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之秘_第十八章耗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耗子 (第1/2页)

    六角井?这名字好像听过,我在脑海中不停的搜索,突然,我想起来了,之前说老爸在南京出事,出事的地方就是六角井。

    这刘叔叔带着我到了这个地方,还有爸爸的亲笔便条,这事越来越奇怪了,不知道这六角井藏了什么秘密。

    和昌明叔约定好明天老地方见我就下了车,回到宾馆,已经快午夜了,为了不让人怀疑,我在楼下的小店买了瓶白酒喝了两口,在楼下又蹲了会,等脸红了才起身上楼。

    到了房间,浩哥竟然还没睡,看我面红耳赤的回来,也有点吃惊。

    “又喝了啊!不能喝就少喝点!”

    我装作迷迷糊糊的倒在床上,看着浩歌笑了笑。

    看我这样子,浩哥起身给我倒了杯热水,坐在床边给我嘴里塞了根烟,就和我聊上了,“晚上聚的怎么样,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啊?”

    “男同学!”我也坐起来靠在了床头上,浩哥就把火递了过来。

    “今天那个刘予笑真他妈的能喝,我一直到晚上才醒,头都有点疼!”浩哥坐在床边边抽烟边说。

    我笑着说:“你不是总说自己王一斤吗?”

    “浩哥也笑了“一斤干不过二斤啊。”

    “老爸那边有什么消息没?”,我问道。

    “没有,大闹也在找他朋友打听着。”又说了两句,哈欠连天,干了半天的活,我已经困的不行了,衣服都没脱,就睡着了。

    早上起来见了二爷爷和大闹,事情也没什么消息,窝在宾馆无事,想起来家中的铺子,就用房间里的电话给建文拨了过去。

    铺子里一切平安无事,建文和我简单的说了下最近生意的情况,就要挂电话的时候,他突然和我说起那个南京姓沈的给铺子里打过电话,询问我在不在店里,当得知我去了南京后,他留了电话,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找他。

    挂了电话,没什么事情,浩哥说来了南京这六朝古都,我们也出去转转吧,想想也确实没什么能做的,就喊上大闹,出门打了个车,一行人直奔中山陵。

    司机大哥是个老南京人,人很热情,听说我们是外地来的,一路上和我们韶着南京的风土人情,听着大哥一路神侃,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山陵。

    这个日子,不是什么旅游旺季,山下也没什么人,只有一些小贩兜售着雨花石、貔貅工艺品等等小玩意,我和大闹在对这些东西都没什么兴趣,倒是浩哥看着很喜欢的,和小贩砍了半天价,花了五块钱买了一块红色的雨花石。

    一边走一边还兴奋的和我说:“你看这个石头多透啊,里面还有雪花,真是名不虚传啊!”说着笑着,就来到了中山陵下。

    中山陵坐落于钟山脚下,钟山位于南京城东,古称金陵山,汉代始称钟山,自古被称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脊有紫色页岩,每当旭日东升,或残阳斜照,紫气升腾,变幻莫测,故又称为紫金山。

    听浩哥说中山陵始建于一九二三年,当我们沿着一条古树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三门石牌坊,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这两个字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浩哥说,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

    石坊前广场上孙中山先生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

    蹬至台阶再到陵门,经过三百多余级台阶,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山陵的最高处。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祭堂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分别刻着“民族”、“民权”、“民生”的横批,往里走便看到大祭堂的两壁刻有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简介,黑壁金字,十分醒目。从侧门跨入墓室,只见中央砌有圆形的墓xue,雕有中山先生的卧像,据说当年孙先生在北京逝世后,由专车将灵柩运往到南京,于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在紫金山陵园举行大典。

    直至今日来瞻仰先生的人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