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章 悲惨世界 (第1/2页)
发生在印度半岛的惨剧很快传遍了全世界,造成的影响远远没有大夏政府想得那么严重,绝大部分国内和国外民众都只是充当吃瓜群众。 除了少数圣母婊在不停地呼吁,要求世界各国救济难民外,大部分民众都是漠不关心,自己都还吃不饱饭,谁顾得上别人啊? 为了一三餐,这年头,无论在大夏,还是在西方社会,普通人每天都需要在工厂里埋头苦干十二个小时以上,不敢生病、不敢休假,获得的报酬连养家都难。 让政府出钱救济印度半岛的难民,或者更直接的接收难民,开什么玩笑呢?明明自己国内还有一大帮子孤寡老弱需要救济,政府都救济不过来,居然还敢拿钱给外人,民间不造反才怪! 圣母婊没有折腾出几朵浪花,就被铺天盖地的抨击声所淹没。印度人本来名声就不好,他们一只世界移民的主力军之一,很难获得别人的好感。 圣菲波哥大,加利福尼亚共和国的新首都。 作为这场人间惨剧的总导演之一,里奥波特总统很满意局势的发展,尽管伤亡大了一点儿,但毕竟死的都是印度人,他一点都不心疼。 把难民“礼送出境”,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救济粮,同时也给盟和大夏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免得他们有闲心对南美事务指手划脚,这完全是一举两得。 外交大臣杰罗姆:“总统阁下,这是盟总部发来的外交照会,他们希望我们履行承诺,共同维护南咖山煤矿的开发计划。 从目前的况来看,印度半岛最大的危机已经渡过去了,如果顺利,南咖山煤矿今年年底之前就能实现投产。 不过也不能够确定,现在大夏一方正在屠杀难民。为了活命,这些人很可能会再次冲击贾巴尔。 或许这个人数会大大减少,但只要有三成的人愿意掉头,南咖山煤矿恐怕又要陷入困境当中。” 里奥波特总统点了点头:“哈哈,我们不缺那点煤矿,盟咋咋地。不过总得来说,印度半岛的局势还是发生了好转。 这些暴民,就让大夏和盟政府自己头疼去吧!无论是人道毁灭,还是严加管教,都和我们没有关系。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们也算是我们的准盟友,底线还是要把握住的,注意一下手段。 另外,让外交部可以和米国沟通一下,要给盟和大夏制造麻烦,也不能全部都由我们出力,让他们也动动。” “好的!” …… 印北边界,在50万警察部队的屠戮下,难民大部队很快就四散而逃,米国人再也无法左右难民的去向。 除了死掉的人外,剩下的难民只有一小部分流窜到了印北腹地,更多的还是原路返回,或者直接去了盟的势力范围内。 人都是怕死的,面对举起屠刀的印北同胞,难民们被杀得心惊胆战。 出去容易回家难,好不容易才把难民送了出去,米国人怎 么可能再接收这个包袱呢? 在成功驱逐难民后,阿米塔布上校肩上的军衔已经变成了少将,如果能够解决眼前的麻烦,很可能会再升一级,正式进入军方高层。 作为代价,阿米塔布已经是臭名昭著,被国际媒体亲切的起了个外号“送葬人”。 媒体必须要感谢他,因为他的做法让大家今年都不缺点新闻。在报道了一系列难民大屠杀的惨案后,整个西方世界的报纸销量都上涨了三成。 指挥部内,一名中年军官忧心忡忡的汇报道:“将军,外面的难民越来越多,我们就快要挡不住了。” 阿米塔布少将没有理会,仔细地擦拭着手中的一把镀金手枪,半响功夫后,才淡淡的问道:“你们还记得当年英国人,是怎么统治印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的?” 众人直接傻眼了,印度半岛是如何成为殖民地的,在历史书上记录的清清楚楚。不过这个问题,好像和眼前的事没有任何关系。 停顿了片刻功夫后,见无人回答,阿米塔布也不生气。这年头印度人的军官素质那是惨不忍睹,真正有能力的军官本来就没几个。而且因为联军干涉,真正有能力的精英们早就被清除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关系户。 不做不错,多做多错,在印度半岛这里,同样很有市场。 阿米塔布之所以这么快就声名狼藉,实际上也是竞争对手主动暴露给那些西方记者们的,要不然外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