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开始家访 (第1/2页)
天边肚白的时候,杨光在楼下跑了一圈回来。 两个孩子还在熟睡。 他手脚麻利的开始准备早餐,顺便把昨晚甩干的衣服晾好。 七点多的时候,杨光把大雷叫醒吃饭。 大雷从床上坐起来,一脸迷糊,刘海都翘起来了。 杨光随手在他脸上抹了两下,大雷生气的瞪着眼睛。 刚晾好衣服,杨光的手掌有些凉,对大雷有些刺激。 大雷一言不发的穿好衣服,从床上爬起来。 他虽然有些起床气,但就是个闷葫芦,很少发脾气。 拿着挤好牙膏的牙刷,大雷对着镜子刷牙。 等他洗漱完毕,杨光已经帮他添好粥了。 “吃完看会书,把作业做完。”杨光道,“去奶奶那边要听话,多照顾meimei,要哄着她,别让她哭,明白吗?” “知道了!”大雷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 杨光笑了笑,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蕾儿还是贪睡的年龄,杨光没去打扰她。 到了近九点,大雷做完了作业,蕾儿才饿醒,哭出声。 杨光快速的帮她穿衣,而后带着去洗漱。 就这么一通忙活,出门的时候都十点了。 把两个孩子留在老妈那边,还落了一通埋怨。 杨光陪笑着告辞。 他可不敢和老佛爷顶嘴,生怕没完没了。 骑着电动车,他快速赶往第一位学生家里。 今天定了家访,因为三位学生都没有留下电话,所以有些麻烦。 之所以这个时候去,就是怕见不到人。 电动车在街道上行驶,杨光第一次安静下来打量这座城市。 或许称不上城市。 童话镇只是一个小县城,名字就叫童话镇。 总人口有二十万,却是包括其他乡镇还有山里的农村。 这里是南方,多山。 童话镇由两座大山包围,还靠近湖泊,风景绝不差。 近两年父母官总算对基础设施建设下功夫。 街道,公路,村路等都联通了。 据说还要通高速公路,只是听到了风声,具体还没落实下来。 尽管如此,这里也很贫瘠,大部分人日子过的不算如意。 童话镇没有童话! 这是回家乡教书的数年时间里,他听到的最频繁的一句话。 现在回想起来,杨光发现自己和夏梦瑶走到今天也是必然。 人家有才有颜,本该有自己的舞台,在她的领域发光发热。 小小的童话镇,怎么能拘束的了? 也只有像杨光这样胸无大志的男人才会觉得这里过的很舒服。 自嘲的笑了笑,杨光认准方向,前往第一位学生家拜访。 临近湖边有一个渔村,生活数百户人家。 第一位要拜访的学生,就住在这里。 人叫张宝强。 看档案里的照片,人长的挺精神,精瘦精瘦的。 杨光没见过真人,只是循着地址而来,心里也挺没底的。 电动车下了坡,来到了泥巴路上。 路面坑洼不平,还被填了石子,震的杨光屁股生疼。 好不容易进村,才发现村子里的路更难走。 他控制速度,把电动车骑成自行车,脚尖在地上辅助。 十点多,村子里的人不算少。 都是些妇女,在晒网补网,对突然出现的杨光,只当是路人。 直到杨光把车子开进了一方人家的水泥场上,才引来注意。 “唉,你找谁呀?”正在修补渔网的大妈叫道。 “你好,我是实验中学的老师叫杨光,” 他从电动车上下来,“请问一下,张宝强家里怎么走啊?” “原来是老师啊!”大妈上下一打量,“你找强子做什么?” “学习上的事情,”杨光没多说,“能指下路吗?” “我是强子家堂婶,有什么事和我说行不?”大妈说道。 “那可不行。”杨光笑道,“强子学习的事情,得找他爸妈。” “他爸赌钱输了不少,躲债呢!”大妈解释道, “强子跟着他妈去了外地,你是找不到人的。” 杨光顿时皱眉,从车上下来,“这样啊,您和我说说呗!” 张宝强的堂婶也没见外,拉着凳子过来,让杨光坐下。 她一边说,一边修补渔网,手指贴着创可贴,极为灵活。 从堂婶的口中得知,张宝强的父亲张老三是个老赌徒。 自从张宝强的爷爷去世之后,张老三分了家产就游手好闲。 不顾家庭,在外到处打牌赌钱。 这张老三原本跟着村里人一起包船挖湖沙, 结果因为赌钱的事情和村里的人闹的挺僵, 后来就一脚把张老三给踢出来了。 张老三不仅没有反省,反而骂骂咧咧。 这也就罢了,他还开始喝酒赌钱打老婆。 动静还挺大,闹的村子里不安生。 几天前来了一伙人上门催债。 虽然被村里的老汉们给赶走了,但张宝强的妈受了惊。 她直接带着孩子去了娘家。 说是娘家,可实际上,谁也不知道两人去哪里了。 “就没人去找?”杨光皱着眉头问道。 “怎么没找?”他堂婶嗨了一声,“找不到哟,说是走丢了。” “女人可以走丢,那孩子呢?张老三不要了?”杨光问道。 “要的起么?”堂婶呸了一声,竟然骂开了。 骂的当然是张老三,话里话外无非是张老三不是个东西。 连累了自家的老婆孩子不说,还影响了叔伯兄弟。 杨光皱着眉头,沉默着没吭声。 他是没想到会遇到这种事情,完全超出了预期。 这人都不见了,还找个屁的学生。 这叫什么事情啊? “对了,杨老师来找强子是为了什么事啊?”他堂婶骂完问道。 “这不是看强子很多天没来上学嘛!”杨光说道。 “还上什么学哦!”他堂婶轻声一叹。 “我也没想到会出现这事,”杨光起身道,“您要是能联系上张宝强或者他的母亲,就给他们带句话,就说书还是要读的。” “行,”他堂婶到是干脆,点头道,“话肯定带到,但人不一定能来,杨老师也就别惦记了,话说回来,像你这样的老师少喽!” 杨光笑了笑,随意寒暄几句,而后骑着电动车离去。 离开渔村的时候,已经到了饭点,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