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0章 终结 (第3/3页)
像也消失了。实验室内重新亮起了灯,电子女声播报:“解读结束。” 没人说话。 两个生物学家和一个考古学家在空荡荡的实验室里面面相觑,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仪器中央那个头骨上。 那骷髅的头顶上,赫然插着半支残缺了的青铜箭簇。 还是李享先打破了沉默,他小心地抱起那头骨交到文璐手上:“把小王还回去吧,你不是说,得赶紧还给研究院吗?这都已经过了一星期了。” “还是叫他弃吧,他不想做小王。”文璐接过来,温柔地说:“已经跟院里打过招呼了,没事。” 最关心盈利的齐萌凑过来,帮着她把头骨安顿好,沉吟道:“大学者,这一次你的研究就算是有强力辅证了吧?打算什么时候公开论文?” 沉默,文璐盯着那个头骨想了很久,最后下定决心似地抬起头:“我不打算公开。” “哦。”出乎意料,齐萌也点头同意。看到俩人的怪异目光,他一打鼻梁,嚷嚷道:“干嘛!商人也有cao守的好不好!我承认,我被这位古人感动了。要佐证新技术,有的是其他方法。” 仨人都笑了。李享还是忍不住,问:“文璐,你是研究商代历史的,弃最后做了大王没有啊?” 文璐摇头苦笑:“很遗憾,没有。商代历史上只有两位小王,两位都没有即位便死了。关于弃的记载,史书上只说他名为子弓,极孝顺,武丁二十五年死于野。死后尊称孝己,后世商王祭祀时,也称为祖己。” “也就是说,弃中了这一箭之后带着伤活了没有多久,大概两、三年左右吧,然后就死了。这一箭可不轻,刚才后面的所有回忆都是模糊不清的片段。” “对。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是在王陵区中发掘出的他。按道理,外人是不可能入葬王陵的。弃的墓非常小,只是一个将军的规格,但是位置却正好在后母戊鼎出土的m260大墓旁边。” “那是……”李享努力回忆:“那不是他母亲的墓吗?” 文璐长出一口气:“这个困扰我们很久的谜团终于解开了。” “还别说,弃在邠邑的时候,大巫朋曾说过他最后会入葬王陵。原来是这样。” “我只觉得可怜,弃到死都没有摆脱王权的束缚。相比起来,他可能更想和巫鸩纵马流浪吧。” 没人说话,看这个架势,巫鸩肯定是尸骨无存。 实验结束了,看过了别人的生活,自己的生活还要继续。三人关了实验室,久违的太阳晒在脸上,都觉出了一丝不真实。 齐萌开车先走了。李享忽然开口道:“你要是不着急的话,咱们去商代城墙那里转转吧。”他指了指装着头骨的盒子:“也让小王看看三千年后的亳城。” 文璐欣然应允,俩人抱着盒子来到紫荆山路上,三千年前宏伟的城墙只剩下一截短短的拐角。 二人在宽敞的城墙顶端慢慢走着,不时有晨练的老人呵着白气从身边走过。文璐站在城墙东南角上,往东早已不是大泽,而是层层叠叠看不到头的高楼大厦。 “恐怕连武丁也不会想到,世界会变成这样。”李享和文璐坐了下来。商代城墙如今成了郑州的一处重点文旅工程,上面修了不少保护城墙、利民的栈道和座椅。 “给我讲讲其他人吧,他们在史书上可曾留下什么痕迹?” 文璐抱紧了盒子,思索着娓娓道来。 其他的人中,后来成就最大的应该是姬亶。他是史书中记载的周人太王,也称古公亶父。是他带领周人离开邠邑,在岐山脚下的周原重新建邑。他的后人中有几位相当的有名。 “谁?” “周文王和周武王。灭了大邑商的父子俩就是姬亶的后代。” 促使姬亶率众迁徙的原因,史书上说是不堪薰育滋扰。这么看来,牤这小子“功不可没”。 至于武丁和妇好就不必说了,随着这两年考古热的兴起,二位的风头很大。武丁在线时间很长,共执政了59年才去世。 而妇好则在武丁执政中期就去世了。有学者根据甲骨文推断,妇好应该是死于生育,而且是突然死亡,所以才没来得及在王陵造大墓,而是葬在了宫殿区。 巫夬这个名字在武丁时期的甲骨文中经常出现,看起来后期还是受到了重用的。 至于屠四、蓝山、雀巢,这些个人都没有载入史册。妇纹有没有生子也没有记载,但是武丁后期有一个非常得宠的王子被武丁留在身旁的,想来应该和妇纹有点关系。 因为武丁之后再没有出现过“百兽率舞”的记载,很可能兽铃从此就被销毁掉了。 不过那些都不重要了。时光荏苒,岁月奔腾向前,人人在历史长河中都不过是个过客而已。 重要的是,要活在当下。 李享站起来,伸手向文璐做邀请状:“走,我请你喝胡辣汤去!” “好,前面有一家挺地道的,走着去吧。”文璐笑了,低头看着怀里的盒子:“替小王重新走一遍亳邑。” “走。” 全文完。 写在终章的话: 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这本书终于结束了。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感谢上天,我们都挺过去了。 这一年我们都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对阿才来说,能写完这个故事已经非常心满意足了。 当然,如果这本书曾经给您带去过一点点的欢乐,那就是最大的意外收获了。 以后如果有机会,也许我会另开一本写一写妇好、姬亶。但那都是以后的事了,重要的是要过好每一天,每一刻。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再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