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一章 张济的挽歌 (第1/2页)
三国有君子正文卷第四百三十一章张济的挽歌兴平二年六月末,袁耀在刘勋的谏言下,率众突破重围,放弃寿春,北上直奔汝南郡而走。 但在孙策和吕布的攻势下,即使是弃城而走,也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 孙策与吕布,再加上程普,黄盖,陈武,韩当,周瑜,张辽,高顺,魏续各自统领一军,从十个方向尾随追击,猛攻袁耀的兵马后方。 袁耀麾下的近六万军众在刘勋和张勋的统领下拼死抵抗,但依旧是大败,淮南兵散的散降的降,最终跟在袁耀身边的兵卒,仅不到三万,几乎丢失了一半。 金箔财帛,粮草辎重,战马军械丢失的更是数不胜数。 可怜袁氏当年何等威风,今日却沦落至此。 在如此巨大的损失与牺牲之下,袁耀最终脱离的了孙,吕二人的魔掌,奔出了淮南境内。 可惜的是付出的代价却着实是太大了些,损失也着实太大了些。 而淮南的九江、庐江等地,经此一战后,被吕布和孙策二人彻底的掌控。 二人分工明确,划地而治,吕布守北屯兵寿春,孙策守南占住庐江,二人互为唇齿,各自休养生息,并将目光挪向了西面的江夏军和长沙郡以及南面的桂阳郡和南海郡。 而袁耀则是在刘勋的指引下,仓皇北窜,一路上磕磕碰碰,仓不忍赌,但最终还是抵达了汝南郡。 来到了汝南郡边境的地界,早有刘辟,龚都,周仓三人引领着三支黄巾军在等候着他们。 袁耀毕竟年轻,经过此等巨大变故本就是心力交瘁,如今乍然一见到三名黄巾将领,知晓生还有望,就不由的悲从中来,失声痛哭。 三名黄巾军头子急忙安慰袁耀,嘴上在好言相劝的同时,心中却是又在暗自感慨袁耀的命运不济。 傻孩子,哭什么哭!多大点事?有什么可哭的?……你哭的日子,只怕是还在后面呢。 当夜,三名黄巾将领便在汝南边境的大帐内摆下宴席,给袁耀等人设宴压惊。 年轻的袁耀屡遭跌难,在宴席上不自主的多喝了几爵,不多时便已经醉了。 “啪——!” 乘着酒性,袁耀狠狠的将酒爵扔在了地上,咬牙切齿的怒道:“可恨的吕布,孙策!当年不过都是我父亲手下的附庸之人,唯唯诺诺之辈,他们是什么?是我袁家的狗而已!活命的吃食尚需仰仗吾父供应,如今一朝背反便如此相逼!简直……简直比狗还不如!贼子害我袁家失了家业根基,此事我绝不与他们干休!绝不!” 看着袁耀一脸痛恨的表情,善良的刘辟便劝解他。 “主公勿要忧虑,正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主公留下了有用之身,待日后卧薪尝胆,整备军马之后,当可再提大兵回淮南报仇,以血今日之大恨。” 袁耀醉醺醺的,红着脸点头:“刘将军所言……甚是有理!你有远见!我乃是袁家子孙,岂容旁人欺凌?且待日后我独尊一方之时,必拜刘将军为大将,依为栋梁!” 说到这,袁耀乘着酒性转手指了指龚都和周仓,道:“你们俩,也一样!都拜大将!” 刘辟和龚都闻言,皆是露出满面喜色,一个劲的起身冲袁耀拜谢——虽然是装的。 周仓的鼻子中发出了一声轻哼,虽然不屑,但陶商的计划在那边摆在,自己却不可不从,于是亦是起身对袁耀表示感谢。 刘勋见袁耀喝到了兴头上,有点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急忙出言提醒道:“主公,咱们眼下危机还未曾过去,且得商量一下来日该当如何北上才是!” 袁耀哈哈一笑,指了指刘辟道:“有刘将军和龚将军在此,咱们想要去河北,想来应非难事矣。” “去河北?”刘辟心中明白,面上却装出一副恍然而悟的样子,道:“主公是想去河北投奔袁绍?” “不!”袁耀冲着刘辟醉醺醺的摆了摆手,道:“不是投奔……是暂居!暂居于彼,懂乎?” 刘辟很显然不是特别懂。 还不都是去要饭! 但眼下对于他来说,袁耀怎么吹牛逼并无所谓,他眼下的主要目地,是把袁耀忽悠到徐州去就行。 “主公,您要去河北暂居也不是不行,只是不知主公本意是打算走哪条路线?” 袁耀嘿嘿一笑,指了指刘勋,道:“刘公的意思,是让我从汝南郡直去颍川,然后奔河内入河北……刘将军以为如何?” 刘辟皱了皱眉,露出了一副为难的神色。 “刘将军的谏言,倒也不是不好,只是若横穿汝南境内和颍川境内,则必然经过曹cao的属地,须知眼下曹cao已经将重兵转移至了许县,若是他横插一手,咱们的这些人马,只怕都不够姓曹的塞牙缝的,全都得交代了……需知曹cao目下兵多将广,仅次于河北袁公。” 袁耀闻言皱起了眉头。 曹cao这厮,势力居然这般大么? 细细的寻思了一会,方见他道:“那依刘将军之见,咱们应该从哪条路去河北?” 刘辟急忙谏言道:“依照某家来看,当下主公不妨走徐州西境的吾县以及巢丘县一道,经此两县北上直入泰山军地,并入青州,这条道应是比较保险。” 袁耀闻言打着酒嗝,恍然的点头道:“哦!这条道……挺好,挺好。” 话还没等说完,便见刘勋急了,忙起身道:“主公,此路不可走!那吾县和巢丘地处徐州,主公怕碰上曹cao的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