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2.念台词的技法 (第1/1页)
“李老师,咱们对对台词....” 临近开拍,几个饰演大臣的演员,找上李国明,想要对台词。 李国明却没有回应,大步流星的走向龙椅,坐了上去。 有了上一段戏的铺垫,积蓄在内心的情绪,这时忽然慢慢上涨,到了一个爆发的突破口,他直接入戏了,对台词只会破坏这种感觉。 “各就各位,《罪槐》,横店第一百二十四场,第二幕,开始!” 吴梅也没有迟疑,这幕戏的主角是李国明,他发挥好了,其他人怎么样都不重要。 “当朝大学士,统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罢免四位,六部尚书,朕不得不罢免三位,看看这七个人吧.....” 承接上一幕戏,康熙离开灵堂后上朝,直接将欺君枉法、贪污受贿的大臣革职抄家。 一语毕,李国明端坐于龙椅之上,环顾四周,看着低头不语的满朝文武。 他的眼神,一开始是痛心疾首的,渐渐变得坚决,而后,深沉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 “祖宗把江山交到朕的手里,却搞成了这个样子。” 这句台词,声音有些压抑,是在心酸无奈,也是在自责。 “朕是痛心疾首!” 整个剧组都在静静地看着他表演,站满大殿的龙套小太监们,都考虑着之后该用什么词语来吹捧一番。 大鼻子心里喜滋滋的,看吧,文化优势这时候就显示出来了,他是上过大学的! 关世则在关注另一件事,他下意识觉得有些不对劲。 李国明在刻意控制着台词,有意识放慢了念台词的节奏。 这是关世从未见过的,他的台词,都是随着记忆自然而然念出来的,李国明的台词,则似乎是一种专门的台词读法。 “朕有罪于国家,愧对祖宗,愧对天地,朕恨不得罢免了自己!” 场中李国明突然加快语速,四字小句连成一串,喷涌而出,让人听得精神一振。 “还有你们,虽然个个冠冕堂皇站在干岸上,你们,就那么干净吗?朕知道,你们有的人,比这七个人更腐败!” 李国明从龙椅上走下,指着满朝文武,怒斥道: “朕劝你们一句,都把自己的心肺肠子翻出来,晒一晒,洗一洗,拾掇拾掇!” 声音如雷霆万钧,中气十足。 饰演大臣的配角中,不乏有演了几十年戏的老演员,饶是经历的多了,见的多了,依然忍不住屏住呼吸。 所有人都清晰感受到,李国明如山一般的帝王之气。 关世同样屏住了呼吸,因为他终于明白李国明刚才,为什么会刻意放慢节奏了。 如果说刚才的一段台词,是澎湃巨浪来袭前,黑压压涌来的低潮,那么现在就是大浪滔天。 有了前面特意放慢的节奏,才让这一段台词更加有力量。 而且关世也听了出来,这一段台词里,也有一些刻意使用的小技法。 “就那么,干,净,吗”,几个字气出丹田,特意一字一顿,让台词显得精悍酷烈。 关世觉得,如果要自己来演,动作、表情兴许能做的出来,但台词绝对不行。 因为他记忆里的都是正常人,正常人说话,哪有刻意这么一字一顿?说话前还想着铺垫、重音? 但正常人不这么说话,戏里却可以。 毕竟这是表演,不是正史,可以用各种“有悖自然”的技法,让观众感受到更强烈的情绪。 场中李国明的语气,忽然又变得平静了一些,来了一段自述伟业: “朕刚即位的时候,以为朝廷最大的地位是鳌拜!朕灭了鳌拜,又以为最大的敌人是吴三桂!” “朕,平了吴三桂.....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 李国明一边说着,一边跨上台阶,走回龙椅,背影稍显落寞,脚步却格外稳当。 “朕是越来越清楚了,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边,而是在朝廷。” 声若洪钟,一开始是暗潮汹涌,再到滔天大浪,那现在,就是怒海雷霆。 “就是在这乾清宫!就在朕的骨rou皇子和大臣们中啊!” 帝王之怒,雷霆崩裂,声音一级一级升高,所有人都被震撼到了。 “你们要知道!” “咱们这儿烂一点,大清国就烂一片!” “你们要是全烂了,大清各地就会揭竿而起,让咱们死无葬生之地!” 每一个字,都敲在众人的心头。 接着,他的声音再度平静:“想想吧,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呐?” 关世敏锐察觉到,这又是刻意的念台词。 “才,几,年,哪”,几个字语气尤为缓重,一字一顿,拉开间隙,似乎用尽全力挤出这四字,挤出每个字都极为艰难不易。 毫无疑问,正常人也不会挤着劲说话,但在戏里,这样的技法一点也不突兀,只让人感觉到,康熙是用尽了力气,想要把心窝子掏给臣子们。 一个短暂的停顿后,如狮吼般的炸雷声,将在场所有人吓了一跳。 “忘了!” 李国明一口气从胸腔中爆出: “那颗老歪脖子树还站在皇宫后边,天天的盯着你们呐!” 声如惊雷,让人不自觉低下头,压迫感之强烈,令人寒毛直竖。 最后,李国明的收尾声,又再一次让一切归于平静。 “朕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总想着和大伙说些什么,可是话总得有个头啊。” “想来想去,只有四个字!” 道具组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快速cao作机械,一块巨大的匾额自殿门顶上缓缓升起,匾额上龙飞凤舞写着四个大字: “正大光明” “记着,从今日起,此殿改为正大光明殿!你们都抬起头来,好好看看,想想自己,给朕看半个时辰!” 李国明深吸一口气,长叹一声。 这几句台词,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所有人在这一段表演后,都仿佛已经看不到其他大臣、太监,甚至用作背景的整个乾清宫,都不复存在,只有李国明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 关世更是大喜。 他借着卖台词,进《罪槐》剧组演配角的最大目的,就是听李国明表演这一段词。 这段视频爆火时,他就听过李国明在微博上发布的这一小段词,现在现场再听一次,果然获益匪浅。 念台词的特殊技法,肯定是李国明在申戏上学时,学到的话剧技法,话剧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台词。 用技法念台词,和自然而然念台词,孰优孰劣不好说,可毫无疑问的是,都值得关世学习。 关世开始期待起两个月后的上学生活,但别人不这么想。 李国明这是一镜到底啊! 还不往死里吹? 导演肯定也心情好,正是绝佳的表现机会! 大鼻子等群演已经蠢蠢欲动,寻找各种表现自我的机会,就等吴梅喊咔。 忽然,一个龙套踉跄一步,稍稍走出了队列。 这一动,让一群掐着时间的龙套都动了起来,还以为吴梅已经喊了咔,纷纷上前,哈着腰着: “李老师,一镜到底啊!” “帝王之怒,震天欲裂!” 连带着饰演大臣的演员们,也搞不清楚状况,站起身来,三三两两庆贺着,这一幕演的确实精彩。 可问题在于,吴梅没喊咔,这幕戏....还差了一点才算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