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1一半争,一半顺  (第1/1页)
    阿睿的死,他永远也不能忘。    那是他的朋友,对他最好的友人,比世上大多数人都要了解他的人。    许多亲近的长辈,有时也不如阿睿对他好。    总角之交,相识于少年,比丁宁更加投契,比连城璧更加相和。    苏子期在韩相府时,那人能像对待平常人一样待他。    从海外归来,一文不名时,那人也能全力相助,未有一星半点的看轻。    到自己东华门唱名那天,春风得意,一日赏尽汴京华。    那个人一样真心祝福他,站在他身边,为他高兴,与有荣焉。    可惜,那人现在已经不在世上了。    苏子期深深地叹了口气,转身走出了小室。    苏氏原不是汴京人士,他们分出去的这一脉人丁也单薄,祠堂就建在白楼旁边,隐秘而少有人知,顺着斜斜地一条的小径过去。    曲径通幽处,却是少有花木,到了一片幽静的竹林,白楼就立在竹林边上,高楼也有低处,低处伸出的一角飞檐就笼在了竹枝碧叶里。    青瓦白墙的祠堂也被能工巧匠建得庄严、肃穆,翠竹幽幽,后有参天古木,与楼阁相互衬托,更显处雅致悠远来。    当年苏遮幕请来好友,帝王谷谷主萧王孙与岭南老字号温家的传人,给宗祠选址,设下奇门遁甲与五行机关。故而形成这样的地貌,外人走到白楼附近,也很难发现那条小道,发现了也下意识不会过去。    古树森森中有青烟缭绕,香雾弥漫,却没有人能发现,也飘不出这片林子。    ——以前不过是用一些障眼法,奇门遁甲之术,自从二十年前天地大变之后,阵法的威力便增强了许多,很有些神异。    ——苏子期背熟了阵图,可以看懂每天变化的阵势,而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没有阵图,任你武功再高,也难闯进来。    有阵图的人,现在也只有两个而已。    那供桌上摆放了三牲祭品,数十人的灵位,能一尘不染,打扫得干干净净,皆是因为杨无邪的缘故。    这位杨总管是他父亲生前最信任的下属。    杨总管也将十二万分的忠诚给了金风细雨楼。    苏梦枕生前有把阵图给杨无邪一份,杨无邪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数十年来每日都会带心腹的下属过来,先蒙了他们的眼,到了地方再解开。    ——让这里每日香火不断,贡品不缺,一尘不染。    哪一天没有新鲜的贡品了,除非是杨无邪实在抽不开身来。    苏子期临走前,又看了看供桌上一排排的灵位,三苏父子自然都在其内,最顶上的是苏洵,再下来就是他先祖子瞻公,子瞻公旁边就是曾担任过副相的子由公。    继续往下,还有一些关系远一点的长辈。    这些琐碎的事,原本是该让苏子期来安排cao心的,    遥想当年子瞻公于黄州复起,移汝州,接下来入汴京,青云直上,翰林大学士兼侍读,紫袍加身。子由公更是官拜参知政事,兄弟二人“内翰外相”,荣华造极也,门前车马年年多。    可是,百年之后,再盛的文华繁荣,一样要化为黄土一抔,牌位一座。    前途不明,也不知道是哪一年,他会和爹娘一样,永远待在这里。    他站在风里,举目四顾,除了这些不会说话的牌位,又有什么呢?    空荡荡的路上,终究只会剩下自己一个人。    但他不会放弃,这人的命啊,一半靠争,一半要顺。    这天命难违,变数太多,结果无法预测。但只要尽心尽力去做事,他总不会后悔的。    苏公子决定,还是继续向前走吧,他是不会停下的,停下就是衰败。    虽然风波不止,变幻莫测,可是未来的路还很长。    狂风起,风云聚。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天时地利,万事存在太多的变化和未知,世上没有人能把控一切规律。    只要还是凡人,就都是如此。    而人只能尽自己能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但他偏偏不信这个道理,即使老天不护自个儿,这条命,这番功业,也绝不由天定!    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集分解……    PS:求月票和推荐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