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UP主开始_63、流夏,去尼玛的流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3、流夏,去尼玛的流夏 (第2/2页)

到吧,这车破烂,不好骑。”

    孟时摇头说道,“没事,没事。”

    稻田里都是泥巴,人自然不会摔伤,就是有点丢人,不过好在他脸皮厚。

    这事不能怪车。

    他之前没有骑过三轮车,不过想着两个轮子的自行车,四个轮子的小汽车都能开,三个轮子的自然也能搞定。

    可谁曾想,三轮车这东西有毒。

    他骑上去,明明感觉把手是正的,可脚底下一倒腾,车走了一道斜线,一头扎田里去了。

    从田里到刘夏奶奶家,要经过老宅院子前面。

    孟时远远的就看到阿嫲站在那里。

    阿嫲的耳朵不好,但眼睛还行。

    她看到孟时推着车,就迈着步子慢慢的走了过来,边走边摆手说:“嗯时啊,我想摘丝瓜晚上煮汤,可我这人老了没用了。”

    孟时把车三轮车刹住,刘夏奶奶从后面走过来,从他手里把把手接过去,笑道:“太姥,她心疼孙子咯。”

    阿嫲在村里的辈分大的没边。

    刘夏的奶奶姓孟,她六十几岁了,但论起辈分却要比孟时还低一辈。

    孟时过去牵着阿嫲往回走。

    阿嫲不是心疼,是吃味,她见不得自己孙子对别人好,哈哈。

    阿嫲比阿爷还大两岁,今年九十三,孟时这段时间陪着,她逐渐表现出小孩心性。人生是一个轮回,越老越小。

    老太太握着小孙子的手,“我六十几岁的时候,还养两头猪呢。”

    “好好好,你现在还能养哩,过几天集市,我就去买头猪回来。”

    孟时哄着她,然后说道:“晚上丝瓜汤要加两个蛋,上次来的那个女娃和我们一起吃。”

    “带去你大伯那里。”

    阿嫲一开始还不做孟时的饭。

    她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怕别人嫌弃她老。

    青水这边方言,叫老人家,最后一个字的发音是——多。多余的多。

    “大婶做饭没有你好吃。”

    孟时这么说,阿嫲才笑了起来,很大气的摆手:“我去叫你大婶把鸡杀了。”

    孟时急忙拦住。

    陆佳坐的大巴到青水的时候,五点过半了。

    随着一阵如水流淌的钢琴,九十分钟的进度条走到最后。

    一片长长的名单的最后是——

    摄影:孟时

    制作:陆成康

    方言指导:陆端存

    编剧:陆端存

    配乐:楼三

    随着字幕走完,孟时的声音响起:

    “夏天在流逝,但不是消逝,它流过,然后留在记忆里。”

    “我相信,即便没有这个视频,许多年后刘夏依旧会记得这个夏天。”

    “夭山,承载了我们的童年。”

    “就算再活一次,就算忘记了很多,但并不是旁观,不是记录,而是参与。”

    陆佳没听懂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但不知道为什么,听着孟时淡淡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她感觉自己的心,好像突然空了一块。

    “姑娘。”

    “姑娘。”

    “下车了!”

    “哦,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陆佳狼狈的拎着包,跑下了车。

    她走出车站,抬眼看去。

    还是那个位置,他正蹲在依旧脏兮兮的面包车旁边。

    “你脑子就是有问题!我就想不通了,你为什么这么执着隐喻这个东西?”

    孟时有些烦躁的点了根烟。

    他现在很想把《变身》的剧情脚本写出来,再找人出个全彩本,甩到陆端存的脸上。

    让丫的体验一下“里世界白求恩”的手术刀够不够锋利。

    喜欢隐喻是吧,《变身》最后结局,小芙的现实,小芙的幻想,最后一幕的黑框眼镜和血迹,还有最后新堂迫于压力给的番外。

    这四重表现,不仅禁毒还戒撸,应该很对李端存的胃口。

    “那你说什么东西能直白的贯穿剧本?”

    陆端存早早就看过了孟时改的《流夏》。

    他对于孟时用《菊次郎的夏天》替换《风蚀》,还有最后的旁白感到不满。

    就这两个改变,他从那一堆素材在整理,拉扯出来关于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变成了似水流年,岁月静好。

    孟时啪的把电话挂了,狠狠都抽了一口烟。

    “我特么要是知道应该用什么贯穿,找你一起攒干嘛,沙雕。”

    陆佳过来刚好听到这句话,她拉开车门把行李丢到后座,“攒什么?谁是沙雕?”

    孟时也不站起来,拿着手机把通话记录对着她,然后指着最上面陆端存三个字,“你爹真是个大沙雕。”

    姑娘楞了一下,然后嗷的一口啃在了孟时头上。

    “去尼玛的流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