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86.曹cao:历史上根本不存在以弱胜强的战争!(三千字大章) (第2/2页)
背叛他。 这才让曹cao偷袭了袁绍的粮仓! 袁绍内部出现问题,有人临阵投敌,这难道不是影响战争胜负的一个因素吗? 这难道不是影响实力强弱的关键性指标吗? 我们再看赤壁之战。 曹cao虽然大军压境,但曹cao的军队可不太熟悉水性,10万曹军跟10万精通水战的周瑜军队一比,这战力能是一样的吗? 再说更重要的天气问题! 只有长期居住在长江流域的人,才清楚长江的局部天气变化,曹cao怎么可能预判到突然会刮起东风呢? 如果没有东风,周瑜怎么有信心能火烧赤壁呢? 这就是影响战争的关键性因素! 别看曹cao人多船多,但是在赤壁大战中,其实真正弱的一方那是曹cao! 你如果光以人数来看,那1万人,什么武器都没有,跟1万人装备到了牙齿的精骑兵,难道战力都是一样的吗?” 一万旱鸭子跟一万水军,在长江作战,这战力也是一样的吗? 这就是在扯淡! 所以孙子兵法才会给你说,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很多,你要如何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然后发挥长处,规避短处。 以弱变强! 当你以弱变强的时候,然后再以强凌弱!这才是惶惶正道。 孙子兵法真正的精髓就在于如何以弱变强,利用奇谋妙计,扭转强弱态势,而不是让你以弱胜强! 你本身就是弱的,你怎么可能胜过强的呢? 兵法讲究:以正合以奇胜。 所谓的‘以正合’,那就是堂堂正正以强凌弱。 所谓的‘以奇胜’,那就是要让你使用兵者诡道,削弱敌人,分化敌人,瓦解敌人,然后把敌人由强变弱。 比如动摇他的军心,比如把他引到不利地形,比如让骑兵跟步兵山地作战,街巷作战。 比如分化敌人,他有十万军队,你有三万军队,你可以让他们分兵四路五路,然后以三万军队干他最弱一万军队,每一次都是以强打弱。 为什么非要用三万跟十万硬拼?你头铁啊! 看来你是真的没有读懂过兵法! 考量强弱的因素实在太多,比如: 民心所向,粮食多寡,军队军纪,军械装备,天时气象,地理环境,水土习性,战争心态,还有出师是否有名....等等一系列因素。 孙子兵法中就说,你考虑的角度越多,你事前分析的越多,谋算的越多,那你的胜算就越大! 懂?” ………… “我!...” 李隆基彻底傻眼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孙子兵法是可以这么解读的! 这跟他自己学到的兵法完全不一样。 可是他却没有办法反驳。 曹cao和朱棣的话如同千斤巨锤轰在了他的脑海里,让他感到对于兵法又有了重新的认识。 他都不禁喃喃自语。 “难道世界上真的不存在以弱胜强吗?” “难道所谓的以弱胜强,那只是以少胜多,其实在综合了所有战争因素之后,就会成为以强凌弱?” 可是,当他把所有以弱胜强的战例一看,他就发现其中有很大的问题。 因为按照朱棣和曹cao的理论,的确不存在以弱胜强! 有的只是以少胜多。 ……………… 此刻就连李世民也想喷一喷这个孙子。 千古李二: “不存在以弱胜强,那是内行人看门道! 而你把‘以少胜多’当成‘以弱胜强’,那就是外行人看热闹。 兵法,可是一门大学问。 你以为随便看个三十六计,就以为自己学懂了兵法。 简直太可笑了! 孙子,我今天必须好好给你上一课。 这些战争中的因素,你还要按照实际问题实际分析,不同的战争,每一个因素所占的权重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彭城之战中,敌我信息差,地利环境,军械装备,那就是决定性因素,这些问题就是致胜的关键。 而赤壁之战,真正决定性因素的却是天时气象。 人皇帝辛的牧野之战之所以会输,那真正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军心所向,战争心态,利益诉求,就是因为抓到的奴隶士兵倒戈相向,这才导致大溃败。” ……………… 李隆基只感觉到自己像被训孙子一样,他现在真的是无言以对。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他擅长的领域,要说起唱歌跳舞,描红画眉他还行。 可要说起带兵打仗,那他基本就抓瞎了! 而且这牵扯到更加复杂的理论知识,他根本并就没有一个深刻的了解,随便听一个纸上谈兵的将军,就觉得人家讲得有道理。 更何况这些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将军和统帅。 瞬间就被人用知识给碾压了。 李隆基只感觉太难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