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3、长孙皇后昏倒了  (第1/1页)
    呼啦!    转眼间,除了李世民,朝堂上再无一个站立的人。    每一个当臣子的人都明白,当帝王这么埋汰自己的时候,这就是在打臣子的脸了。    李世民并没有立即让他们起身。    “正是因为我行事不密,致使朝廷险些遭受重大的损失,也使得百姓无粮可用,只能赊儿卖女,去争夺那些高价粮……”    他沉重的声音在静寂的大殿中回响。    “正是因为我行事不密,险些耽误讨伐梁师都,令突厥有喘息之机,蓄积力量,重新为祸大唐边境。    正是因为我行事不密,险些让那些宵小之辈小觑了朝廷,自觉掌握国家命脉,就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这些……难道不是我的过错吗?”    李世民只字未提有人出卖朝廷,但处处都透露出被人出卖的不满和愤怒。    大臣们伏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既然有错,就不应推脱。我,李世民,将下罪己诏,向天下人反省自身的过错,以明得失。”    他如是说道。    众臣一听,这还得了?    “万万不可!”    长孙无忌脱口而出:“陛下何错之有?要怪就怪臣等之中有人不知轻重,将朝堂之事泄于他人。    请陛下彻查!”    魏征道:“国家大事,岂是儿戏?    此事可交于御史台。    若真有人存心泄露朝廷机密,理应彻查!”    李靖则直接多了,冷哼道:“此人若在军中,定斩不饶!”    一时间,多有大臣要求自证清白,并严惩泄密之人。    李世民想到自己书案上的那份名册,摇头笑笑:“此事就到此为止吧,诸位请起。”    众臣一愣。    这么严重的泄密,查都不查就算了?    待众臣起身,李世民也回到龙椅前,坐了下来。    “君臣皆有失,何故偏责一方?    若果真有人泄露机密,我相信他也是无心之举,就不必苛责了。”    “陛下宽宏大量,仁德至深!”众臣当场为之称颂。    “如今防灾赈灾、科举改制、修订世族名录、筹措义仓、用兵梁师都……”李世民一一数来,“政务繁多,且兹事体大,皆需仰仗诸位之力。    你我君臣之间当团结一心,全力以赴才是。”    “臣等定当尽心协力,不负陛下隆恩!”    “如此甚好,那朕就放心了。”李世民满意的笑道。    接下来,一朝君臣就在大殿上逐一讨论如今迫在眉睫的一些议题。    商议到修订世族名录之时,李世民还特意提出三点。    一是废除过去对世族分等阶的方式,改为排名制,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二是世族通婚时,禁止高额聘礼,一切从简。    三是明确五服之内不得通婚。    李世民这一招敲山震虎,效果非常显著,他的提议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力,都在朝堂上通过,有的甚至列入律法之中。    就这样,朝会结束。    李世民正打算和他那宝贝女儿去见见罗太岁,顺道蹭个饭……听说那孩子的手艺不错。    这时有内监匆匆来报,说是长孙皇后突然呼吸困难,几乎昏厥,太医正赶往救治。    李世民听了大惊失色,赶紧朝承恩殿赶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