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八十一章 黄金大响螺 (第1/1页)
刚穿越雾岛,李鸣就听到阿该高亢的叫声,其间夹杂着母鸡的“咕~嘎~”声,阿该又在宠幸后宫? 到鸡圈一看,阿该骑着一只母鸡,其它母鸡见到李鸣也不怕了,跑到跟前要食物。 这么温顺,应该不会跑了,那就放它们出来,李鸣直接打开鸡圈门,小母鸡出门就跟着主人走。 李鸣在木屋前洒下一把米,连阿该下的母鸡也挣脱开,跑到屋前吃米。 五只母鸡很快吃完地上的米,李鸣扬扬手,“你们已经是成熟的鸡了,要学会自己找吃的。” 阿该这时出场,微张翅膀,气势昂扬的呼叫后宫,带着它们到海边找吃。 门前的沙滩有一群鸡,听着鸡叫,庇护所的生活气息浓了起来,感觉更像家了。 庇护所的事做完,李鸣抓紧时间出海,今天是月初的小退潮。 月初的退潮也是大退潮,但又比不上月中的大退潮,所以李鸣叫它小退潮。 庇护所海湾滩涂宽广平坦,小退潮也可能将码头露出来,鸣龙号必须早点出海,以免搁浅。 庇护所海湾万般好,就是有个不好的地方,每个月都有几天大退潮,将码头露,到时鸣龙号就必须转移到大码头。 登上鸣龙号时,海水已经退下1米多,能看到一小节的黑色的滩涂露,好在不影响出行。 一路南下,鸣龙号顺利停靠大码头,大码头近十米深的航道优势显示出来,就算大退潮也不会影响通航。 小龙听到船鸣,蹦跳着跑到码头迎接主人,不过它看到两小只,立马不高兴了,“两条狗就是烦龙,到哪都有它们。” 李鸣摸摸小龙的脑袋,“饿了吧?先吃早餐。” 吃过早餐,李鸣换上跑鞋,带着三只沿着海边跑步。 其实脱鞋跑步更爽,只是沙滩上贝壳太多,很容易扎脚,还是老实穿鞋跑。 小龙跑得最快,一个冲刺就是几十米,跑远了就在原地等主人跟上。 粗测小龙的百米速度在15秒左右,它还是迅猛龙幼崽,成长空间很大,成年后速度肯定能百米破10秒,比人类短跑冠军还快很多。 跑在前面的小龙被海里的东西吸引,站在水边,“呼~咕~”的呼叫主人。 李鸣带着两小只上前,透过水光,也看到几个金黄色的影子,像是海螺,不过个头比海螺大很多。 今天是小退潮,海水变浅才能看到,前几天跑步,这片海面都是浪花,很难看清海。 李鸣拉住就要下水的风暴,自己不脱鞋就直接走进海水。 金黄色的影子,就藏在膝盖深的水里,走近后李鸣确定是海螺。 不止是海螺,还是大响螺。 响螺很容易识别,长、股尖、单边的开口像个耳朵,外壳有一圈圈的轮廓,一只手顽强能拿住。 被掏出水后,阳光照下,响螺的外壳成金黄色,格外的好看,比站岸边看时,金色更亮。 响螺的外壳可以像牛角一样吹响,声音嘹亮有穿透力,所以才叫它响螺。 响螺分两种,手里这只外表相对圆润,叫文螺,特点是含量大,还有一种外壳菱角突起比较多,含比文螺少,也叫角螺。 成熟的响螺个头都比较大,一般都半斤以上,李鸣抓到的这只有1斤多,相对少见,再加上它金色的皮肤,更为罕见。 市场上的响螺又分两种,国内的和美利坚的,国内养殖的批发价一般在100元—120元/斤。 国产野生的就贵很多,一斤要三百多元,不到半斤的,一只就要一百多,显得特别昂贵。 美利坚的响螺个头大,价格在国产养殖和野生之间,7两-9两的市价比较稳定,一般在250元-280元/斤左右。 不过美利坚的响螺大多是剥好的螺进口,很少有活品进口。 李鸣抓到的这只响螺,按野生的价格,一只就能卖三百,加上金色皮肤更贵。 这只黄金大响螺,生长时间超过4年,加上在大海湾浅水生活,可能导致它的带有寄生虫,那样就没法卖的。 回到岸边,李鸣狠心将响螺砸破,取出完整的,用小刀片开,一只片到透明的片,都没有发现眼可见的寄生虫。 只要没有眼可见的寄生虫,眼看不到的寄生虫,不影响感官,李鸣觉得可以吃。 像海里的海鲜,很多都避免不了寄生虫,只是海鲜的细胞渗透压和人体不同,寄生虫的生存环境,也和人类也不一样,绝大部分寄生虫被吃下就死了,不影响健康。 当然也不提倡什么海鲜都吃刺,尽量都吃熟的海鲜,熟的更安全。 至于拿到现实里卖,就要拿给谭成检测一次,雾岛的海鲜都要拿到检测报告,才会上市出售。 响螺的极其美味,某种程度上可以和鲍鱼媲美,所以价格才如此昂贵。 手里的响螺被分尸,李鸣一不小心,手里的还就被风暴它们吃了不少。 李鸣只好丢掉螺,只留下一个漂亮的外壳,不过水里还有很多响螺没抓。 再次下水,风暴和小黄也跟着下来,把水面都弄花了,还好响螺外壳够亮,都被找了出来。 小龙在海边“哼~噜~”,着急着想下海,可又不敢碰水,只能在礁石上跳跃跟随。 “小龙,你回去守住响螺!” 李鸣把3个一斤重的大响螺丢回岸边,小龙高兴的跑回岸边,叼着螺得意。 捡完浅水的几个响螺,在深水区发现更多,看起个头更大,不过需要潜水才能拿到。 回船上取来潜水镜、通气管、潜水服,穿戴完毕,让三个小家伙在岸边守着,李鸣下去潜水抓螺。 水深2米的海里,李鸣发现几个散落的响螺,个头很大,要两个手才能掰下,大的有18厘米长,少说6斤。 捡到眼前的几个,更远更深的地方还有更多的响螺,李鸣一直潜水到没力气,才爬回岸上。 打开空间,响螺居然有86斤,不到2小时就抓这么多,海里还有更多,可惜体力不够。 响螺全部倒出,瞬间堆了一座金黄色小山,吓得争响螺的三只忘记打斗,失神的望着响螺堆。 李鸣挑不到3斤的丢回大海,它们爬得不快,以后还会在这片海域生存,随时都能抓回来。 剩下的响螺都是接近4斤以上的,从年轮上看,生长期都在6年以上,质最为爆满,是响螺一生中最好吃的时候。 《舌尖》的美食总顾问蔡澜,将碳烤响螺列入自己的《死前必吃清单》,他指的是潮汕地区的碳烤响螺。 潮汕碳烤响螺烹饪工序繁琐,听闻已经濒临失传,只有几位老潮菜师傅才懂得它的选材和烹饪技巧。 李鸣很想吃一次碳烤响螺,正宗的自己不会做,可雾岛的响螺品质顶尖,相信一般的手法做出来也不差。 今天就吃碳烤黄金大响螺! 收起地上60斤的响螺,李鸣给三个较劲的小家伙,各赏一个脑瓜蹦。 “回家吃美味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