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47章 七十万人的大决战 (第2/2页)
来的,来的时候各带了几万人,现在也只相当于是让他们继续统领本部人马。 前后左右都安排妥当,二十多万人就这么堂堂正正绵延百里地压了过去。 …… 刘备军从陈县继续向东、堂堂而进的同时, 陈县以东一百五十里,曹cao本人已经率军退到了谯县,并且在谯郡境内重新组织起了层层防守、随时能弹性反击。 撤退途中,曹cao在到谯县之前,还先经过了涡水上游的武平县。 这地方如今跟曹cao毫无关系,但跟另一个时空的曹cao却是关系密切——原本历史上,曹cao刚刚拥立刘协、护驾迁到许昌后,刘协就封曹cao为武平侯。这个爵位曹cao顶了十几年,一直到他当丞相后,改封魏公为止。 历史上刘协之所以封他在武平,就是看在武平县离他的故乡谯县很近。 陈县是陈郡的郡治,相当于后世的周口市淮阳。 谯县是谯郡的郡治,相当于后世的亳州。 陈郡和谯郡之间,有一道并不险峻的丘陵。不过在豫州这样的平原地带,这已经算挺明显的地理分界了。所以这里不仅如今是两郡的郡界,后世也是豫、皖两省的交界。 整整两个郡面积的大平原,正好打几十万人级别的大决战。 曹cao本人撤到谯县的这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五了,刘备的追击部队先锋,一两天内就会赶到,估计最后的总决战,可不得在年关前后打响。 天寒地冻,曹cao刚撤到谯县时,豫中又下了一场大雪。曹cao起兵多少年了,记忆里还没这种在大雪天指挥大军死战决战的经历。 大雪无疑会对进攻一方造成不少阻碍和额外损耗,而且曹军新兵壮丁比例极高,恶劣气候不知道会不会导致更多人逃散甚至冻死,曹cao也不得而知。 可走到这一步,还有什么选择? 这等于是长传配合做球,已经做到临门一脚了,总不能不射吧? 哪怕球冻住了,跟大地冻成了一个整体,哪怕这一脚会踢断腿,也得射! 恶劣的战场环境,让曹cao的焦虑愈甚,头风也更加猛烈了,一夜无法入眠。 这个时空,也不会有陈琳写檄文、用祖安疗法帮他骂通脑血栓了,只能是硬扛死磕。 次日一早,也就是腊月二十六,曹cao卯时就招来夏侯惇、还有刚刚从后方调来的曹洪,询问他们前军情况,刘备的追兵到哪儿了、追兵先锋有多少、后军是否已经全部追过鸿沟。 曹cao当然知道,几十万的部队,绵延一两百里都是正常的。所以,他必须确保刘备的部队已经全部追过鸿沟,最好连最殿后的部队,都抵达了鸿沟以东数十里。 这样,一旦刘备的前锋出现败退,刘备不得不后撤时,才无法快速跑掉。 要渡过鸿沟会牵扯刘备大量的时间,就算曹cao无法全歼刘备的溃军,也能把来不及渡河、被滞留在鸿沟以东的那部分刘备军半渡而击吞掉。 夏侯惇奏道:“禀丞相!根据我军留下的斥候哨探,刘备已经全军追过鸿沟了,最后面的部队,至少也抵达了陈县以东二三十里。 不过,也有一个坏消息,那就是刘备军的先锋和中军主力,足足有六七十里的路程差,而后面的中军主力,从最前到最后,也有五十里的纵深,所以加起来是一百二十里。 刘备先锋今晨已经突破了武平,我军按计划放弃了武平。而且敌军先锋都是骑兵,至少有四五万,今天午前就能到鹿邑。 按郭军师吩咐的计划,届时鹿邑会保持固守,但守军不会出县城迎击,只是牵制疲敝敌军。会把敌军继续放到谯县西郊,我军主力才正式发动反击野战,从北东南三面夹击刘备。” 曹cao眉头一拧:“刘备主力和先锋相距七十里?先锋还全是骑兵?这刘备进军很谨慎啊。他这是觉得,如果我有诈,他就会立刻重新转攻为守?拖住待援?或者待我军粮草不济、军心涣散?这也改变不了什么吧?” 曹cao也没指望夏侯惇和曹洪出主意,就把他们安排下去,继续带兵准备迎击。 曹cao想跟郭嘉聊聊,开战前最后找点安慰,虽然他知道到了这个点,郭嘉也改变不了什么。 但是,就在曹cao召见郭嘉之前,有近侍来报,说被他礼遇看守起来的荀彧,还有事情想陈情奏报。 荀彧是从刘备那儿出使回来之后,就被曹cao明升暗降、剥夺了职权,但待遇很礼貌地养起来了。 主要是和平谈判过程中,荀彧的表现实在不好,曹cao也从司马懿司马朗那儿得知了荀彧的一些动摇行径和“丧权辱国”的劣迹。 而且荀彧的堂兄前几个月也投敌了,曹cao不处理荀彧,只是雪藏起来,也算对得起他,这是念在两人十年的老交情上。 这种感觉,其实跟后世某人在和平谈判破裂后、批示“文白无能,丧权辱国”差不多概念。 此刻,荀彧还想见他,申诉军情。曹cao觉得闲着也是闲着,最后大决战前再跟老朋友说几句吧。 说不定过了今天,两人当中就要死一个了,以后也没机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