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33章 不见 (第2/2页)
义父,秦琅这位司空、太子太师义兄帮忙,皇帝还称赞裴仁基、裴行俨的品德功绩,追封裴仁基为闻喜郡公,然后让裴行俭袭爵为闻喜县子。 年纪轻轻,可谓是什么好事都赶上了,年少科举仕途得意,朝中又有大佬做靠山,家世显要又多金。据说裴行俭非常豪爽大方,家里一年要拿出几千贯钱给他开销,他拿这些钱聘请幕僚宾客,宴请同僚好友,甚至是接济贫穷士子,救济孤老等,反正花钱如流水,为他赢得无数好名声。 而他李义府平时住在门下省的官员宿舍,吃在门下省食堂,连同僚们喊去逛街喝酒都不敢应,负担不起。 竹林边。 李义府一一拜见马周和许敬宗,对于能够在秦琅家拜见到这两位宰相,也算是意外之喜,尤其是马周,那是李义府的偶像啊,同样寒门出身,但经历就更传奇了。 也正是有着马周这样的榜样在,他才想着离开剑南来到京都闯荡,就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得帝王青睐从此青云直上,有朝一日也能封侯拜相。 马周对年轻的李义府很客气,问了他一些文章上的东西,李义府回答的很不错,许敬宗则带着好奇,特意还考较了他的诗词文章,发现确实有才。 “如此才情,在门下省做一小小典仪实在是屈才了,三郎你这个门下高官官,可不能委屈了如此人才啊。若是三郎不提拔重用,我可要挖去中书省提拔重用了。”许敬宗哈哈笑道。 这话说李义府感激不已,不管是真是假,但确实能让人高兴。 秦琅笑笑。 “确实,”秦琅想了想,“不知你有没有兴趣去御史台?” “御史台?”李义府愣了下,他现在是门下省官员,秦琅又是门下省检校侍中,本以为秦琅一句话就能提拔他了,没想到却说去御史台。 “你若是愿意去御史台,我可以安排一下,监察御史有个空缺。” 监察御史品级仅正八品下,甚至没有出入朝堂正门的资格,非奏事不得至殿延,只能由侧门出入,但是,监察御史权力很大,内外官员都受这几个位卑的监察御史们监察,权限极广,真正是位卑而权重,总共员额十五人,宰相都能弹劾。 李义府愣住了。 “不愿意?” “愿意!”李义府忙不迭的点头应声,他现在只是从九品上,这监察御史可是正八品下,不仅是直接升官,而且门下省典仪根本没什么职权,而监察御史可不同啊,能直接弹劾宰相,监察内外所有官员,这是比长安县尉都还强的官职了。 真正位卑而权重,若是干好了,那必得重用的。 这已经不能直接看品级了。 李义府也没想到,秦琅居然愿意帮他谋监察御史这样的职务。 “愿意干便好,这事我来安排,你等消息便好,但是有一点,进了御史台,可得好好做事,要对的起这个职位,在其位,谋其政,好好做事。” 许敬宗在一边暗暗观察着,看着李义府那激动的面红耳赤的样子心里暗暗发笑,终究是年轻人没什么成府,御史大夫现在是韦挺,那是魏王党。 秦琅让李义府进御史台轻而易举的事情,却是招妙棋,不说李义府因此感激不尽,而且也还能在御史台安排颗棋子,真是高明。 看这年轻人感激的样子,已经是彻底的上了秦琅的船了。 再想想自己当初落魄之时,秦琅伸来援助之手,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李义府般对秦琅感激的五体投地呢? 不得不说,秦琅这本事是越来越厉害了。 轻松的又收服了一个优秀的年轻人。 “三郎!” 张超走了进来,打量了眼激动的脸色发红的李义府,然后继续道,“魏王来了,就在门外。” 秦琅意外。 “你帮我跟魏王说,我身为朝廷宰相大臣,不便私下与亲王见面,恕不能招待,请殿下回去吧!” 秦琅连起身出去打个招呼的意思都没有,直接让张超去打发李泰。 “义府,我考考你,按我大唐制度律令,今日魏王此举,该当何论?” 李义府赶紧道,“按我大唐制度,禁止诸王与群臣结交,贞观八年十月,上诏令禁约诸王,不仗与群臣交结。其二,禁止宗室、外戚非至亲之间的交往,贞观元年九月七日敕,宗室、外戚、驸马,非至亲不得往还,其卜相占侯之人,皆不得出入百官之家,包括僧道······” 许敬宗在一边呵呵笑道,“看来你对大唐制度敕令都非常熟悉啊······” 李义府听着许敬宗这位宰相话里似乎暗有所指,略一思索立马明白了过来,“下官回去就写表章弹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