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64、刑不上大夫 (第2/2页)
仓促!” 但刘玄则万万不能让其继续持有这种顾忌。 不然他苦心经营,最后却因为刘备的爱惜羽毛,继续走入历史老路,让曹cao白捡几万百姓。 “刘君所言甚是,大司马不可不察!”潘濬、蒋琬、刘琰等一同附和。 刘备见群臣都是如此意见,面色尽是为难的望了望诸葛亮,希望诸葛亮能够帮帮他。 然而如诸葛亮又怎会帮着刘备说话呢? 旋即拱手而道:“亮窃以为诸君所言甚是,去岁臣言荆州之主无以守,劝明公据而有之,主公未有答复。 主公不伐刘景升,乃是主公明察秋毫,又因同宗缘故,方未据之,臣昔日愚昧不懂,今知矣。 然刘季玉与刘景升不同,刘璋自领益州以来,州郡屡屡有人反之,可谓境内苦刘久矣! 将军身负国家大任,安能以私情而废公事?” “今刘君不惧艰险,私入汉中交好,为我等占据立足之地,可谓煞费苦心。 今君不为,背信在先,辜负忠良在后,岂非更加引人耻笑?伏望主公明查之,率兵吊民伐罪,解救益州人民于水火之中,还苍天朗朗!” 想法就是跨越荆、益双线出兵,能够越早拿下地盘,对于刘备而言,那是天大的好事。 完全没必要,为了过于爱惜羽毛,从而捡了芝麻丢西瓜。 且刘璋也不是陶谦,有诸多人民拥戴。 刘璋一身的罪名,想要伐他,根本都不需要冥思苦想,找什么借口讨伐。 讨伐刘璋,那是皆大欢喜之事。 除了对刘备感观不好,故意抬杠的,基本上就没人会说刘备此举有什么问题。 “尔等所言极是!”刘备微微颔首,认同大家的观点,但话锋很快转变:“然孤与刘季玉皆出自太祖高皇帝苗裔,岂能因小错而私自诛杀宗亲?诸君尽读诗书,何以忘却宗周八辟,刑不上大夫之言?” 刘备之言真要纠结,倒也也没错,就记载: 郑玄注释曰: #送888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号,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其意为皇亲国戚、天子故友、有德之士、大贤之才、有功之臣、高官显贵、勤劳大臣,前朝天子苗裔,此八类人的刑法不在刑书上录,也就是他们是什么罪,全凭天子说了算。 哪怕这八类人罪名已经确凿,审理出来罪名,也只能用其邦法,给这八种人施刑。 刘璋确实有罪,但他又恰恰身处八辟的议亲,刘备用这个借口,确实极为合适。 刘璋非刘玄之父,更非刘玄这种破落户,黄祖、胡综想要处理,根本都不需要上报。 盖皇帝承认的远房亲戚,与皇帝不知道的远房亲戚,有着天壤之别。 比如刘备,即使不是在王朝末期,在天子不知其人的情况下处罚了也就处罚了。 如果没人掀起政斗,将一辈子不会提及。 可若天子认了这门亲戚,哪怕是无官无爵,处罚也要上告天子处决。 刘备是不是宗室呢? 这点不可置否。 他的的确确正儿八经宗室,不然曹家早就骂开天了。 可说实在话,早已跟大宗早已八竿子打不着,成色有点显得不足。 就如同刘表一般,党锢之时,被人赶着跑,四处躲藏,因为当时皇帝可没提及他是宗亲之类的话。 反之时任虎贲中郎将,汉朝称“孝元皇”,也就是孝灵帝祖父,“三君”之一的刘淑,只能被诬陷,然后等着自杀。 可现在的刘璋,不仅是一方诸侯,其父刘焉,虽然与刘表同属鲁恭王余苗裔,然其却以宗室身份而拜中郎将,又如何能够动用私刑? 故而处理刘璋,绝不能如想象中那么简单。 更别谈直接袭杀。 当然,事情也非绝对……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