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魔王称王 (第2/2页)
。” 参将崔文荣说:“守城不如守长江,守长江不如守汉江。磨盘洲、煤炭洲等江心小洲,水比马肚还浅,如果就这样放纵敌人从容渡河,困守愁城不是办法。” 楚王不从,执意让崔文荣移兵武昌城。 张献忠大笑,挥师从煤炭洲渡过汉江,直逼武昌城下,开始攻打武胜门。 崔文荣率部拼命抵御,张献忠攻了两天也没有攻破。他便令往城中射劝降文告,如若抵抗,城破即死。 楚府新招募的兵丁里,早已经混进张献忠的人,趁机煽动,“我们已经见识过八大王的血腥屠城,要想活命,还不如去投靠他。” 于是,招募来守城的兵丁,反倒争相作了内应,他们悄悄打开城门,将八大王的大军接了进来。 崔文荣抵敌不住,当场战死。王府长史徐学颜,左臂被斩断,随后惨遭肢解。 楚王府的很多宗室大多选择了投降。楚王被生擒,张献忠用猪笼装着楚王,把他沉到了江中。江水翻涌,猪笼怎么也沉不下去。 张献忠大怒:“再加石头!”眼睁睁看着楚王被淹死,他的怒气方消。 接着调来几百辆骡车,将楚王宫中积攒的百来万金银全部拉走。又令将武昌城中15岁以上、20岁以下的男子都强征为兵,其余人口全部杀死。 将要屠城的时候,大雨如注,雷声轰烈。张献忠纵马奔腾,大呼道:“上天怒得紧了,他妈的,为什么还不快杀?就象砍瓜切菜,麻利一点!” 有一个老头踉踉跄跄跑过来哀求:“我是大学士贺逢圣,你就杀我吧,杀我一人,免杀许多百姓。” 张献忠大笑:“你算老几,我杀楚王一人,都不能免杀全城百姓,何况是你!” 贺逢圣大骂道:“你这个魔王,你不得好死!” 张献忠略一皱眉,贺逢圣已身首异处。 数十万人一时之间也杀不了,张献忠很不耐烦,大喝道:“都赶到江中去喂鱼!” 于是打开城门,对百姓说:“现在焚香三支,你们赶紧自己出来,跳进江中。香烧尽了,如果还在城内,全部杀死。” 这一下,众人争相往外跑,挤死踩死上万人,没来得及跑出城门的,都被杀了。 跑出来的,在威逼之下,抖抖索索,也只好跳入江中。总共驱赶了三十余万百姓,溺之于江。 很快,由鹦鹉洲至道士洑,浮尸遮蔽了江面,江面漂浮的油脂竟然超过一寸厚。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不敢再食用江中的鱼虾等水产。 张献忠占据武昌,建立了大西农民政权,自称“大西王”。设六部和五军都督府,并委派地方官吏,改武昌为天授府,江夏为上江县。铸“西王赏功”钱币,并开科取士,招揽人才,共录取进士三十名,廪膳生四十八名,都授以州县官职。 李自成听说张献忠先他一步攻下了武昌,还在武昌称了王,非常气愤,派人来祝贺,其实是威胁。他说:“老回回已降,曹、革、左皆被杀,马上就轮到你了!” 张献忠暴跳如雷,恨不能马上跑到襄阳,和李自成拼个你死我活。 丞相汪兆麟劝道:“王爷息怒!李自成正是想要激怒你。襄阳和武昌两境相接,现在形成了并立的两大农民军势力。我们的力量还比不上他,你去打他,就是给他借口灭了你。” 张献忠咬牙切齿:“他灭我?看我不撕烂他的皮。” 可望等也劝道:“父亲就暂时忍了他吧,等我们再打下几个地方,就与他拼个高低。” 其实张献忠也觉得他们说得有理,怒气一发,心中也有主意。他命汪兆麟准备了一份大礼,派一名儒生给李自成送去。 这名儒生在李自成面前毕恭毕敬,“我们大西王有言,过去大家并肩战斗,同舟共济,以后还当互为外援。现在大顺王要取天下,大西王却只想得江汉之地,大顺王何不一鼓而北进,打进紫禁城去当皇帝。到那时,大西王必然面北俯首称臣。” 李自成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再说,何必把力气浪费在张献忠身上?等我取了天下,再来收拾他不迟。 但他不想让张献忠痛快,将儒生扣下,传话给张献忠道:“你的礼,我收下。你的人,我也收下,你好自为之吧。” 自此,张献忠对李自成愈加憎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