吏数目如此之多,却让王朝的办事效率急剧下降。” “这怎么还能强盛呢?” “看来赵匡胤真是要为宋朝的积贫积弱负责。” “这冗官冗员的现象,就是从宋太祖赵匡胤手里开始的,而且还是他创立的这种制度。” ……………… 李世民感觉心里舒坦无比,直接美美的灌了一口酒,透心爽! 千古李二: “赵大,这直接被人打脸了吧!” “从实际情况分析,宋太祖赵匡胤不敢对老旧贵族动手,得要把人家供起来。” “结果就造成了官吏数量急剧膨胀。” “从未来的影响分析。” “他为了保证宋王朝的统治,为了保证老赵家对于皇权的把控,竟然丧心病狂的在地方上都玩起了制衡。” “就这种官吏制度下,冗官冗员现象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就这,还想成为千古圣君?” “我看宋太祖赵匡胤想要成为一个雄主都难呀!” “咱们必须要好好的扒一扒他的黑料。” “千万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 混蛋! 赵匡胤气得把杯子摔在了地上,这一次脸算是丢大了。 而最让他郁闷的是,整个聊天群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帮他说话。 我宋朝就这么不招你们待见吗? 他是不知道皇帝们心里的想法,如果他知道的话,此刻一定会气得吐血。 那皇帝们肯定异口同声的说:你宋朝就是这么不招人待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