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八章 函谷关守不住了  (第1/1页)
    三国之曹魏虎兕汉末第一三八章函谷关守不住了有了夏侯安的出面,曹昂借驴下坡。    不知所措的士卒们同样如蒙大赦,纷纷将目光投向夏侯安,对这位年轻小大人的挺身而出和仗义执言,尤为的感激不尽。    当然,也有个别的存在不服。    夏侯安对此早有预料,早早就让魏越去把恢复自由和重新武装起来的狼骑拉了过来,给自己看看场子。    这些人一瞧狼骑这架势,也不敢硬出头,只好乖乖的耷拉下脑袋,默不作声。    自此,董承被杀一事,就算告一段落。    士卒们散去,夏侯安将曹昂拉到一旁。    函谷关不是久留之地,算算时间,张济的追击部队应该也快到了,所以必须尽快启程,将天子送到曹老板所在的东郡,这样才算安全。    曹昂点了点头。    “另外,我把许褚给你,如果路上有人不听话,你别动手,让许褚杀了就是。”    夏侯安的眼神有过短暂的凛冽,将天子送到曹cao那里,路上肯定有人不服,杀人这件事,曹昂不能动手,许褚可以替他背锅。    曹昂听了这话,第一时间不是出于反驳,而是看向这个年岁比自己小上几岁,心智却格外成熟果决的少年,问:“伯阳,你不跟我们一起走吗?”    夏侯安摇摇头,他其实也想走,只不过还要继续等人。    以前看三国的时候,他总是笑话刘皇叔跑的狼狈、丢妻弃子,结果轮到自个儿,居然也差不多。    夏侯安不由心生感慨,看来只有那个最无脑的吕莽夫,才是真的稳。一生恶战无数,胜败皆有,唯独妻子女儿却从未因此遭难。    得知夏侯安要留下,曹昂也随即脱口而出:“那我陪你一起!”    上次在长安城里,让夏侯安孤身引诱叛军,曹昂已经足够自责的了,这回他不想再把夏侯安置于险境。    倘若真要有个人留下来赴汤蹈火,他更希望,那个人会是自己。    看着曹昂充满真挚的眼神,夏侯安揶揄一句:“别把气氛搞得这么蕉灼……”    “啥?”    曹昂明显不懂这梗。    夏侯安对此笑道:“你留下来,谁把天子送到曹老叔那儿?”    “可是……”    “可是啥?”    夏侯安打断了曹昂,轻拍其肩膀,故作轻松道:“我的曹少将军,你就放宽心吧,即使许褚给了你,我也安全的很,更何况,还有魏越的五百狼骑保驾护航,至少,保命没有问题……”    在辩论这件事上,曹昂从没赢过,听完夏侯安的一通嘴炮输出,照旧败下阵来,选择了妥协:“好吧,那你一定要万分小心!”    夏侯安点点头,表示没人比我更加爱惜自己的性命。    启程这件事宜早不宜迟,所以在第二天,夏侯安就催促着曹昂动身,来的时候是哪些人,走的时候还是哪些人。    哦不,还多了个许褚。    至于为什么没有安排函谷关的将士进行护送,倒不是舍不得,而是人多了之后,势必会拖垮行进速度,二来,谁知道这里面,会不会有人包藏祸心?    好不容易才把天子从长安城里捞出来,夏侯安可不想白白给他人做了嫁衣。    私下里,当曹昂还问过秦沐可要不要一起走,秦沐可表示不想。    这使得曹昂颇为失望。    夏侯安见状,则将秦沐可拉到一边,说曹公子大有发展前景,嫁给他几乎等同于直接起飞。    结果被秦沐可狠跺了一脚,疼得他呲牙咧嘴。    介娘们儿真狠呐!    夏侯安吐槽的同时,也感到郁闷,明明是为了你好,你还狗咬吕洞宾。要不是看在你是我大侄女,又悉心照顾的份儿上,这种好事我能找你?    撮合不拢,这件事只能暂时作罢。    曹昂也是个愣木头,你但凡跟评论区的帅比们学学,都不至于单身到现在。    当天,曹昂等人走了。    接任守城将军的人是徐荣。    他虽然丢了新丰城,罪责不小,但在问罪以前,仍旧保持着中郎将的官职,代替董承守关,从职位上来说,没有任何问题。    这件事,天子也是许可了的。    几天以后,目光所眺的边际,有大量烟尘扬起。    烟尘之中,是密密麻麻、数之不清的西凉将士。    张济来了!    听得这个消息,夏侯安丢下碗筷,一口气跑到关上。    徐荣对此不解:“主公,你看起来似乎颇为担忧。”    新丰输了一阵,徐荣打心底是不服气的,所以想着借这次机会,一雪前耻。    能不担心吗?    夏侯安面容紧皱,他怕的不是张济,而是藏在张济背后出谋划策的贾诩。    这家伙可是三国里出了名的顶级谋士啊!    不仅苟,而且毒。    另一边,在得知函谷关的守将换成徐荣以后,张济也是想打退堂鼓的。    之前光是一个新丰城,就搞得够呛,现在还给徐荣配置了天险函谷关,这还咋个打?    就算把麾下部众打光,都未必能够攻克。    这点自知之明,张济还是有的。    然则,贾诩劝住了他,对此说道:“函谷关守将董承新亡,徐荣又是个外来客,关内将士未必服他,咱们只需稍微使些手段,便能使其离心……”    对于贾诩的话,张济是一百个信的,而且这一路上,确实也没吃过亏。    于是问:计将安出?    贾诩轻捻山羊须,眼睑细眯,缓缓说出计策。    到了函谷关下,张济勒马停留,依计而行。    他让士卒在关下大喊,说是有叛贼劫持了天子,他们此番是来救驾,想借道函谷关,迎天子回京。    如果有人肯开城门,张济允诺官升两级,赏钱十万。    之后,又打起感情牌,说大家都是关中儿郎,没必要为了徐荣这外乡人而自相残杀。    这番言辞,引起了不小sao动。    诚如贾诩所料,这些函谷关将士对徐荣根本没有忠诚可言,如今重赏在前,皆是心思百转。    当天夜里,徐荣就发现有人想偷开城门,于是当众斩首,以树威信。    然而,此事并未就此结束,而是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持续发酵。    渐渐的,谣言四起,小规模的暴动开始,若非有魏越的五百狼骑压阵,恐怕城门早就已经开了。    照此下去,早晚会出事情。    “可恨!”    看着天天在城下搞人心态的张济军,徐荣握拳狠狠捶在城墙,明知道这是诡计,却没有任何办法制止。    如果是自己带的兵,就绝对不会这样!    数日以后,函谷关内风声鹤唳。    神态疲倦的徐荣面见了夏侯安,颓然说着:“主公,军心涣散,函谷关怕是守不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