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 他,如此重视约定  (第1/1页)
    “这样啊,我竟然没有发觉。”    “但这些都是次要,确实值得与之来往。”名井南对金胜宇这人的印象也保持肯定。    “那我该怎么办?”    “我的想法是这样。”名井南嘟着嘴唇,微微地说:“你反而跟他越加深入聊,他可能会越跟你保持这段距离。但如果隔一段时间再给他发消息,反而会有不错的效果。”    “可隔一段时间再发消息给他,他还会记得吗?”    “肯定记得的。”名井南说,“就如同《仙鹤报恩》之类童话里经常提到的一句话,这份恩情永远不会忘记。”    “所以我们对彼此都有恩咯?他也不会忘记这些。”    “对的。”名井南点点头,还看出来的是,金胜宇是一个很重视约定的人。    “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回复呢?”    “我建议这样。”名井南顺势从她手中接过电话,而后指尖轻轻敲击着屏幕,发出这样一句话。    “等有机会真要当面跟你道谢。”    “我也是,有机会一定。”    “那,一言为定哦。”名井南紧接着又发出一句话。    “嗯,会的。”    对面发来这句话,“搞定!”名井南便将手机还到林娜琏手里。    “就这么简单吗?”    “不然你觉得呢。”名井南调皮地朝她眨着眼,“这就算是一个约定。他自然也不会忘记这些的。”    “还是无法理解。”林娜琏不太理解,只是轻轻摇着头。    “欧尼要学的很多呢。”名井南凑到她身旁,伸手搭在她肩膀上,“漫漫长路很坎坷。”    “你这说话语气是从哪儿学来的?”    “当然是欧尼之前看的书呗。”名井南说,“就是那位名为‘修’的作家写的,叫《长路迢迢》,应该是叫这个名字吗?”    “翻译过来是叫这个名字。”林娜琏点头说,“是他写的第一部作品?”    “可是欧尼。”名井南意识到有些奇怪的地方,“你上次不是说《海际线守望者》才是他的第一本作品吗?”    林娜琏默不作声地歪着头,而后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张便签,递到她手里,女孩拆开仔细一看,上面记载的全是“修”出版的作品以及年份。当中的首位是这样写的。    2014年6月,在网络上发表第一部作品,《长路迢迢》,因为广受好评,经由人推荐后,被“枫叶”编辑社邀请签约。2014年8月正式发表第一本实体书作品,《海际线守望者》。    “原来是这样啊。”名井南看着便签上详细的内容,若有所思地点着头,“可是欧尼。”她突然放下便签,“这些资料你都是怎么知道的啊?”    “现在知道这些还不容易。”林娜琏微微耸着肩膀,“感谢科技,网络搜索引擎太发达咯。我最近想在作家“修”的社区话题里完善这些资料。万事已经具备,但唯独但开头的这些资料却没有,还好有厉害的同好告诉我。”    “是谁啊?”    “秘密。”林娜琏竖起指尖轻触着嘴唇,自己答应过那位,绝不透露任何关于她的信息。    “这下面的五大优点又是甚?”名井南注意到便签的最下方又有什么五大优点。    “也是我跟别人问来的。”林娜琏说,“修老师的作品有这五大优点,分别是。”    “分别是。”姜惠元敲击键盘跟兔子小姐说着自己总结的优点,“一没有关于性爱的描写,不会让所谓性爱情节成为故事的卖点,二没有那种狗血的修罗场剧情,三是故事中出现的每个人物都塑造的很好,四,文笔干练简洁,并不过多注重词藻的运用,通俗易懂,五,内容全都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和歌曲,减小跟读者的那份距离感。”    “搞得我也想去看看。”名井南抿着嘴唇,浅浅一笑,“这个便签方便暂时借我下?”    “要干嘛?”    “有机会去图书馆全都借回来看。”    “那还真是要吓死人。”林娜琏难以置信地睁着双眼,“我觉得如果传出去,她们肯定要吓死,平常这么钟爱游戏,没其他爱好的Mina,竟然会突然阅读。”    “哪儿有。”名井南轻声地反驳道,“除了游戏,我也有别的爱好,就比如喜欢听晟允欧巴写的歌曲。”    “谁不喜欢听呢?”    “我貌似听到有人在讨论我什么。”金晟允这时推开门走进客房,将盛满的几杯水放在床旁边的床头柜上。    “不是在议论你的缺点哦。”    “这我当然知道……”金晟允沿着床沿而坐。    ---    “修老师,我一直有个疑问。”    “什么?”金胜宇收起手机,抬头望向金圣祐。    “应该也是很多人想问的。”金圣祐说,“为何《海际线守望者》会是您的第一部作品。明明,在这更早之前,还有《长路迢迢》。”    “因为这是真正意义上,我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金胜宇回答道,“《长路迢迢》这本书则是我根据好友说的故事进行总结编排写出来的。”当然《长路迢迢》这本书的全部收益,他全都给了修一的家人。这两部作品后,从《梦》这本书开始,自己才正式从作品销量和版权中拿取收入。    “还有还有,修老师。”朴彩英也凑过来,“最早有些人说过,您早期的作品风格部分参考一位大作家村上老师的风格。”    “有这个事,但他们也没说错。”金胜宇说,“就跟60年代的那些英伦乐队差不多,每支成立不久的乐队,最早都是模仿披头士的风格,后来逐渐都开创属于自己的乐队风格。”    “所以写作的风格都是自己逐渐摸索的吗?”    “就是如此。”金胜宇问Kim要了一本阅读文本,当他交到手中时,自己的视线便看着封面的插画。“《海边的卡夫卡》?”    “是的。世界上最坚强的15岁少年。”Kim轻声地应和,而后埋头继续着看似无止境的卫生工作。    时间真的就到四点钟,乐队的其他成员也陆续来到俱乐部。都是附近的大学生,所以他们跟金胜宇交谈起来应该也并没有什么隔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