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33.隋文帝是现代制度的奠基者(4300求订阅) (第1/2页)
,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 此刻皇帝们都非常紧张,因为这将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到底隋文帝的制度能不能比肩秦始皇呢? 那就要看陈通能不能拿出更加有说服力的证据。 目前大家也看到了隋文帝制度的恐怖,但这跟秦始皇的制度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有的人想看陈通的笑话,比如朱温,比如李世民,还有跟陈通有着夺妻之恨的李治。 有些人则是紧张无比,比如说杨广。 而有些人则是单纯的想知道,隋文帝杨坚到底够不够资格,比如秦始皇,人皇帝辛等人。 聊天群内,第1次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朱温嘿嘿直笑,觉得这次陈通要倒霉了。 不良人: “陈通,你还是放弃算了。” “我知道隋文帝的制度非常厉害,如果说他跟任何一个皇帝相比,那绝对是毫不逊色,甚至可以碾压很多皇帝。” “但很可惜的是你挑错了对比的对象,你竟然要跟秦始皇比。” “你这就不是自找苦吃吗?” “这难度太高了!” ……………… 陈通手指敲击着键盘,心中则是充满了战意。 你能说出这话,那就代表你还是不够了解隋文帝和秦始皇的制度。 陈通: “那我现在就给你说一下,隋文帝三省六部制跟秦始皇时代的制度,到底还有什么不同。 秦始皇的制度在秦汉时期,我们把它叫做:三公九卿制。 王朝的权利是集中在三公手中,也就是我们说的:太尉,司徒,司空。 具体的流程是,王朝先认命三个人当三公,然后再由三公开设丞相府,主管全国军事,政治,还有律法。 这里就有一个非常关键性的信息,那就是:先有三公,先有丞相,然后才有丞相办公的机构。 所以,这个时期王朝对于人才的依赖性非常大,如果这个三公没有选好,那就可能造成巨大的失误。 而隋文帝的三省六部制,那就完全颠覆了这种做法。 三省六部制,并不是先找丞相,而是先设置三个机构,也就是:内史省,门下省,中枢省。 然后再选择机构的负责人。 这就跟秦始皇时期的制度完全不同。 隋朝是先有机构,让机构来行使丞相的权利。 这就是把国家对于人的依赖,变成了对于机构的依赖。 从而大大降低了丞相因为自身能力和野心,对于整个王朝的影响和危害。 所以隋文帝时期,你可以把它叫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而且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以后,是没有丞相这个官职的,我们所说的丞相,那就是三省的最高负责人。 比如说尚书省的负责人叫做:尚书令。 但因为尚书省的权力太大,它统领着6部,所以一般情况下,隋唐时期连尚书令都不会设置。 只会设置左右仆射。 就是当初长孙无忌担任的那个官职,右仆射,这就是尚书省的最高负责人。 隋文帝的改革,就是进一步在削减丞相的权利。 你说这个算不算颠覆性的成果呢?” ……………… 我去! 还真有。 刘邦眼睛一眯,这一次他真的被隋文帝给惊动了。 因为隋文帝的这个改革,那就完全颠覆了秦始皇的制度。 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 “秦朝为什么会灭亡?” “其实就是因为秦朝臣子的权力太过于集中。” “出现了李斯,赵高这样的人,当他们的权利大到无法控制的时候,那就对整个体制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 “三公九卿制,就是先有人,先有位高权重的宰相,才有宰相开府设衙,统领朝政。” “隋文帝把对人的依赖变成了对机构的依赖,这的确是一项颠覆性的成果。” ……………… 曹cao眼神微眯。手指在桌面上有规律的敲击。 人妻之友: “原来隋文帝是从这个方面下手改革的。” “我懂了。” “三公九卿制那是把整个国家的权利依托在某个个人身上,想要借助这个人的能力来治理国家。” “而三省6部则是把最高权力变成了三个机构,由机构来负责行使最高权力。” “这样的话,就最大限度的削弱了个人对于国策的影响。” “这跟立法建设似乎异曲同工。” “这是不断要剔除人治的部分。” “想要用程序化的东西来代替人治。” “不得不说,的确非常的创新。” ……………… 朱棣眨了眨眼睛,说实在的,没听懂。 他觉得自己的知识实在是太匮乏了,完全没有get到隋文帝改革的创造性成果。 一时间郁闷无比。 自己真的这么差劲吗? 现在都到了听都听不懂的层次? ………… 不光是朱棣如此,聊天群里的很多皇帝都是如此,因为陈通说的这个改革实在是太难以理解了。 岳飞,崇祯,朱温等人都不懂,不过他们暂时没有发表反对意见。 朱温却没有什么顾忌的,他觉得自己听不懂的,那就肯定有问题。 不良人: “就这吗?” “秦汉时期那是把权力依赖于个人,而隋文帝时期,把国家的权力实施依赖于机构,也就是他设置的三省。” “但我想说的是,你这三省的负责人,那还不是具体到了个人?” “我真没看出来,这里面有什么颠覆性的进步?” “你这颠覆了个毛?” …………………… 陈通笑了,这必须给你讲明白。 陈通: “这还不够颠覆性吗? 把权利交给个人和把权利交给机构,这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 这就跟企业一样,前者那是个体户,后者就属于股份公司了。 秦汉时期,为什么丞相的权利那么大。 还不是因为先有丞相,然后才有丞相开府,选择官吏。 这样的制度下,丞相选择的官吏,不都是对丞相感恩戴德。 最恐怖的是,这样选出的官吏是先隶属丞相,然后才隶属王朝。 你说这样,丞相想要专权容易不? 我给你举个例子,汉武帝时期,太尉田蚧疯狂收受贿赂提拔自己的心腹。 汉武帝那是忍无可忍,于是质问道: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意识就是问丞相田蚧:你任命官任命够了没?我也想任命几个! 这说明了什么,这就说明了,这种制度下,选官权那是在丞相手中。 而且丞相的权利大的连汉武帝都感到难受了。 而隋文帝的改革,就打破这种现象。 他让所有的官吏只隶属于王朝,而且把丞相选官的权利都回收到了皇帝手中。 更重要的是: 隋文帝这个改革方向,把国家的权利由个人行使,转向由机构行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