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获得冠军 (第1/2页)
巩季梵大师的话,一锤定音。 这个结果让导播室里的姚胜广欣喜若狂,作为节目的总导演,他深知节目想要吸引人,卖点和爆点不能少。 孙老师气的晕过去,还被送去了医院,本身就是一个大噱头,如今又出现了一位被三位评委老师盛赞的年轻又天才书法家。 稳了! 这个节目绝对稳了! 就算无法大爆,但只要宣传得当,收视率就有保证。 姚胜广要求的不多,只要能超过合格线就行。 到时候不仅台里满意,关键是某些人满意。 这对姚胜广来说是最重要的。 “杨光老师真是我的福星啊!”他忍不住开口道。 不过他声音很轻,导播室里的工作人员都带着耳机没人听见。 尽管如此,姚胜广也回过神来,下意识的看了四周。 确定没有人注意之后,他露出了无声的笑容。 节目录制还在继续。 三位评委老师的盛赞只是开始。 潘教授开始详细的点评杨光的两副作品。 一剪梅作为参赛作品,能突出重围进入五十强,本身就不差。 只是相比醉花阴来说,相差的不只是一个档次而已。 如此巨大的进步,本身就让人感慨,更让人好奇。 对杨光所说参赛作品没有好好写,大家也认可。 因为背景屏幕上,已经播放了杨光当初在教室里书写的视频。 可以看到,杨光写了一次就停笔。 “当初就那么有自信,确定一次能过?”罗军问道。 “我当时根本就不懂啊!”杨光憨厚笑道,“我是课间去写的,只有十分钟,还得思考写什么内容,完全没有考虑到,可以反复多写,挑出一张满意的作品。我赶时间去上课呢!” 这话虚虚实实。 他的确赶时间,不过不是去上课,而是去打球锻炼身体。 他的确什么都不懂,无论是柳奶奶还是王哥,职业能力的继承都是最优先级的,只有继承完毕才有可能出现一些职业经验类记忆。 当时杨光并没有在书法之道上勤学苦练,临时抱佛脚之下,哪里想到那么多呢?随意的书写一副,感觉字体舒服满意就行。 后来得知入选五十强,在一个礼拜的时间里也抽空练习, 这让他对书法的融合度就提升不少,造成进步飞速的错觉。 最为关键的,其实是他选择李清照的词。 唐诗宋词之中,李清照是最让柳奶奶喜爱的, 每一首都写过许多次, 尤其是最擅长的瘦金体,更是不断的书写。 这种熟练度,远超楷体书和七言绝句。 这才让杨光发挥的更加出色,才有如今的第一名。 决赛第一场,杨光抢尽风头。 这让某些老师的脸色有些难看。 毕竟节目时间有限,杨光这么亮眼,其他人的镜头就会变少。 但没奈何,本事不如人,他们也只能干瞪眼。 年轻的老师们还好,对杨光是钦佩的。 比如熊伟老师,魏淑娟老师等。 杨光如此年轻,就有如此造诣,说一句天赋,不为过。 这也是大家都羡慕不来的。 潘教授点评,巩季梵大师认可,宋淑贞女士夸赞, 这是大家羡慕不已的场面,可如今只有杨光一人能得到。 其他人的作品,终究有瑕疵。 “三位评委老师,难道杨老师的作品没有瑕疵吗?”刘蔚问道。 “不能说没有瑕疵,毕竟没有绝对完美的作品。”潘教授笑道,“杨老师的这副作品,已经超出了年龄,进入了大师的门槛。” “一只脚踏入了大师的门槛,”巩季梵大师说道,“要说瑕疵,那就是少阳刚之气,明明是男人,写的却柔美和细腻。” “我不认为这是瑕疵,”宋淑贞教授有不同的意见,“巩大师或许不了解,杨老师还是一位作家,笔尖触及的是年轻人的内心,是一位浪漫又充满温柔,内心细腻的作家,这是他本身的性格。” “宋教授对杨老师很了解?”刘蔚惊讶问道。 “只是找了一下资料,半决赛之后,他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宋教授笑道,“毕竟很少有男人具备这般细腻温柔的笔法,了解一番才知晓杨老师写文章也有一手,新书也很有意思!” 在化妆间的周佳看到这一幕,听到这番话顿时露出惊喜之色。 “海洋,我记得当初去拜访三位评委老师的时候,被拒之门外了吧?宋老师怎么看到了杨老师的新书?”周佳问道。 “佳姐,你忘了?”陈海洋有些激动的说道,“我们当时拜托了姚导,让他帮忙把书送过去,显然是姚导帮忙了!” “这次真要多谢姚导,”周佳兴奋道,“只等节目播出了!” 三位评委老师的名气很大,要不然也不会被电视台请来做评委,这是生生拔高了桃李杯的层次。 正因为如此,宋教授的这番话只要一播出,无疑是在给杨光的新书打广告,周佳相信到时候肯定会迎来一波销售热潮。 这一次省电视台之行来的太值得了! 第一场结束,节目开始进入中场休息时间。 老师们在舞台上没有走,彼此之间都没有说话, 任由化妆师过来补妆, 有工作人员送来水和巧克力之类的补充能量。 中场休息之后,最后一场录制开始。 这次杨光写的是唐诗,不再是瘦金体,而是狂草。 写的是枫桥夜泊。 他是第一个写完的,停笔之后,双目就在游离发呆。 台下的蔡诗妍一直在给他挥手。 如果不是顾及身边的镜头,他恨不得甩个白眼过去。 这丫头不能在放任下去了。 得好好治一治,不然要翻天。 十多分钟之后,老师们陆续写完。 进入考评阶段,三位老师们依旧逐一点评。 这一次杨光倒数第二位被点评,排名自然是第二。 这是杨光第一次写草书,哪怕是柳奶奶写过的,依旧不顺手。 所以就笔法等各方面来说,远比不上醉花阴的瘦金体。 只是考虑到杨光的年龄,以及瘦金体带来的冲击, 依旧是值得夸赞。 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