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81.周宣帝急了吗?(4500字求订阅) (第1/2页)
第769章781.周宣帝急了吗? 这! 聊天群中,曹cao,刘邦等人都惊呆了。 人妻之友: “我靠!” “这周宣帝还真是妖孽。” “早就知道他给自己封这么多皇后,就是为了分化瓦解这些门阀。” “却没有想到周宣帝都死了,这个政策竟然还有效果。” “这些人还真为了利益造反了!” ……………… 崇祯也是被这样的结局所惊呆。 自挂东南枝: “我看那些三国演义和小说,他们说诸葛亮死后都能算计司马懿。” “我还以为这种事情是胡扯呢。” “结果还真来了一个现实版的。” “周宣帝死后,他采用的帝王心术,竟然真的让这些人找隋文帝杨坚的麻烦。” “这不就是周宣帝当初的设想吗?” “难道这就是炎黄古老的智慧吗!” “我感觉自己快要裂开了。” 崇祯没有想到,仅凭智慧,依靠纵横之道,就可以把人心控制成这样! 所有人都知道,周宣帝封这么多皇后,就是为了让皇后的背后势力相互厮杀,抢夺真正的皇权。 可明知道这是阳谋! 但就是有这么多人前仆后继的上当。 这让崇祯对古人的智慧敬佩不已。 谁说利益之道没用呢? 那些不谈利益只谈情怀的人,他们是不是才真的不懂炎黄的智慧。 ……………… 朱棣现在是越来越喜欢周宣帝,这家伙真是一个妖孽。 他这一套帝王心术玩的还真溜。 等到他死了,他还可以继续分化贵族门阀集团,让他们割裂成为两大阵营。 牛批! 李治也是赞叹不已,这还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呀。 谁能想到,历史上最有名的昏君暴君,竟然有这样通天的手段,这明显就是一个老阴逼的标配呀! 相亲相爱一家人: “陈通说的没错,周宣帝绝对是炎黄黄帝能力的天花板。” “我算是服了!” “要是他没被人害死的话,那绝对又是一个精彩艳艳的皇帝。” ……………… 朱温此刻相当不服气。 不就是你使用帝王心术,让这些人跟隋文帝为敌吗? 不良人: “就一个三总管叛乱?” “他就能够动摇隋朝的江山吗?” “你这太吹周宣帝了吧。” ……………… 陈通笑了。 陈通: “那你就要看这三个总管的势力范围了,你要看他们的实力如何! 周宣帝给自己选的老婆,就是想要利用这些外戚的势力。 我们先来看向相州总管尉迟迥,他的势力范围在今天的河北一带,而且他是整个北周王朝最大的军方大佬! 可以说是兵强马壮。 再说一下司马消难,司马家族在魏晋南北朝到底有多强大,你就知道他是晋朝皇族就行了。 这就是司马懿的后代。 而且当时的司马家族,他支持的是北齐皇族。 也就是说,司马家族在黄河以东的山东,河北,河南,湖北等地,他是有着非常大的声望。 所以,尉迟迥加上司马消难,他们就占据了全国四大粮仓的一个。 基本上黄河以东的大片领土,都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 再说一下益州总管。 益州是哪里呢? 就是我们现在的四川。 而四川号称天府之国,他古代被称为蜀地,那又是一个四大粮仓之一。 也就是说三总管叛乱,他直接把当时的隋朝分裂成了三块。 而叛军占领了隋朝三分之二的地方! 而且他还把隋朝的粮仓占据了两个。 最重要的是,司马家族还可以联合北齐皇室高家,用国仇家恨来煽动当地的百姓。 你现在给我说这战争的形势到底利于谁呢? 别看隋文帝杨坚得到了关陇门阀的支持,可你这一下子就丢失掉了三分之二的领土和粮仓。 这局势一下就被人逆转! 而这个时候很多门阀都是隔岸观火,按兵不动,他们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就等着隋文帝杨坚给人家拼得鱼死网破。 之后他们再出来捡漏。 就连帮杨坚起草诏书的那些人,他都不愿意帮助杨坚,觉得风险太大! 我就问,这种局势之下,三个总管有没有实力动摇隋朝的统治呢?” ……………… 我去! 朱棣懵了,这跟他想象的完全不同啊。 诛你十族: “不是说隋文帝篡位最容易吗?” “现在谁要给我说这句话,我绝对要捶死他!” “当时的隋朝没有收复长江以南的地区,他在北方的领土,就是由三部分组成。” “一部分就是黄河以东,一部分就是黄河以西,另一部分就是西蜀之地。” “结果现在呢?” “黄河以东被尉迟迥和司马家族占据,裹挟着这里所有的势力。” “而西蜀之地,竟然也造反了!” “那这还打个屁呢?” “最关键的是,门阀在隔岸观火。” “这杨坚怕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吧!” “来来来,猪瘟,你给我说说,你觉得这样造反的规模,他还不足以颠覆王朝吗?” ……………… 朱温脸黑的不行,他此刻真想把那些说书先生给捶死! 这就是你们说的容易吗? 我容易你大爷呀! 杨坚好不容易摆平了关陇门阀,让那些人支持他当皇帝。 可往外一看,2/3的领土都不属于他了,而且这些人造反,关陇门阀却选择了看戏! 这就跟当初李渊造反一样。 人家关陇门阀也是隔岸观火,就看着李密,李渊,和宇文阀内斗,非要等他们决出个胜负来。 这才去压住最后的胜利者。 这才是那些门阀真正的面目。 ……………… 曹cao一拍额头,他感觉历史上面的春秋笔法简直太牛批了! 人妻之友: “就这?” “还叫做古往今来论篡位最容易的莫过于隋文帝?” “这不是瞎扯淡吗!” “一看就知道,说这话的人是一个不懂军事的书生。” “不但不懂军事,甚至连朝堂争斗都不懂。” “怪不得会说空谈误国!” “我觉得隋文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外援的话,他肯定死翘翘了!” ……………… 刘邦也认同的点点头,这个时候,靠隋文帝的力量已经不足以对抗三大总管。 而关陇门阀又隔岸观火。 那你不是等死吗? 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 “那就说一说到底隋文帝找到了哪个外援? ……………… 陈红笑了。 陈通: “在隋朝时期,天下有三大李氏! 而最为尊贵的,并不是那个出过西凉王的陇西李氏。 也不是身为八大柱国的辽东李氏。 隋朝时期,最尊贵的李族,被称为赵郡李氏!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在三总管叛乱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候,在所有人都隔岸观火的时候。 赵郡李氏的阀主带着所有力量投奔了隋文帝。 而当时赵郡李氏的阀主老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