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 官渡之战(二) (第1/2页)
三国之江山美人第一百五十章官渡之战许攸投到曹cao的阵营之中后,立即向曹cao言明了袁军的要害,并建议其遣一支精干骑兵偷袭袁绍的粮草大营乌巢;而曹cao则当机立断,决定亲自率领一支精兵奇袭乌巢…… 就在当夜,囤积著袁绍数十万大军粮草的乌巢大火冲天,曹cao奇袭乌巢的计划顺利得逞…… 另一边,当袁绍接到曹cao奇袭乌巢的消息之后,急忙召帐下文武商议解救之策。但是,此时其麾下文武的意见却是不一。 一边,袁绍麾下的大将张郃极力主张应立即派遣重兵夺回乌巢;另一边,其谋士郭图却认为曹cao率军前去劫粮,大营之中必然空虚;极力建议袁绍先以大军攻取曹军营寨,双方为此相争不下…… 最后,袁绍还是接受郭图的建议,命张郃、高览二将率重兵前去攻打曹军大营,而后又派了一支偏师前去解救乌巢。结果曹军大营久攻不下,乌巢囤积的粮草辎重却被曹军全部焚毁…… 此时,郭图眼见自己所献之策失误,于是又到袁绍面前进谗,诬陷张郃、高览二人早有降曹之意,攻打曹军大营不肯尽力。与此同时,其又派人前去面见张郃、高览二人,告知二人袁绍对二人未能攻下曹军大营极为不满,意欲召二人回营问罪…… 张郃、高览二将先是得知乌巢被破,而后又闻袁绍怀有杀心,遂临阵倒戈,率领麾下兵马投降了曹cao。 至此,先有许攸叛逃在前,后又张郃、高览反水在后,袁绍大军不久便军心动摇,内部分裂,种种状况均已表明袁绍大势已去…… 就在这时,曹cao抓住时机率大军猛然向袁绍发起反攻。袁军顿时一片大乱,全面崩溃! 经此一役,曹cao先后消灭与坑杀袁军八万余人,血流盈沟;袁军慌不择路,四散奔逃,因溺水而死者不计其数,袁绍本人仓皇带八百骑兵逃往冀州…… 袁、曹官渡之战,终以曹cao大获全胜而缓缓落下幕布…… 此一役,曹cao以七万余兵马出奇制胜,击破袁绍七十余万大军,以其非凡的才智与勇气写下了其军事生最涯辉煌的一页! 事实上,曹cao对峙官渡之时,这场战争的结局便已经初露端倪。 那时,汝南郡黄巾军将领刘辟叛曹,袁绍遂使刘备前往相助,欲使二人牵制曹cao,但最后被曹cao打得溃不成军。结果刘辟被杀,刘备狼狈不已地逃回袁军大营…… 面见袁绍之后,刘备便自告奋勇地向袁绍提出愿前往荆州说合刘表共同破曹的建议。袁绍一听似乎颇有道理,于是便派刘备率人前往荆州。 事实上,刘备又哪里会去荆州联合刘表,这不过就是一条脱身之计罢了…… 刘备一离开袁绍,便径直去会合了那位过五关斩六将、特地前来寻他的义弟关羽,而后又在卧牛山逢遇赵云,最后率众人赶赴古城前去同张飞相会,再未回到袁绍身边…… 此事对于正在对峙官渡的袁曹双方而言虽然皆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变故前的征兆…… 以刘备之精明,显然是已经察觉到什么,而官渡之战的结局最后也完全证实了其确有先见之明。 历史上,官渡之战是中国北方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也是曹cao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是一场有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官渡一战之后,曹cao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兴亡随人定,胜败岂无凭? 纵观官渡之战的整个过程,除了袁绍失策与内部不合等原因之外,其落败最主要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其性情的失败、做人的失败。远的不说,曹cao的谋士荀彧便对其有过评价,说他是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大意便是说袁绍此人表面看起来和蔼可亲、宽以待人,但是骨子里对人心存猜忌且嫉妒别人,见不得比自己风光的人,容不下比自己有能力的人…… 袁绍起兵攻伐曹cao,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嫉妒曹cao,容不得这位出身远不如自己的儿时玩伴骑在自己头上;只是他无论在为人,还是在任贤使能等各个方面均远不及曹cao,故而方遭官渡大败。 另一边,曹cao取得官渡之战的最终胜利,则全在于其用人之道…… 在性情方面,曹cao可谓比袁绍还要多疑;然而,与袁绍所不同的是曹cao知人善任,能够接纳他人之言,故而方事事遇难成祥,扭转局势…… 例如在曹cao同袁绍初次交锋之时,若非其便接纳荀攸之见,岂能轻易地打败袁军,斩杀颜良? 建安四年八月始,袁、曹两军再次相持官渡,双方互有胜负。其后曹cao军中缺粮,适逢袁绍谋士许攸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