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9、孟时!孟时! (第1/3页)
八月二十九号。 下午四点。 马上要开学了。 夏琴按照往年的习惯,去学校打扫完办公室,又到菜市场买了条鱼和一块豆腐。 回家的路上,她接到了一个电话,说快递到了,正在小区派件。 确认这真的是寄给她的之后,夏琴在快递单上签了自己的名字,往小区里走。 手摸了摸薄薄的快递包装袋,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看快递单,是从四九城寄过来的,署名陈与。 她仔细的回忆这个名字,然后从孟时的视频里想起了一张照片。 三个小伙子举着一个木牌,左边长头发那个叫陈与。 那天乐队解散,孟时的表情很失落。 她会认真的看每个视频,不过没有和孟时说过。 抱着儿子大哭一场。决定以后他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只要开心就好。对她来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她为此开心。 可即便是这样,她依旧不知道应该怎么和他相处。 她发现自己一点也不了解他,而他却很贴心,很了解自己。 这是不公平的,是自己做的不好。 可习惯了沉默的她,一时不知道应该怎么和他像正常母子一样沟通。 好在他喜欢在夭山待着,这让她有了喘息和了解的空间时间。 于是终于在乞巧节,带着去了他外婆家,除了待的时间不长,其他都挺好。 可他现在又去京城了。 夏琴开始讨厌那个城市。 她按了电梯。 虽然走楼梯健康,但她喜欢电梯上升时候,人体感觉往下坠的轻微失重感。 开门。 把快递放到客厅茶几上。 把豆腐放进冰箱。 再把鲫鱼放到厨房的水池子里养着。 她没让摊主帮忙杀,因为要留着明天吃。 仔细的洗手,擦干。 “会好的。” 她在厨房里站了好一会。 走到客厅,用一把小刀划开快递袋。 里面是一个棕色的信封。 她打开了信封。 ———— 三十号,中午。 距离四点开始的演唱会,还有三个小时。 顾小汐没了双马尾,她剪了一个到下巴的利落短发,可看起来依旧是可爱。 风从打开的车窗吹进来,让她细软的头发飞扬着。 红灯亮起,车缓缓停下,她晃了晃脑袋,头发又听话的落到下巴上。 她转头看到旁边同样等红灯的出租车上,坐着一个眉眼柔和的女性。 顾小汐感觉她有些眼熟。 她偷偷伸手挡住自己视线里的下半张脸,然后愣住了。 直到红灯结束,李志节把车发动,她才指着开出去的出租车惊呼:“舅!你看!她眼睛、额头长得和孟时一模一样!” 李志节转头看去,只看到一辆君威开过,驾驶位坐的是一个胖子。 后面喇叭响起,他给了一脚油门,笑道:“你啊,这是魔怔了。” 顾小汐气的一扭身拿屁股对着他。 演唱会的入场还有一段时间,广场上已经站满了人。 和以往所有的鸟巢演唱会不同。 没人派发应援物,没有海报,没有手环,没有荧光棒,没有某某地区后援会聚在一起合照、喊口号。 只有旗帜,在大太阳下,被一帮大老爷们的挥舞的猎猎作响。 大部分旗帜印着黄沙麒麟,这是八百里秦川的队旗。 他们吼着经典的摇滚曲,挥舞着拳头。 大批的安保在集结,大声的喊着注意秩序。 只会窝里横的顾小汐,小心的缩在李志节身边,好奇的探头探脑打量着这些狂热的人。 她无法理解这些人的情绪。 一群人穿着黑色肩膀带着铆钉的夹克背心,脸上画着黄色油彩,单手高举金属礼走过。 其中一人高喊:“只有重金属硬摇滚能用一种手势把全世界的重金属联合起来!” “八百里秦川!”周围一大群人呼喊着,迎着他,高举手势,加入队伍。 陆佳佳举着相机,把这一幕拍下来。 她不解的对身边的陆端存和陆成康问道:“他们不是来参加纪念演唱会的吗?” 陆端存把她拽到自己身边,“这就是纪念的方式,崇高的致意。” 陆成康看着这些热爱摇滚,不惜花大笔钱来纪念楼三的人,心里感觉挺不是滋味。 他知道这不是楼三想要的。 可他只能沉默,无法加入其中,也不想转头离开。 这群人高举摇滚手势,挥舞着黄沙麒麟的旗帜,队伍越来越壮大。 最终迫使检票入场提前开始。 在场馆里的播音引导下,秩序开始稳定下来,有票的开始入场。 没票的在广场上徘徊着不肯离去,其中包括大量的地下乐队。 —— 孟时背着吉他,带着陈与和谢向杰跟在老五身后,走入了后台。 八百里秦川是六人乐队。 一般这个人数乐队的配置是贝斯,鼓,键盘,两把吉他(主音、节奏),一个主唱。 早期的秦川就是这样,不过随着《麒麟》他们开始结合本土,民乐乐器被引入摇滚。 就像老五除了主音吉他,还精通各种弦乐,鼓手焦从擅长各种打击乐,键盘褚乐会箫、笛子、曼陀铃等等。 他们中期的风格带着强烈的本土实验色彩,直到《无法老去》再次回归硬摇滚。 这场演唱会的总导演陈镇团队,音乐总监刘劲团队,音响金指团队,舞美黎祺,包括化妆、灯光团队,都是出自华石系。 八百里秦川带着孟时三人到了后台,张仁沛马上就接到了通知。 他看向了监控画面里,那三个陌生的面孔,皱眉。 贾树道看了他一眼,“我去问问?” “我……”张仁沛本想自己去,但知道老五他们现在看他不顺眼,站起来又坐下,“你去看看吧,只是……” “放心,我只问情况,其他的都由你来决定。” 贾树道站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